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以及堅決看好Apple的8個原因和少有人買Macbook的一個理由。

在熬夜看過的釋出會裡,昨夜這場比較值,雖然主要產品只是全新Macbook Pro。如何看待蘋果這次“炸場”,決定了如何看待個人計算架構、關鍵智慧裝置形態、數智應用生態的競爭與發展走向。8點判斷,個人之見僅供參考:

1。算力/速度、能效/續航、顯示/擴充套件、音效、介面/連線性、ML/智慧水準等,Macbook Pro在這6個關鍵方面,幾乎都是狂飆突進,炸場、殺瘋了是通俗說法,從產業角度可以明確肯定的是:蘋果由此正式重新定義了個人計算,重新定義了生產力工具,不僅讓PC/筆電重新變得性感,而且是極為性感。不能理解這種性感,就不足以理解個人計算/智慧裝置的技術/應用走向、未來場景和演進前沿。

2。相對此前小試牛刀的基於M1的Macbook初階產品,基於M1 Max的14/16寸Pro才是蘋果個人計算新架構的正式出場,尤其最具價效比的16寸,效能無出其右,三年之內不會過時。M1 Pro、M1 Max與M1並不像外部說的那樣,前兩者只是後者的模組化效能擴充套件版,而是同代晶片架構下的低、中、高階三款CPU產品。M1 Max的CPU效能比M1快70%,GPU效能是M1的4倍。電晶體數/技術指標存在數倍差距,梯度高於預期。這意味著產品梯度將具有更大範圍的進攻力,移動便攜產品的場景/價值比重也進一步顯著上升。蘋果是最不擔心移動便攜產品線會影響桌面產品線銷量的企業。

3。這意味著明年一季度可能釋出的真正比較小眾的桌面Mac Pro的常規版本,與頂配筆電之間的效能gap不會那麼大,一臺頂配Macbook就能帶來火力全開的極致體驗,16寸Macbook Pro作為既走心又走量的大眾專業產品的市場爆燃勢在必然。大眾專業產品,請記住這個名詞,不專業無大眾,無大眾不專業,今後智慧裝置企業最不必做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沒必要在大眾和專業、高效能和塔基使用者之間明晃晃劃出一道鴻溝。蘋果已經扒開了堤壩,算力傾瀉而下,遊戲規則已經改變,牙膏廠和刀法過於精細的Wintel黨喂不飽使用者不說,關鍵是徹底失去了市場光環,由此帶來的壓力和損失比什麼都大。

4。透過CPU單核/多核效能測試找回場子有些徒勞,Intel式的這種努力已經失去意義,因為真正的效能比拼已經是統一架構下的綜合效能,尤其是面向新的關鍵應用場景的表現。ML/智慧、泛圖形處理、影片/音訊都更需要GPU以及CPU/GPU/Memory協同新架構,CPU在雲和端相對都退居次要地位。所以Intel的問題不僅僅在於2023年新工廠能否投產新制程,落後是“體系性”的,能否拿出突破性的、計算架構。目前看8月亮相的英特爾全新核心架構Alder Lake相比其最多產的CPU核心Skylake不同指標提升幅度19%、40%、80%,和蘋果M1架構動輒數倍的提升幅度相比,進步有限;AMD比Intel更有進取心,但是架構侷限,一樣不會有顛覆式的效能突進。

5。預計至少未來五年Macbook等將帶動蘋果電腦市場份額逐步上升,從目前的不到10%增加到15%左右,樂觀預計最高上探到20%不是沒有可能,受影響最大的是Windows系統的電腦份額,Chrome OS中低端產品雖然成長也比較好,但不會復現Android在手機領域佔盡優勢的局面。而蘋果手機全球市場份額保守估計有望三年內從目前的15%增加到20%左右。和手機市場發生的情況一樣,蘋果以不大的市場份額,掠走相當一部分高階市場以及最多的利潤。

另外幾點關乎具體產品、效能:

6。從官方公佈的測試資料可以推算出,M1 Max的Macbook Pro常規圖形效能略好於英偉達RTX 3070,如果是Final Cut Pro等最佳化較好的個別蘋果自家軟體應用,在功耗只有RTX 3080相應桌面桌上型電腦五分之一不到的情況下,效能有接近3080的可能(140W充電器功率不是筆電執行功率),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沒有特別最佳化,沒有深度融合Mac OS、M1 Max以及軟體自身功力的遊戲等程式下,M1 Max的圖形效能是不會達到3080、3070水平的,大部分情況下介於2080和2070之間。這已經相當不錯,膝上型電腦能夠和臺式電腦裡的高階機站在一起比較,並且有些情況下不分伯仲。

7。蘋果由M1所開創的計算架構,無所謂核顯還是獨顯,這已經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取向,也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問題,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效能有了巨大提升的同時,迎合了圖形/智慧驅動下的關鍵應用場景和未來主流生態,影片音訊/遊戲娛樂/ML智慧等,無一例外都導致個人也需要巨大的算力增長,以及更好的移動性和連線性,這是Macbook Pro這類產品的價值實質。而蘋果在構建這樣的場景和生態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一手打五家(Intel、AMD、Nvidia、Google、高通、微軟)且一點不落下風的局面,而且陡然間從一家智慧裝置公司變身為擁有晶片、系統、裝置、應用生態等幾乎所有重要核心能力的一線半導體企業,又不止是半導體企業。

8。預期一下可能明年一季度上市的Mac Pro桌面臺式系列,如果是64/128 GPU,128G/256G甚至可以定製更高統一記憶體的M1 Pro Max,會是何等的算力和效能?會處於生態鏈的那個位置?相信你會比我做出更明確的判斷。

以上8點,沒有個人對不同品牌的偏好因素夾雜在內,總體結論在呈現一個最基本的事實趨向:這是一個誰在使用者面前表現得更賣力更全情更性感,使用者就不會拋棄誰的時代。

那麼,新Macbook Pro唯一勸退使用者的一點就是價格,釋出後我去蘋果官網,頂配預訂價格含Apple Care在內6498美元,摺合人民幣接近42000元。這也是即使產品進步如此之大,市場份額未來數年也將侷限在10%至20%之間的根本原因。即使有M1、M1 Pro等為基礎的Air、Pro、iMac等低、中佈局的產品線,蘋果的價格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依然存在較大障礙,所以Windows電腦、Chromebook等倒也不必太過於擔心。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

蘋果炸了誰的場? 不, 關鍵在於透過Macbook Pro新品看清走向: 8點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