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未來,超過一半的高階智慧手機柔性顯示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這並非空談。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京東方柔性顯示屏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行業第一、全球第二,不僅實現了國內首個OLED柔性摺疊屏的大規模量產及產品上市,還推出了多款包括內折、外折、滑卷屏等多種形態的全球領先柔性摺疊產品,多個全球知名手機品牌都採用了京東方柔性顯示屏。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據瞭解,京東方首條第6代AMOLED柔性顯示屏生產線已在成都實現量產。從成都“走”出的柔性顯示屏不僅在手機領域大放異彩,還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賦能中大尺寸顯示、智慧座艙以及VR/AR等場景,以創新前沿技術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創造無限可能。

柔性電子技術還將有哪些突破?

成都有何機遇?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柔性顯示屏正在“顛覆”生活

當前,市面上的柔性摺疊手機已經衍生出內折、外折和滑卷三種類型,而OLED柔性顯示屏是柔性摺疊手機形態屢屢得以突破的關鍵。

“2020年生產的智慧手機將近18億部,其中有4億部用到OLED柔性屏,滲透率將近22%,到2025年,全球的智慧手機需求是19。46億部,其中使用OLED顯示屏的將達到5。7億部,滲透率超30%,滲透率逐年上升。”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舉例,目前京東方已實現螢幕360°摺疊、基於屏下指紋識別和屏下攝像頭的“全景顯示”、柔性滑卷屏等柔性技術,為使用者帶去更多延伸價值。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實際上,進入“萬物互聯”新時代,包括5G、AI等新技術不斷推動各類終端以及生活場景的迭代更新,柔性技術、尤其是柔性OLED顯示屏憑藉可任意角度彎折、輕、薄、亮、豔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車載、穿戴、智慧家居等多領域的硬體設計,正加速改變我們的生活。

柔性顯示只是柔性電子技術的冰山一角。隨著機械、材料、物理、化學、光電技術的不斷髮展,柔性電子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功能的擴充套件。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在9月29日舉行的第三屆“金熊貓”成都柔性電子產業創新創業大賽上,眾多專案正在發力。以柔性可拉伸電子為例,該技術致力於製造真正可變形的電子裝置,實現電子產品的柔性化、可摺疊、可拉伸,其中柔性電池可達到1000毫安時到2萬毫安時。另外,基於柔性印刷電子技術的碳基晶片採用碳基溼法材料,卷對卷印刷晶片工藝和高精度柔性電子產線裝置,可廣泛應用於物流分揀、生物電子等領域。

“柔性電子技術是相對比較前沿的技術,未來將帶動萬億元規模的市場。”在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陳鑫看來,柔性電子因其輕、薄、小等特點,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但不論是材料還是生產製造方面,要實現產業發展都需要創新,只有把原始創新放在重要發展的位置,共建共享打通科研創新產業的生態體系,不斷提升我國柔性電子產業發展的水平,才能推動我國製造業向價值鏈的中高階躍升。

以新型顯示產業為例,中科院院士歐陽鍾燦提出建議:“有效整合與組織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單位進行關鍵技術的系統性開發,建立新型顯示產業綜合競爭優勢,補齊產業鏈關鍵材料與核心裝備環節短板,構建完善的新型顯示產業生態體系,解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卡脖子’的問題,推動柔性電子產業發展。”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成都加快打造柔性電子產業高地

伴隨京東方第6代柔性屏生產線專案落地,短短數年,成都電子資訊產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從0到1”的突破,成為成都首個破萬億的產業。尤其是成都新型顯示產業,經過多年發展沉澱,自主創新特色明顯,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產品競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呈現成鏈發展、叢集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顯示面板製造方面已初具優勢。

目前,成都已相繼建成京東方國內首條、全球第二條已量產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出光興產全球第三個、國內首個OLED發光材料製造基地,路維光電國內首條G11代掩膜版產品生產線等;在AMOLED柔性顯示、無屏顯示等細分領域處於全球行業領先地位,也是中國柔性顯示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同時,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成都還聚集了材料端、裝置端、零部件甚至終端製造等產業上下游企業50餘家,形成了較完整的新型顯示產業鏈。“產業鏈形成了生態圈,最直觀的影響是提高了效率。比如我們要做一個器件,工程師到其他企業溝通一下就可以定下來,只需要幾個小時,高效率促使我們綜合的競爭能力提高,在整個全球供應鏈裡的實力也得到提升。”秦向東表示,京東方在高新西區擁有目前全球最先進也是最大的OLED生產線,同時還和電子科大透過創新研究院進行前沿技術的開發。

未來,超過一半的手機柔性屏都可能是“成都造”

成都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做大柔性顯示產業規模,增強柔性顯示領域研發創新能力,構建柔性電子的世界級品牌,助力成都成為柔性電子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