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中短程導彈原本就獨步藍星,現在更是深不可測

固體中短程導彈原本就獨步藍星,現在更是深不可測

大約25年前,某海域風起雲湧。於是以澎J嶼和鵝L鼻外海大約20公里的2個座標作為南北兩端兩個頂角,分別進行了至少兩個波次的中遠端彈道導彈的齊射。超級大國透過亞太地區部署的固定X波段戰略預警雷達和多艘在西太海域前出部署的神盾系統,對這些導彈齊射都進行了全程觀測。並立即得出了一個基本結論:就是這些彈道導彈,都已經達到了當時全球中短程彈道導彈中的最高水平。主要理由有:第一,所有短程導彈都是固體導彈,與當時全球熟悉的飛毛腿等液體或者液固混合導彈完全不在同一個技術層次上,已經領先不止一代。全固體彈道導彈飛行速度快,給對手留下的預警視窗相當有限。比如500公里左右的射程,從發射到彈頭落地擊中目標,全過程還不到5分鐘。真正被導彈預警雷達捕捉到;

固體中短程導彈原本就獨步藍星,現在更是深不可測

再到計算出初始彈道,判斷要攻擊的具體目標,最多隻有3分鐘的時間。而如果根據初始彈道就判斷出要攻擊的目標,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些固體短程導彈都已經具備了M型彈道。也就是在越過第一彈道高點之後;還有第二個平飛拉起再突然下降彈道,直撲真正目標的過程。因此根據第一段彈道和彈道頂點計算出來的落點都是錯誤的。這樣一來,留給實際被打擊目標的防禦準備時間還不到1分鐘。想在一分鐘內做出反應,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所有人員從宿舍跑到戰位掩體,也至少需要3分鐘,而戰位上的雷達開機完成,又需要至少3分鐘。因此要想防禦,除非反導系統幾十年如一日,時刻雷達開機。人員也永遠不下戰位。但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所有的導彈精確預警雷達都必須把功率開到最大才有預警價值。

固體中短程導彈原本就獨步藍星,現在更是深不可測

平時任何預警雷達都是小功率掃描式開機甚至是隻有輔助雷達開機。雷達開到功率最大本身就有一個時間差。而開到功率最大的預警雷達本身又是來襲彈道導彈的第一批目標,功率開到最大反倒是給來襲導彈指示最確定無疑的強輻射目標。因此這是一個無解的必敗迴圈。第二,這些來襲導彈,還有一個絕技。這就是彈頭在下落過程中和推進系統分離。甚至分離成不止一個目標。彈頭直接隱藏在下落的多個物體之中。而彈頭一般是小於推進段的。而即使有少量反導導彈起飛迎擊,也有很大機率擊中的是無用的推進段而不是彈頭本身。最後超級大國方面研判的結論是:這些固體導彈的打擊精度都在20米之內。要知道,就算是可以反覆鑽窗戶打擊的戰斧式導彈。理論誤差也在15米到20米之間。彈道導彈可以打出戰斧的精度,

固體中短程導彈原本就獨步藍星,現在更是深不可測

這在25年前還是相當難得的。因為即使有末端制導能力的潘興2式導彈,其打擊誤差也還在40米的水平,這已經讓蘇聯方面如坐針氈了。因為潘興2的精度和7分鐘的飛行過程,讓蘇方指揮人員連跑入地下掩體的時間都沒有。而現在這些導彈比潘興飛行速度更快,打擊精度更高。其實因為這2次齊射的目標區都是不算特別深的海區,超級大國一直想打撈上這些導彈的彈頭或者推進段進行實際研究,結果最終一無所獲。最終什麼也沒有撈到?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後面還有一系列的趣事。有時間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再另外談。由此可見,早在25年前,固體中短程導彈的技術水平就已經獨步藍星。而到了25年後的時候。只能用“深不可測”4個字來描述了。因為沒人可以說清已經發展到了如何更強大的地步。

固體中短程導彈原本就獨步藍星,現在更是深不可測

不過有幾點可以簡單地講一講。第一,如果說25年前還是採用最早的M型彈道,那麼現在可以換成N個M彈道,也就水漂彈道,已經完全無法預測目標到底是誰。第二,過去只能打固定目標,而現在固定目標和任何陸地和海上的移動目標可以任意選擇。可以從上千公里外 擊中地面上一輛高速運動的摩托車或是水面上的摩托艇都已經不算什麼。第三,彈頭的選擇比以前多了至少十幾倍。過去可能只有高爆彈頭;現在什麼鑽地彈,子母彈,石墨彈,雲爆彈,各種智慧彈藥任意選擇。而且普遍採取了高能推進劑,因此和過去同樣的射程,彈頭全重可以大一倍;或者同樣的彈頭,射程可以擴充套件一倍還多。最終就是一個數量問題,過去說只有X60枚到XXX,可能是把發射車數量當導彈的數量了。現在基本5位數起步。任何有價值的目標都可以確保錘10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