「江蘇絲綢史」第二章-- 亂世生光華(三)

作者:羅永平

(續二)

四、 絲綢生產水平的提高

1。生產的規範

漢時,民間絲綢業發展勢頭不減,農村的桑蠶生產日趨規範。東漢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中有關養蠶治絲的記載如下:

正月命女工趣織布;

二月蠶事未起,命縫人浣冬衣,徹復為袷,其有蠃帛,遂供秋服;

三月清明節令蠶妾治蠶室,塗隙穴,具槌寺箔籠。至四月立夏後,蠶大食;

四月蠶入簇,繭既入簇,趣繰,剖線,敬經絡;

五月以灰藏旃裘毛毳之物,以竿掛油衣,收敝絮及布帛;

六月命女工織縑練,可燒灰,染青紺雜色;

七月收縑練;

八月趣織縑帛,染彩色,擘絲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可折麻緝,績布縷賣繅帛敝絮。

「江蘇絲綢史」第二章-- 亂世生光華(三)

四民月令

可見東漢時期人們就掌握了氣候季節與絲綢生產之間的關係,並使絲綢生產趨向規範。同時,絲織品種也豐富起來。諸如紈、綺、縑、綢、素、絹、羅、緞、錦,等等。漢武帝時,由於生產的發展及絲綢產量的增多,漢武帝在經濟方面採取“均輸”“平準”等新措施,以調整各郡所貢物品,均衡各地貢賦負擔,保證國家財力收入穩固。當時各地所貢物品大多是絲帛織品。元豐四年(公元前113年),各地進貢絹帛500萬匹。

這個數目是很大的,根據西漢牙尺計算,500萬匹就是2400萬米,而當時全國人口只有5000萬—6000萬,可見當時絲綢生產之興盛,當然也包括江蘇的絲綢。我們可以從考古資料方面加以證實。

連雲港海州網疃莊曾出土過西漢的絲織殘片;1954年10月無錫西郊碧山莊的西漢早期趙禹墓及1955年淮安縣青蓮崗大岸的漢高湖土坑中發掘的古銅錢上殘留著的絲織物,都是錢囊的遺蹟。從古文獻中考證,漢魏六朝的貴族裝銅錢所用之錢袋一般為繡囊、錦囊、縑囊,華麗的絲織錢袋佩戴其身,更顯出高貴,而平民百姓則使用粗陋的麻織品罷了。由此可見,江蘇絲綢生產的區域廣,品種多。到了晉和南朝時,江蘇的絲綢生產已“絲棉布繞,賦衣天下了”。

2。生產技術的改進

漢、六朝絲綢業的普及,促進了江蘇蠶桑技術的提高,江蘇桑樹的品種比較優良。據史載,“先是遼川無桑……求種江南,平州之桑,悉有吳來”。試想,倘若吳郡之地桑樹品種低劣,遼東所需桑樹何必千里迢迢求助吳郡?當然,生產技術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絲織機具的改進。

「江蘇絲綢史」第二章-- 亂世生光華(三)

徐州銅山縣洪樓地區漢畫石的中軸式踏板斜織機

漢代以前的織機我們知之甚少,只散見於《烈女傳》、《機婦賦》等書中。比如繀車、榬、絡車、機杼、稜等。只有東漢時代畫像石上幾幅織機圖,才使我們對織機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江蘇徐州沛縣留成鎮和江蘇銅山縣洪樓出土的漢畫像石上的織機圖,有絡車、緯車、織機三種。圖中的織機雖然比較簡單,但從織造時提綜開口的動作上仍可以看出:織機下面兩根腳踏杆用繩子拴在綜框和提綜杆上,綜的上面連在形似“馬頭”的提綜杆上,前端大而重。當經絲放鬆時,前端靠自重易於下落。兩根腳踏杆長短不同,長者連線提綜杆,短者連線綜框下部,以完成前後兩次梭口的交換。

「江蘇絲綢史」第二章-- 亂世生光華(三)

徐州曹莊東漢畫像石上的踏板斜織機

為此,有人根據漢畫像石的織機圖並參考後世簡單織機的構造,嘗試復原漢畫像石上的織機,經證明,這種織機是由豎機向平機發展的一種過渡,也稱之為腳踏斜織機。雖然構造簡單,但它把最初的手工提綜方法改進為腳踏板方法,將提綜的工作交給兩腳,織工可騰出另一隻手來做打筘工作,或者兩手輪流投梭,加快了進度,節省了勞力,提高了效率。從後世的腳踏板立機推測,這類斜織機還採用了中軸裝置,中軸上一對呈直角的短杆透過曲柄或繩子與兩塊踏板分別構成兩副連桿機構,這在法國吉美博物館所藏的一臺東漢釉陶織機模型得到更為明確證實,採用中軸腳踏板提綜可以說是江蘇絲綢業在織具改進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江蘇絲綢史」第二章-- 亂世生光華(三)

漢畫石上織機形象

這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腳踏織機。歐洲到了6世紀才開始出現,13世紀被廣泛採用。因此,許多人相信,織機是中國人發明的,是和提花織機一道傳入西方的。

江蘇漢畫像石上織機沒有提花裝置,但是,根據漢代江蘇的絲織品種,如錦、綺、羅等實物推測,當時應該有了提花裝置。因為,按照幅寬和經緯線的密度,有的需要提綜40—50片之多,非得有提花裝置不可。到了漢宣帝時(公元前73年—公元前48年),根據《西京雜記》記載,鉅鹿的陳光寶妻子天才地創造了一臺高階提花機,用120躡,60天織成一匹,雖一匹值萬金,但這種織機屬於最精細的綾錦織機,比較費工費時,不便於一般織物之用。當時普遍採用的還是50—60躡的織機。

「江蘇絲綢史」第二章-- 亂世生光華(三)

漢代腳踏斜織機復原圖

三國時。蜀漢有一名為馬鈞的人物,將提花機大膽改進,減少腳踏的躡,改為12躡,省工省時,花紋更精。裴松之在《三國志·方技傳》中稱讚曰:“馬先生天子之名巧也……為博士居貧,乃思繗機之變……舊繗機50綜50躡、60綜60躡,先生患其喪工費時,乃皆易以12躡。其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者,猶自然之成形,陰陽之無窮”。織機的改良簡化,是中國絲織機具又一大進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