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的歷史

永昌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商周戰國時期,曾出現過諸多遊牧民族。漢文帝時期,北部匈奴西逐月氏,佔據整個河西直至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先後派霍去病兩出河西,擊敗匈奴,陸續設定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從此將河西地區括入漢王朝版圖。其時,今之永昌境內有鸞鳥,番和,驪靬,顯美,四縣,其中鸞鳥屬武威郡,其餘三縣屬張掖郡,均屬涼州刺吏部,並在番和設農都尉,管理屯田事宜。東漢,鸞鳥,顯美屬武威郡,驪靬,番禾屬張掖郡。獻帝舉平元年(194),分涼州之金城,張掖,酒泉,敦煌為雍州,州治武威。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復置涼州,領武威,張掖等七郡;顯美屬武威郡,番禾,驪靬屬張掖郡。鸞鳥縣省。西晉,涼州領八郡。番禾,驪靬,顯美屬武威郡。永嘉中置焉支縣永寧中,張軌分武威興郡,領今永昌境內焉支,新鄣二縣。東晉十六國時期,今永昌西部邊緣地區屬西郡。

金昌的歷史

東晉大興元年(318),張軌子張 宴 ,另立年號,為前涼。分涼、河、沙三州,領二十三郡。顯美、驪靬、番禾屬武威郡,焉支、新鄣屬武興郡。太元元年(376),前秦滅前涼。十一年(386),秦將呂光自稱涼州牧,定都姑臧 ,為後涼。於番禾縣置番禾郡。隆安元年(397),鮮卑禿髮烏孤自稱西平王,有甘肅西部,青海一部為南涼。同年,段業稱涼州牧,改元神璽,為北涼,元興二年(403)後涼呂隆為北涼沮渠蒙遜,南涼禿髮辱檀所逼。舉國降後秦,後涼亡。後秦以郭將為番禾太守。縣地屬後秦。義熙二年(406)後秦封南涼王禿髮辱檀為涼州刺史,遷都姑臧 。番禾等地為南涼所有。七年(411)七月北涼沮渠蒙遜入姑臧 。八年(412)十月遷都姑臧 。以後幾經反覆,於義熙十四年(418)東晉授授沮渠蒙遜涼州刺史。番禾縣屬北涼番禾郡。南北朝時期,北魏涼州領十郡,其中番禾郡領彰(鄣)、燕支(即焉支)二縣。西魏,顯美,屬涼州,番禾郡領番禾。北周時,力朝乾(即驪靬)、鄣、燕支屬涼州總管府武威郡,廢顯美縣,其地入姑臧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復置武威郡(原涼州)領姑臧 、昌松、允吾、番和四縣。併力乾、安寧、廣城、障、燕支五縣地入番禾。唐武德三年(620)於漢鸞鳥古城置神鳥縣,與番禾縣同屬西道涼州總管府。貞觀元年(627)廢神鳥縣,咸亨元年(670),於番禾縣雄州。調露元年(679),廢州,番禾仍屬涼州。神龍二年(706),於漢鸞鳥古城置嘉麟縣,景龍元年(707)廢。先年二年(713)復置。開元十六年(728)年,於今永昌塔兒灣一帶置大斗軍天寶三年(744)改番禾為天寶縣。廣德二年(764),河西沒入吐蕃。鹹通二年(861),張義潮逐吐蕃,克涼州,灑西復歸唐朝。唐末覆沒於吐蕃。五代十國(907-960),涼州為吐蕃、回鶻、党項諸族佔領。梁、唐晉、漢、周割據政權,曾以靈武節度使兼領河西節度使。散於涼、甘、瓜、沙四州的張義潮及其歸義軍的後裔,也常“自立守將”,朝廷封以節度使或留後等職務。北宋初,涼州仍為吐蕃佔領,宋王朝只羈縻而已。至道二年(996),秋七月,朝廷派丁帷清知西涼府,府治姑臧 。領姑臧 、番禾、神鳥、昌松、嘉麟五縣。三年(997),全國分十五路,西涼府屬陝西路。明道元年(1032)趙德明攻佔涼州。景祜五年(1038),李元昊(趙德明子)在興慶府(今銀川)建立西夏政權。番禾置永州,屬西涼府。南宋寶慶二年,西夏寶義元年(1226),成吉思汗取西涼府,滅西夏。封窩闊臺子闊端為永昌王鎮寧河西,後由闊端子只必帖木兒繼任。鹹淳七年(1271),蒙古國改國號為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永昌王宮殿所在地置永昌路,屬甘肅行中書省。永昌之名自此始。順帝至正三年(1343)改設永昌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金昌的歷史

明洪武十五年(1382),宋國公馮勝統兵定河西,在金山這陽永昌王署置永昌衛,錄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衛治今永昌縣城東大街,俗稱“大衛”。喜靖二十八年(1549),於永昌衛治置永昌協,設參將一員。統轄衛境內五營 及境外八營兵力。清初,沿用明制。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縣,屬涼州府。康熙十三年(1656)改設永昌協參將為副將。民國二年(1913),廢州改道,永昌縣屬甘涼道。三年(1914)改縣衙為縣行政公署,十六年(1927),改稱永昌縣政府,仍屬甘涼道。同年廢道,全省設六區,永昌屬安肅區,不久撤區,直屬甘肅省政府,二十五年(1936),甘肅省分設七個行政督察區,原甘涼道為第六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設威,轄武威、永昌等五縣。

金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