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哥維亞:近兩千年前的高架水道橋

塞哥維亞:近兩千年前的高架水道橋

水道橋

塞哥維亞:

近兩千年前的高架水道橋

文、圖/葉克飛

發於2021.7.5總第1002期《中國新聞週刊》

沿著607號公路前行,地勢越來越高。這裡是伊比利亞半島中部高地,海拔千餘米,道路兩側的原野罕有樹木,一望無際的平坦多少讓人有點視覺疲勞。直至靠近塞哥維亞,瓜達拉馬山的起伏地勢才帶來駕駛樂趣,也讓陡峭巖壁之上的塞哥維亞老城時隱時現。

在這段路上,遙望老城的最佳位置當屬真十字教堂。這座坐落於老城西北郊的古樸教堂,是西班牙乃至歐洲儲存最完好的十二面教堂之一,由聖殿騎士團建於13世紀,外觀參考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內部二樓環殿據說是舊時騎士們舉行秘密儀式、守護聖物的地方。它的斑駁牆身與殘舊拱門述說著歷史,寂寥立於高地的形象更是平添滄桑感。在塞哥維亞,這樣的古蹟並不稀奇。

塞哥維亞:近兩千年前的高架水道橋

真十字教堂

站在教堂前,隔山谷相望的塞哥維亞老城於峭壁上綿延,老城西端的阿爾卡薩城堡極是雄偉,東側的制高點則被聖母大教堂的尖頂佔據。

不過,二者都非塞哥維亞的頭號地標。作為西班牙儲存最好的古城之一,這裡最知名的建築當屬與整座老城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羅馬高架水道橋,它也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最雄偉、儲存最好的古羅馬遺蹟。

沿著一條商業步行街步入老城,直抵繁華的阿索格霍廣場。由一個個雙層拱洞構成的古羅馬水道橋橫於廣場之上,綿延向遠方。它建於公元50年前後,在古羅馬圖拉真大帝(公元53~117年)執政時期落成並投入使用,距今已有近兩千年曆史。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仍是令人驚歎的傑作。

它由土黃色花崗岩幹砌而成,完全不用灰漿等黏合劑,也無半根釘子,保持了整體的粗礪和原始感。走近觸控,石頭間縫隙清晰可見,卻又銜接牢靠,歷時近兩千年仍堅挺屹立。整座渡槽全長800多米,分上下兩層,共有120多根石柱支撐,形成166個拱門,最高處高出地面30。25米,如一隻多腳怪獸向遠處延伸,氣勢驚人。

從建築學角度來說,水道橋的施工難度極大。不同於金字塔等底部基座巨大、便於石塊堆疊的結構,水道橋的每根柱子都又細又高,兩層圓拱更是需要力學的完美處理,實在很難想象兩千年前的古羅馬人是如何做到。

古羅馬人興建這座高架水道橋,是為了將18公里外的弗利奧河水引入城內飲用。當時,古羅馬工程師開鑿運河引水,但如何跨越圍繞山谷的克拉莫爾河成了難題。為了跨過河谷並直抵位於巖壁上方的城市,他們選擇以大石塊修築高高的水道橋,以頂端水渠直接輸送。它兼顧了建築美學和實用性,古羅馬人透過精確計算,使得整個水道橋保持著1%的坡度,確保水流暢通而舒緩。

直至今天,水道橋的水渠仍在引導流水。近兩千年來,水渠僅僅在15世紀末經歷過一次大修整。再就是1929年,由於頂端水槽部分風化,西班牙人使用水泥和鵝卵石修補。但這是一次有爭議的修復,因為水泥與故跡的違和感,至今仍被批評。

不過,瑕不掩瑜,塞哥維亞老城的保護即便在歐洲也是數得著的。建於古羅馬時期的城牆,在公元11世紀擴建重修後,至今衛護老城。

早在史前時代,塞哥維亞就有人類聚居。史書關於塞哥維亞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6年。它建於埃里斯馬河和克拉莫爾河交匯處的陡峭巖壁上,公元前80年被羅馬人摧毀後重建,是古羅馬帝國在西班牙建造的首批城鎮之一。

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侵入伊比利亞半島,塞哥維亞也宣告淪陷。直至1088年,阿方索六世國王收復塞哥維亞,並在此設定行宮,也讓這座城市進入政治和經濟繁榮時期。13~15世紀,卡斯蒂利亞王國幾代國王都定都於此,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於1474年在老城的哥特式土紅色教堂——聖米歇爾教堂內加冕。

如今城中的棋盤式路網布局,是在阿方索六世統治時期奠定。在水道橋盡頭拾階而上,沿著狹窄曲折的街道前行,道路兩側不同時代的建築雜陳,多半建於11~12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這也是塞哥維亞最繁榮的兩個時期。

塞哥維亞:近兩千年前的高架水道橋

在城牆邊望向老城

老城的中心是馬約爾廣場,與來時街巷一樣彷彿活在舊日。青石板鋪就路面,廣場中央有西班牙城市常見的公共涼亭。廣場四周遍佈精美建築,1610年建造的市政廳與1917年落成的胡安·布拉沃劇院交相輝映,其他大型建築比鄰而立,一樓多半有拱廊,方便行人來往;二樓以上有鐵藝陽臺,方便住戶曬太陽,都是為了適應南歐的熾烈陽光。

一個個火焰柱伸向天空的塞哥維亞大教堂位於廣場西側,土黃色牆身沐浴於陽光之下,繁複而華麗。它原本是一座羅馬式教堂,後因公社起義而於1511年被火焚燬。1525年,它在廢墟上啟動重建,經過一百五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678年變為今日的樣子,88米的鐘樓為西班牙教堂之最。這是西班牙修建的最後一座哥特式教堂,也是最宏偉的火焰哥特式建築之一。它有著與生俱來的倔強,同時代的歐洲教堂已經大量採用文藝復興風格,它卻固守著傳統。

不過,對於塞哥維亞人來說,老城最大的傳統不是大教堂,也非遍地古蹟,而是烤乳豬。無論馬約爾廣場還是小街巷,幾乎每家餐館門口的招牌都是烤乳豬。它由剛出生不到幾天的小豬,配上黃油、橄欖油、檸檬、鹽和歐芹,放入烤爐內烘烤而成。相比廣東烤乳豬,這款塞哥維亞代表美食選取的豬更小,顯得更精緻細嫩。值得一提的是上菜過程,整隻乳豬烤成後,並非用刀切開,而是用盤子剁成塊狀,最後還要將砍乳豬的盤子摔碎。當然,摔盤子的傳統已漸漸消失,人們更看重食物自身的美味,多於那些儀式感的噱頭。

有些餐館門前的店招會將烤乳豬卡通化,經過時難免會心一笑。店家的靈感或許來自雄踞老城另一側的阿爾卡薩城堡——它是迪士尼動畫片《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中城堡的原型。

沿城牆而行,穿越老城,路的盡頭便是阿爾卡薩城堡。它立於峭壁之上,城垣高且厚,憑藉一道吊橋進出,十分險峻。城門處的塔樓高大堅固,內部一個個藍色錐形塔尖極盡夢幻。這種藍色屋頂採用的是當地特產的一種片岩,在光線下會產生金屬光澤。

這座城堡曾走出真正的公主,即後來成為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女王,一統西班牙,開創大航海時代的伊莎貝拉一世。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其後不斷加固。如今所見的城堡,是1862年在被焚燬的原址上重建而成,內部明麗色彩與繁複裝飾,都是典型的摩爾人風格。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塞哥維亞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所言:這座城市的街道與建築展現了不同時代的文化背景——摩爾人風格、基督教風格以及猶太教風格,“這些文化在中世紀共存於塞哥維亞,並在16世紀達到頂峰,使塞哥維亞成為多種風格交融的西方城市典範。”

更可貴的是,歷史上曾被不同勢力統治的塞哥維亞,後來者幾乎從未用刻意破壞失敗者遺留建築的方式來展示自身的力量與權威,整座城市也因此呈現著奇異的時空交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