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妖鬼記》十四:驚鳥鈴

原創作者:唐唐怪

《邯鄲妖鬼記》十四:驚鳥鈴

我上半年在永年拍戲的時候,住的賓館對面,是一座寺廟,名曰甘露寺。在京劇《龍鳳呈祥》中有一出摺子戲,也叫甘露寺,說的是劉備按照諸葛亮的安排,將計就計,到東吳招親,吳國太在甘露寺相親,劉備過江東之後,吳國太設宴在甘露寺面相劉備,旁有孫權和賈華暗中作梗,幸得國老喬玄從中周旋,為劉備說好話,使得國太將孫尚香許配給了劉備。這出摺子戲的高潮部分在於喬玄的大段唱功,已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先生的演出,堪稱經典,至今尚無人超越。這個甘露寺位於江蘇省鎮江市長江之濱的北固山,始建於東吳時期,因為建於東吳甘露元年,即256年,故稱甘露寺。

我們所說的邯鄲永年甘露寺,始建於北魏時期,已有一千四百年曆史。相傳,甘露寺初建時名稱為百草寺,當年隋煬帝三女兒南陽公主因不滿父君暴政,曾在此削髮為尼,法名妙善,隋煬帝知道後大怒,火燒百草寺。而南陽公主妙善則被當時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救出,護送到河北西部的蒼巖山隱居修行。到唐代佛教鼎盛,百草寺重新修建,改名為甘露寺。到明代時重修改名:蓮花庵,後又改為甘露寺,民國時期該寺毀於戰亂。

自八十年代黨的宗教政策落實後,應佛教徒的共同心願,宋福如先生決定斥資恢復修建甘露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的河北邯鄲廣府古城甘露寺,1400年來,幾經戰毀,但香火不絕,法音流佈。

那次拍攝電影,殺青之後,我們有幸去參拜了甘露寺,看到在甘露寺大殿屋簷上,掛著一個鈴鐺,風吹鈴動,悅耳清脆。這種廟宇殿堂屋角的鈴鐺現如今統稱風鈴,古時候稱為:護花鈴,或者驚鳥鈴。顧名思義,就是說當風吹過時,風鈴叮噹作響,用來驚嚇鳥類,保護廊內的花花草草。

關於甘露寺的驚鳥鈴,我曾經聽聞過一個故事,暫且記下。

那是明末清初,邯鄲永年轄區下有一個名為安井的村子。村子裡住著幾百戶人家。村子四面環水,是個漁村,村民靠捕魚為生。這一天,永年的這個漁村裡,出了大怪。先是幾個漁民在水中捕魚,突然水中捲起旋渦,然後一個巨大的黑影,遮蔽蔽日,瞬間將水面上打魚的漁夫捲走,吞噬掉。這件事情嚇壞了村民,村民們去求助本地的地仙。地仙先生,他告訴村民,捲走農夫的是水神,如果想要水神息怒,保佑村民,就要按照水神的指示,把村子裡的女孩獻祭給水神。水神留下了詳細的年月日,以此推算,這個日期就是女孩出生的時辰了。經過村民們的篩選,最終確定,水神選定的人就是趙小月。趙小月的父母都是老實人,世代也都是本本分分的漁民。這個趙小月生的十分秀麗,怪不得水神會選中她。這天,趙小月到甘露寺拜觀音,求保佑。待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時,突然被一個穿金色衣服的書生攔住。書生告訴趙小月,那個水神其實是水裡的水蛇精幻化而成,而那個地仙也是一隻老鼠變的,它們蛇鼠一窩,故意害人。趙小月求書生救她,書生就教了趙小月拯救之法。

這天晚上,趙小月把地仙請到家中,假裝商議獻祭之事,來到家中,趙小月擺滿了一桌子美食。地仙受不住誘惑,急忙大口吃起來,他一邊吃,一邊被趙小月灌酒,很快就醉了。趙小月看到地仙露出了老鼠尾巴,就按照書生的交待,用紅色的毛線系在地仙的脖子上,然後另一頭系在一隻貓的脖子上。隨後,貓發出怒吼聲。地仙受到驚嚇,現出原形,變成一隻老鼠,開始四處逃竄。可是因為紅毛線系在身上,無論怎麼逃,都逃不出貓的控制範圍,很快力氣耗盡,被貓一口咬死,吃掉了。

趙小月再按照書生的交待,走到河邊,大聲喊水神。水神果然出現了,趙小月就閉上眼睛,靜靜等待,等水神走近她的時候,她突然用麻袋將水神罩住,又急忙把硫磺和雄黃酒,撒成圈,圈住水神。很快,受到雄黃酒的刺激,水神顯出原形,變成一條大水蛇。此時,水蛇想要攻擊趙小月,卻逃不出圈子。就在這時候,書生變作一隻雄鷹,叼起水蛇,飛向空中,一直飛到最高處,突然鬆開嘴。水蛇從高處落地,最後摔死在了一塊大石頭上。

成精的水蛇死後,村子重歸平靜。書生再次找到趙小月,他告訴趙小月,自己是甘露寺屋脊上的風鈴,因為日久成精,才能幻化成人形的。可是,人妖殊途,自己現在已經幫了她,以後就不要來往了。可是趙小月卻捨不得書生,即便知道他是鈴鐺成精,也要和他在一起。書生卻說,人和妖在一起,註定不會有好結果的。但是,卻也無法抑制自己對趙小月的愛。一人一妖最終還是生活在一起了。

幾年後,書生的秘密被一隻麻雀聽到了,它便四處散播,最後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傳到了人類的耳朵裡。這天晚上,村民們圍住了趙小家,還請來了道士,要他交出鈴鐺精。道士做法,村民們一邊用石頭往裡砸,只聽到乒乒乓乓的聲響。等火熄滅,大家再看廢墟里, 已經空無一物了。

趙小月睜開眼睛,看到書生和自己已經在村外,書生告訴他,是自己變成大鈴鐺護住了她,又用障眼法帶她逃到這裡的。但是因為道士和村民的攻擊,自己已經傷了元氣,失去了五百年的修行,馬上就會變回鈴鐺,不能再化身為人了。趙小月捨不得書生,拉著他的袖子,只見書生漸漸羽化成光,倏地一下飛走了。再看自己的手裡,從書生衣服上,扯掉了袖子上的一塊金色的布。

從此以後,趙小月把那塊布一直留在了身邊。有人說,幾十年後,趙小月生病死了,死的時候,手裡捏著的一塊布,突然變成了一塊銅片。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們,就把銅片和趙小月合葬了。也有人說,後來似乎在甘露寺看到過那個驚鳥鈴,鈴鐺的邊緣,有一塊缺陷。形狀和趙小月手裡的那塊布,一模一樣。

奇怪的是,從那以後,無論刮什麼樣的風,那個驚鳥鈴都沒再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