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知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是否該拼死諫言?

如果明知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是否該拼死諫言?

最近我們病房迎來了一個新病號,病號一進來就提了個尖銳問題:如果明知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是否該拼死諫言呢?#明少早說##凌雲觀職#

看到他用“拼死諫言”這個詞,我就想起了紂王,在《封神榜》中,紂王殘暴,他的大臣紛紛拼死諫言,最後不是被挖心,就是被炮烙了,都沒啥好下場。

相比之下,在漢朝的時候,漢武帝手下有個東方朔,就比較會提意見。

《清言》之中有記載:漢武帝語群臣:”相書雲,陛下人中長一寸,年百歲。“東方朔在側大笑。有司奏大敬。

朔免冠曰:”臣不敢笑陛下,實笑彭祖面長耳。”帝問之,朔曰:彭祖年八百,果如陛下言,則彭祖人中長八寸,面長一張一丈餘矣,帝亦大笑。

翻譯過來就是:

漢武帝說書上講——人中

(鼻子到嘴的部分)

長一寸,能活到一百歲,東方朔在旁邊面露笑意,宮殿裡的執法人員告東方朔“大不敬”,竟敢嘲笑漢武帝。

東方朔摘了帽子說:我不是笑您,我是笑彭祖。

漢武帝說:彭祖有啥好笑的?

東方朔說:彭祖八百歲,真的按照您說的那樣,這個人的臉得多長?

我為什麼會想到這兩個故事呢?

以史為鑑,我們可以少吃不少虧。

身在職場,重要的不是說服別人,而是達成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這件事情,溝通的時候,只說自己想說的內容,只講自己覺得對的事。

可是不管我們說得多好聽,對方如果不能接受,甚至還大發雷霆,是誰的問題呢?

看起來是對方的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如果想讓一場溝通達成效果,在溝通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是誰、對方是誰、以及對方為啥會照著我們說的做?

碰到問題中的情境,應該先問問自己是誰——是公司的合夥人?還是中層幹部?還是基層員工?

如果是公司的合夥人,無論講什麼,老闆都會認真聽取的,但是如果是公司的基層員工,建議還是謹慎發表自己的意見。

越是基層的人,限於閱歷、資源、經驗等因素,越是看不到老闆做決策的依據。

就好像我當年在一家培訓公司,我們老闆玩了命要做電子學習和手機學習,在我看來,當時的培訓業務賺得盆滿缽滿,電子學習和手機學習讓公司賠到底掉,老闆就是有錢燒的,就是有毛病。

今天回頭來看,雖然他的決策最終失敗了,但是那是具體執行層不給力,老闆的前瞻性,是當時的我所望塵莫及的。

除了想清楚自己是誰,還要問問自己:我對老闆的瞭解有多少?

老闆是那種虛懷若谷、願意聽意見的人?還是一意孤行、聽不得不同意見的人?

如果是前者,也不要選擇什麼拼命諫言,私底下跟老闆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建議僅僅是供老闆參考,而不是要求人家聽話照做。

而且不管最後老闆如何決策,一旦老闆做出決定,我們都要比那些沒意見的人,更加積極去執行。

不然萬一事情搞砸了,別人會說:這小子一開始就不同意,後來變著法子使壞,所以我們沒做成。

這樣一來,一開始的好心勸諫,反而會影響我們在老闆心目中的形象。

如果老闆是後者,建議一開始就不要提不同意見。

這種人根本聽不進去話,提了意見,也只是自找沒趣,還不如想想辦法把他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阿里巴巴的首席人才官彭蕾說:“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就是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

老闆請人回來是搞定問題的,不是挑剔問題的,難道不是這樣麼?

當然了,事情做成了,是老闆英明果斷,做不成,大家就只好捲鋪蓋滾蛋了。

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對自己的專業判斷感到非常有信心,認為老闆的決策是非常錯誤的,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也可以選擇一開始就離去。

最可怕的,就是既不想離去,又鬧僵了跟老闆之間的關係,事情幹得委屈不說,既沒有出成果,還浪費了職場發展的時機。

這可就是一步錯還步步錯了。

你覺得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如果明知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是否該拼死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