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角色的轉變,讓我們堅定創新自信|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評論員周劼

日前,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開展,這次展覽以“創新驅動發展 邁向科技強國”為主題。

這次展覽給人最深切的一個感受便是,經過“十三五”及之前數十年的積累、發展,我國科技創新突飛猛進,很多領域正從“跟跑者”向“領跑者”的角色轉變。這更堅定我們樹立自主創新的信心和能力,以創新自信促進科技發展。

科學研究本身是一個在未知中不斷探索,不斷去偽存真、逐步逼近真理的漸進式過程。不盲從、不迷信、不跟風,理應是科技工作者的職業特質,提出新理論、開闢新領域、探尋新路徑理應是科技工作者的價值追求。而創新自信就是中國能夠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就是中國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精神和科學價值上敢於走出安全區、舒適區,勇敢地闖進“無人區”。

中國自古就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幾十年來又深深紮下了敢於攻堅克難、勇於攀登高峰、善於協同創新的科研精神;科學家更有愛國敬業、艱苦奮鬥的傳統,這些都是創新自信的源泉。中國科技的創新自信從來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有了創新自信,什麼問題都像錢學森先生那樣反問一句:“為什麼不能搞?外國人能搞,我們中國人就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摒棄幻想、腳踏實地,廣大的科技工作者就一定有能力、有信心取得更多的重大科學進展,實現更多的核心技術突破。

目不暇接的“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堅定創新自信,就一定能破解“化緣化不來核心技術,仿製打造不出國之利器”的現實之困;認知清晰幾十年來我國何以從一個科技落後、幾乎沒有現代科技的國家發展到獨立自主地建立起現代科技體系,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的科技大國的歷史之思;更能豪邁地迴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如何緊抓創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發展難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未來之喚。

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有能力更有自信為人類科技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張玲 賀方程】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