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醒,對“殺豬盤”受害者還應有理解之同情

來論

近日,江蘇南京釋出一則警情通報稱,上週南京全市發生百萬元及以上“殺豬盤”電詐案件6起,受害人全部是單身女性,其中一大學教師被騙270萬元。

年齡28歲到40歲的單身女性,有著大學教師、中學教師、銀行職員等體面光鮮的職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的還是“海歸”,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和社會資本,為何會淪為“殺豬盤”受害者?在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的風險社會,網路的匿名屬性讓一些人戴上了“面具”。那些渴望滿足精神訴求和情感需要的單身女性,遭遇了套路深深的“殺豬盤”——你跟人家講感情,人家看中的只是你的錢袋子;你對人家掏心掏肺,人家只當你“人傻錢多”;你以為螢幕背後的是多金溫情的理想伴侶,人家的“真面目”或許會讓你大跌眼鏡。

在不少人看來,接受過良好教育、有著體面光鮮工作的高學歷群體,視野、格局、見識、閱歷要比普通人強不少,理應成為詐騙的絕緣體。然而,生動、鮮活的案例一再提醒和警示人們:高學歷並不意味著低風險,知識精英同樣會成為騙子們眼中“待宰的羔羊”。

避免成為“殺豬盤”的受害者,除了公共部門建構防範犯罪、打擊犯罪的銅牆鐵壁之外,老百姓自己也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在知識更新不斷加速、資訊爆炸式增長的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人可以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點和認知侷限,發現和認識到這一點,是反詐騙的關鍵。

那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精英,並非所有方面都強於普通人。遭遇“殺豬盤”帶給高學歷單身女性的不僅是物質損失,更是精神上的痛苦與傷害。警方集中披露此類案情,無疑是對此類女性的針對性提醒。然而,在這則新聞的評論跟帖中,卻不乏嘲笑女性情感需要、不能識人乃至“真有錢”“這麼好騙”的言論,在一個盛行“淺閱讀”的時代,這種娛樂化解構、汙名化都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面對“大學女教師被詐騙270萬”之類的不幸,公眾的態度不應該是“一笑而過”,而是讀懂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愛與痛——和其他群體一樣,高學歷單身女性的精神訴求和情感需要也需要尋找“出口”。可是,高學歷、高收入的單身女性,又很容易陷入婚戀困境,精神空虛成為一種軟肋,讓騙子們有機可乘。

每個人都有精神訴求和情感需要,“大學女教師被騙270萬”只是找錯了出口。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的缺失,讓這些高學歷單身女性“人財兩空”。只有對症下藥、雙管齊下,才能避免她們淪為騙子眼中的“搖錢樹”。 楊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