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孫臏的減灶計使得龐涓死於非命,是真的還是假的?

馬陵之戰屬於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伏擊戰,此戰役使得戰國七雄之魏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然而此戰役是由鬼谷子兩大徒弟孫臏與龐涓的巔峰對決的最終戰鬥,不過是以孫臏勝,龐涓身亡為結局。從此之後,孫臏隱匿於江湖,不在廟堂討生活,也是為了功成身退。

馬陵之戰,孫臏的減灶計使得龐涓死於非命,是真的還是假的?

馬陵之戰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伏擊戰

魏惠文王效仿齊桓公的做法,在宋國都城上,九合諸侯,逢澤會盟,自封夏王。但韓國與齊國兩個諸侯國未來參加此會盟,不給面子,那就秀肌肉,擺起車馬炮一起鬥上一鬥。

魏國以太子申為首,龐涓為大將軍,齊國以田忌為首,以孫臏為軍師,雙方在馬陵此地進行一戰伏擊殲滅戰。

齊國軍隊已經在進入魏國的縱深地帶,當時龐涓率領軍隊回師救援,順便把齊國軍隊一起殲滅在魏國境內,進而讓魏國真正稱霸於諸侯各國。

馬陵之戰,孫臏的減灶計使得龐涓死於非命,是真的還是假的?

孫臏與龐涓是冤家

這場馬陵之戰中,最為著名的是齊國軍師孫臏運用了減灶計謀,讓龐涓上當,最後在黑燈瞎火的晚上,寫著“龐涓必死於此樹下”萬箭齊發而死。

雲“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二萬灶。”龐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齊士卒亡者過半。”

又云:“度其暮當至馬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遂伏萬駑,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鑽火燭之。讀未畢,萬駑俱發。

此孫臏的減灶計謀就出現如下幾個問題

1。龐涓與孫臏同樣是鬼谷子的高徒,那麼對於“第一天十萬灶;第二天五萬灶;第三天二萬灶”。這龐涓是吃飽沒事幹,他天天要安排多少人去數這個灶呢?這得要浪費多少時間,行軍時間與人力物力呢?

2。在兩軍對壘打仗過程中,時間就是生命,而且龐涓為了圍攻孫臏為首的齊國的軍隊,不應該是爭分多秒急行軍嗎?怎麼是相當於外出野餐打獵尋寶一般,沒事還蹲下來去數數人家吃飯的灶臺呢?

3。這個吃飯的灶臺,難道我就需要每人用一個行軍灶,不可以合用嗎?難道一個行軍灶就只夠一個人的飯量嗎?這不值得懷疑嗎?

4。史書上,預估龐涓將在夜晚時分到達馬陵此地,甚至能夠估算出來到達那顆樹下,並約定一萬弓弩手在樹下火光點點,就萬箭齊發。並在樹下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下”。這古代坐馬車上,這行軍速度誰能夠預料的了那麼準?誰又能夠保證呢?而且還能夠確定時辰是什麼時候?晚到或早到了呢?

5。最為奇葩的是,既然是黑燈瞎火的時候,龐涓怎麼就知道樹上寫著字呢?他為什麼要點火把去檢視樹上的字呢?而且我字還沒有看到,你齊國軍隊就能夠萬名弓弩手一起發射弓箭?他們怎麼就確定一定是龐涓去看這樹上的字呢?龐涓的謹慎下,不可以安排人去看呢?

馬陵之戰,孫臏的減灶計使得龐涓死於非命,是真的還是假的?

馬陵之戰

既然馬陵之戰都被人如此懷疑是否存在?那麼孫臏的所謂減灶計謀,按照這些因素去拆解之後,你發現根據不可能,有違反常理?這究竟是不是後來人杜撰出來的呢?

還是為了使這場著名的馬陵之戰,孫臏與龐涓之間的高手對決中,更加神化孫臏這位大人物的關鍵性作用與計謀的藝術性細節更加精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