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記載著很多古老的事物,但到了近現代,許多外國人和唯西方人觀點馬首是瞻的“文明”人士,只要是他們見不到實物的,一概不願相信,統統把他們歸類為神話傳說,認為它們是由於我們的祖先愚昧無知而想象出的事情。但是,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實了神話傳說的真實性,大量古代書籍中記載的“神話”紛紛被考古證實。下面就列舉幾個例項,把那些崇洋媚外數典忘祖的人臉打腫。

1: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堯使后羿射之,中九日。——《楚辭·招魂》

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海外東經》

人們一直認為楚辭寫的是神話,《山海經》中的記載更是一堆古代先民的臆想。

上世紀轟動世界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遺址被發現,眾多文物出土。其中最讓人震驚的就是這棵三星堆青銅神樹,它高達四米,上下分三層,每層三根樹枝,每根樹枝上一隻太陽神鳥,共9只,主幹頂部應為一隻太陽神鳥。剛好和文獻《山海經•海外東經》裡的記載完全對應。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2:

第一任蜀王被傳世文獻記載為“蠶叢縱目”,《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縱目就是雙瞳,眼睛裡有兩個瞳仁。”

歷代學者一直無從考證,認為這些都是瞎編亂造,無稽之談,直到三星堆遺址出土古蜀文明寶物——青銅面具,來自三千多年前的證據!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3: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蜀王本紀》

史籍記載古蜀遷都成都,從此成都城址從未變更。

2000年,現成都市青羊區中環路外側,施工隊一不小心,一挖掘機下去,挖出了一堆象牙,自此,金沙遺址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太陽神鳥金箔,證明了或為開明王朝把都城遷於成都!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最牛的,還是古人的“平面設計”已經完爆今人了,以至於“中國文化遺產”直接用它來做logo了!

4:“河圖洛書”是上古神話,在夏朝遠未開始的時候,伏羲,在約5千年前創造了伏羲八卦。後來大禹在4千多年前治水時,河圖洛書現世。

但這些太玄了,沒法證實,直到凌家灘遺址的考古工作展開。當時出土了一件組合玉器,一副玉龜甲,中間夾著一塊玉版。

龜殼上的鑽孔、玉版上的鑽孔,都跟傳世的“河圖洛書”的數字能一一對應。因此“伏羲八卦”不假,比“文王居而演八卦”早了2千多年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5:帝堯命羲和觀天象作曆法。

這是著名的《尚書》中的記載,成書於約2500年前,而記載的卻是約4200年前的事。帝堯,讓他的大臣“羲氏”和“和氏”兩個觀測天象,製作曆法。

上個世紀,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老先生考察晉南上古“平陽城”——襄汾。在這裡找到了一座夏朝之前建立的古城——陶寺遺址,在這裡出土最早的一套“禮樂文明葬具”是最初的中國所在,其中發現了一處大型的“觀象臺”遺蹟,透過它,我們可以準確地計算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節氣,證實了“堯命羲和觀天曆象”的傳說。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透過縫隙觀測太陽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6、《孫臏兵法》

孫臏的事蹟,見於《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並稱“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漢書·藝文志》中,提到了兩個《孫子兵法》,一個是《吳孫子兵法》,這顯然是傳世的《孫子兵法》。又有《齊孫子》八十九篇,這個當然就是指的《孫臏兵法》。

然而《吳孫子兵法》流傳下來了,人人皆可得見,可《齊孫子》也就是《孫臏兵法》卻失傳了,自漢以後,就再沒人見過。到唐朝人編寫《隋書》時,《經籍志》中就沒有收錄《孫臏兵法》。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孫臏兵法》根本不存在,只是古人的虛構。

這裡有個巧合,是吳孫子——也就是孫武——的事蹟記載很模糊,只有《史記》上傳說性質的記述,而在《左傳》中則沒有這個人。現在孫臏的兵法又不見了,如果開一開腦洞,你會怎麼想呢?

是的,人們開始認為根本沒有兩個孫子,所謂吳孫子(孫武)和齊孫子(孫臏)其實是同一個人,就是孫臏。孫武是虛構的。既然只有一個孫子,那當然就只有一部著作,那就是《孫子兵法》,而《孫臏兵法》是虛構的。

關於《孫臏兵法》是虛構的這點,這到到民國時基本成為了共識,譬如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辯》中就詳細考證過,認為孫臏和孫武是同一人,他的著作就是《孫子兵法》,根本不存在《孫臏兵法》一書。

就在認為《孫臏兵法》不存在這種觀點成為了定論的時候,1972年,在山東臨沂的銀雀山漢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有兩部書,名字赫然都是《孫子兵法》,其中一部和現在傳世的《孫子兵法》相同,顯然是《吳孫子兵法》,另外一部則是以孫臏為主角的,當然就是傳說中的《孫臏兵法》了。

於是困惑學者一千餘年的迷霧豁然而開,一切都明白了。《史記》的記載是正確的,確實有兩個孫子,確實有兩部《孫子兵法》。

7、麒麟。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祥瑞神獸。

雄性為麒,雌性為麟。

根據史籍記載:麒麟身似麋鹿,獅頭虎眼,龍尾馬足,頭有一角,角端生肉,性情溫和如牛。

除了孔子見過,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麒麟。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

直到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下西洋帶回來兩支“神獸”,就是長頸鹿,東非斯瓦西里語把長頸鹿叫giri,和英語giraffe一個詞源,“麒麟”發音還有點近,加上長頸鹿真的是身長兩丈(肯定的),渾身火紋(的確像火),於是就認為這就是麒麟了。 當然,說長頸鹿是麒麟,尚存爭議,古代中國沒有原生長頸鹿的證據,可能就是想象中的動物和實際動物的一個外觀巧合。

8:來個外國的——“諾亞方舟”傳說。

在西亞兩河流域,考古工作者們出土了幾份來自約2600年前的泥板,上面刻畫記載的是4600多年前的傳說——《吉爾伽美什史詩》,其中記載了一位名叫“永生者(音譯:烏特納比希丁)”的洪水經歷,與《舊約》中諾亞的傳說別無二致,因此證實了這個史詩應該是諾亞方舟的故事來源。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史詩,有2600多年的古老歷史。而中國最為古老的史詩則是《穆天子傳》,來自約2300年前。

這是《吉爾伽美什史詩》的第二塊泥板

天有十日 蠶叢縱目 河圖洛書 那些被考古發現證明的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