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照片中的這隻公牛鯊,一次次從我眼前遊過。因為這是在斐濟太平洋港的海面下,在這片海洋保育區內,潛水導潛進行著一項看似危險的活動——餵食鯊魚,我才有機會如此近距離的觀察到這隻鯊魚,我才能清晰的一次次看見它身上的傷痕,看著這個傷痕,一次次地從我眼前經過。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這隻公牛鯊的嘴角掛著魚鉤,腮裂處應該是被螺旋槳之類的劃開了一道很深的口子,裸露著鰓絲和腮瓣,看上去已經是陳年的傷口了。我猜測,這道無法痊癒的傷口,或許是在它不幸咬上魚鉤的那一刻,這隻鯊魚用畢生的力量掙扎後逃脫,胸鰭處被船螺旋槳劃開而造成的。這道深邃的傷口,顯示著那一刻是多麼地驚險與殘忍。

伴隨這隻鯊魚終生的,除了這道被重重劃開表皮的傷口,還有深深刺入嘴角的魚鉤和無法擺脫的釣線。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現如今有很多海洋營救活動,例如解開纏繞在海龜身上的魚線,剪斷纏繞在小海豹脖子上的漁網等等,但是卻沒有人可以摘下公牛鯊嘴邊嵌進肉裡的魚鉤,它自己也無法將魚鉤摘除掉。所以,這個傷痛將伴隨它這隻公牛鯊一輩子,每每當它張嘴去捕食獵物之時,魚鉤刺肉之痛便會喚醒它沉痛的記憶。

鯊魚看得多了,就會覺得鯊魚的眼神其實蠻呆滯的,有的甚至還有些萌蠢。但這隻公牛鯊的眼神永遠透露著一絲驚恐與警覺,或許就是這些伴隨它終生的傷痛一次次的提醒他:這個世界不安全。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大海中看見鯊魚的嘴角掛著無法摘除的釣線。潛入海底,聽著自己呼吸的聲音,看見自己不遠萬里而來終於在海中相遇的鯊魚,卻傷痕累累,心裡總是浮現絲絲的涼意。有時,我也在想,這些掙脫了魚鉤的鯊魚,或許還是幸運兒,因為至少它還有在大海中繼續前行的機會。

人類捕殺的鯊魚實在是太多了,一切都因為魚翅。捕殺者在大海中捕到鯊魚後,會直接割掉鯊魚的背鰭,然後扔回大海中,避免鯊魚的身體佔據船甲板的位置。失去背鰭的鯊魚,失去了遊動的速度,便會再也捕食不到小魚,只能慢慢地在大海中不斷消瘦,直至餓死。

這就是每一碗魚翅湯背後血淋淋的真相和故事。

鯊魚是海洋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它們控制著中小魚類的數量,從而保障了珊瑚礁的健康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的總體平衡。人類對鯊魚的瞭解卻極為有限。大部分人對鯊魚的認知,都是來自於電影中妖魔化的畫面影像。至今還有太多人,認為鯊魚是吃人的。

人類並不是鯊魚的食物。

雖然偶有人類被鯊魚誤傷的案例發生,但是每年全球被鯊魚攻擊致死的人數僅十人左右,而人類每年殺掉的鯊魚數量,有一億隻。人吃鯊魚,鯊魚吃人,究竟誰比較可怕?

目前已為人類所辨識的鯊魚種類超過500種,新的鯊魚物種還在不斷髮現之中。絕大部分的鯊魚性情溫和,並不攻擊人類。體型最大的鯨鯊,可長到13米長,然而大嘴無牙,僅依靠過濾浮游生物為食。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相對於其他魚類,鯊魚數量少,繁殖率低,性成熟晚,一旦被過度捕撈其種群很難恢復。對鯊魚種群大規模的捕撈與商業利用會帶來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性影響,也缺乏可持續的發展未來。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鯊魚專家小組(Shark Specialist Group)於2019年3月公佈了新的“紅色名錄評估”(Red List Assessments)。評估結果顯示,在被評估的58種鯊魚中,有17種存在滅絕風險,其中6種被列為“極度瀕危”,其他11種被列為“瀕危”和“易危”。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目前共有11種鯊魚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附錄I和II,分別是姥鯊、鯨鯊、大白鯊、遠洋白鰭鯊、鼠鯊、路氏雙髻鯊、大槌頭雙髻鯊、鐘頭變髻鯊、鐮狀真鯊、3種長尾鯊、以及鋸鰩目的7種鯊魚。除了鋸鰩目的7種鯊是列於CITES附錄I外,其他都在附錄II。以上這11種鯊魚也被列入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進行保護。

所以,

捕殺鯊魚嚴重破壞環境平衡,捕殺瀕危鯊魚品種,更是違法行為。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南太平洋斐濟海面下,導潛在這裡餵食公牛鯊,至今已有25年的時間。雖然在水下任何餵食生物的行為,無論在哪裡,都是飽受爭議的,反對者認為,這些人為製造的相遇無疑會擾亂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行為模式:鯊魚會依賴這些“免費的午餐”而生存,或許這會慢慢讓它們喪失求生的技能。但是這項活動之所以能順利持續了20多年的時間,吸引著全球潛水員不遠萬里來欣賞,因為它傳遞了至少三個資訊:

鯊魚並不吃人

一隻活著的鯊魚比一隻死去的鯊魚具有更高經濟價值

餵食代替殺戮,可以讓水下環境重獲新生

餵食的海域被劃分為海洋保育區,禁止獵殺和捕殺,不但鯊魚的數量在這些年內顯著回升,各種珊瑚礁魚類數量也成倍增加。這,才是大海中本來的面貌, 不是嗎?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斐濟的太平洋港口(Pacific Harbor),位於斐濟主島最南端,抵達這裡需要從楠迪國際機場乘車3個半小時。潛水十多年,切身體會到在大海中看見鯊魚的數量越來越少了。以瀕危的“雙髻鯊”(又名錘頭鯊)為例,二十年前,很多潛水點都可以見到它們,如馬來西亞的詩巴丹,但現如今在詩巴丹,雙髻鯊已經難覓其蹤影。

人類總是在拼命高速發展後,發現地球在逐步被我們自己毀滅中,環保主義者是保育的先驅,呼喚人們愛護地球,珍愛生命。身為一名資深潛水員,必須是海洋保育者,是為大海的發聲人。

從鯊魚的這道傷,願讓更多人看到人性殘忍的一面,一碗魚翅,並不會帶給我們太多滿足和享受,也帶給不了我們尊貴的傲驕,反而魚翅中還有毒性,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一碗魚翅背後,是鯊魚活生生的一條命,是一個原本屬於大海的自由自在的靈魂。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可喜的是,全球已有42家國際航空公司和17家國際海運公司承諾禁運魚翅,而我國的三大航空公司國航,南航和東航,也位列其中。鯊魚是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的魚類,從出土的許多鯊魚牙齒和棘的碎片看,它的化石出現在比恐龍還早的3。5-4。1億年。這幾經地球鉅變而演變存活下來的古老生物,絕不能毀滅在我們人類的手中,或是口中。

這隻鯊魚無法癒合的傷口,提醒著它這個世界的不安全

自然之美,在陸地,也在水下。

在大海中,親眼目睹這些生命,便愈加懂得去尊重、敬畏和保護它們。保護每一種野生生物,便是保護我們地球,便是保護我們家園的多樣與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