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聚餐、團建……一群人拍合照,拍完之後,我們滿心期待地放大照片,卻驚慌失措地發現——怎麼自己又被拍得這麼醜!

但這時,別人總是會說道——

「這就是你平常的樣子啊。」

可是,我們平時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明明比這照片要好看一萬倍。

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的真實顏值又到底是怎樣?別急,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照片裡的你

和鏡子裡的你確實不一樣

我們從小就知道,鏡子中的畫面是鏡面反射的結果。

我們的臉看上去是對稱的,實際上,左臉和右臉差了很多。如果我們拿出一張照片,仔細對比,就可以發現事實如此。

這裡用田太醫的照片示例(田太醫對不住了!):

用左臉拼合 vs 正常照片 vs 用右臉拼合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圖片來源:田太醫的自拍

對比左右兩張照片,甚至都不像同一個人!

正因如此,鏡子裡的我們,雖然只是左右臉相反,但也看上去大大不同。

照片裡的田太醫 vs 鏡子裡的田太醫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圖片來源:田太醫的自拍

所有平常看慣了的瑕疵,比如眼鏡歪了、高低嘴角,一個鏡面翻轉之後,都會被放大。

不信,現在就拿出相機,自拍一張,做好心理準備後,選擇鏡面翻轉。

然後,接受「驚喜」吧。

覺得鏡子裡的自己更好看

很可能只是因為看多了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洗臉、化妝、刮鬍子等等,面對的都是鏡子裡的自己。

看得多了,也就更喜歡鏡子裡的自己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叫做「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我們會單純因為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讓 4 名相貌相似的女生假扮成某課程的學生,只不過每位女生的上課節數不同——分別是 0 次、5 次、10 次、15 次。

學期末,實驗者讓所有學生給這 4 名女生打分,結果是:

出現次數越多的女生,吸引力越高。

出現次數越多,吸引力分數也越高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圖片來源:Exposure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 The Development ofAffinity among Students

同樣的,當我們習慣了鏡子中左右臉相反的自己,並建立了這一偏好,再看到照片中的自己,也就是別人眼中的我們,就會覺得不習慣,甚至有一點厭惡。

至於我們的熟人和朋友,本就看慣了現實生活當中的我們,再看到我們的照片,也就不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感。

於是,才說出了「你就長這樣」的話。

照片確實不如真人好看

俗話說,照片、照騙,傻傻分不清楚。

用照片來判斷一個人的顏值,真不是什麼靠譜的辦法。

一方面,相機拍攝的照片有一定程度的失真,會使臉發生畸變;另一方面,照片還受到角度、光線、個人狀態等各方面的影響。

總而言之,照片和真人的差距,完全不在可控範圍之內。一不小心就照醜,是常有的事。

但除此之外,我們覺得照片裡的自己變醜,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學現象——凍臉效應(Frozen Face Effect)。

就好比有一段影片,我們通常會覺得影片中的人比截圖出來的樣子更好看。

照片中的田太醫 vs 影片中的田太醫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圖片來源:田太醫的自拍

提出這一效應的心理學家 Robert B。 Post,就和他的同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來驗證這一效應:

他們準備了一些 2 秒鐘的影片,以及從這些影片中截圖出來的 1200 幀靜態圖,然後讓實驗參與者打分評價影片或截圖中的 20 個人有多好看。

結果是——即使是同一張臉,影片當中的得分也比截圖中要高。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圖片來源:The frozen face effect: why static photographs may not do you justice。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見到明星真人,就會覺得眼前一亮,比照片裡好看太多。

所以,下次當你看到相親物件的照片,先別急著拒絕,見個面,說不定有驚喜。

我們真實的顏值其實是……

說了這麼多,鏡子裡的自己不是我們真實的樣子,照片裡的自己不如真人好看……我們是否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模樣了呢?

答案很扎心——是的。

不過,有兩個辦法或許能讓我們判斷出自己的真實顏值。

辦法一:

讓別人給你拍影片

鏡子、照片都不靠譜,想要排除臉部不對稱性和靜態影象的影響,那就……拍影片吧。

而且一定要讓別人幫忙拍,這樣能最大程度避免鏡頭拍攝導致臉部畸變的影響。

辦法二:將自己在鏡子當中的顏值打個折

從原理上講,即使相機再怎麼厲害,別人看到的我們,其實更接近我們在鏡子當中看到的自己。雖然左右臉不對稱,但我們看慣了鏡子裡的自己,別人也看慣了現實當中的我們。

不過,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顏值。

芝加哥大學的 Nicholas Epley,透過人工合成將志願者的照片變得更有魅力 / 魅力更低,然後讓志願者挑出認為符合自己真實長相的照片。

結果大部分人都挑了那些高魅力的照片。

不同魅力值的合成臉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真實?

圖片來源: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enhancement in self-recognition。

所以,傳說「把鏡子裡自己的顏值減去 30% 就是你的真實顏值」,這句話雖然不準確,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說到底,我們知道兩個結論就好:

你的顏值比你在鏡子當中看到的自己,稍稍差那麼一點點;

但你比照片當中的樣子要好看多了!

所以,即使照片當中的自己不太好看,也不必在意。畢竟眼見為實,照片不能代表啥。

至於有些人,連拍照都好看得不行,要麼是用了美顏相機,要麼,就是真 · 高顏值無疑了。

那……還在幹什麼!趕緊把握機會吧!

策劃 Karen 監製丁哥哥 作者王擎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 1 ] Richard L Moreland, Scott R Beach。 Exposure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 The development of affinity among students [ J ]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8 ( 3 ) :255-276。 [ 2 ] Post, R。 B。, Haberman, J。, Iwaki, L。, & Whitney, D。 ( 2012 ) 。 The frozen face effect: why static photographs may not do you justi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3, 22。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2。00022 [ 3 ] Zajonc, R。 B。 ( 1968 ) 。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 ( 2。2 ) , 1-27。 [ 4 ] Epley Nicholas。, Whitchurch Erin。 ( 2008 ) 。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enhancement in self-recognition。 Pers Soc Psychol Bull, 34 ( 9 ) , 1159-70。 doi:10。1177/0146167208318601

作者:丁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