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國祚276年,歷經16帝,竟只有十三陵,究竟是為何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看到這裡,不禁會有人問,大明王朝明明有十六個正兒八經的皇帝,為何卻是十三陵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哪三個皇帝沒有進入明十三陵。

明朝國祚276年,歷經16帝,竟只有十三陵,究竟是為何

朱元璋

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開國之君,不可能沒有陵墓,那他為什麼沒能進入明十三陵呢?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於南京,當時還叫應天府,在1382年的時候,他的結髮妻子馬皇后去世了,當時被埋在了今天的南京紫金山。因為朱元璋與馬皇后感情甚好,所以一直捨不得馬皇后,以致後來朱元璋離世,就與馬皇后合葬了。因為馬皇后諡號為“孝慈”,故此又稱孝陵,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明孝陵。後來明孝陵成為了一種政治象徵,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很多人都去拜謁過明孝陵,像我們大家熟悉的朱棣、康熙、洪秀全乃至孫中山都曾去拜謁過。如今明孝陵,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保護文物,AAAAA級旅遊風景區。

明朝國祚276年,歷經16帝,竟只有十三陵,究竟是為何

朱允炆

朱允炆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一是因為經常可以在電視劇中看到他的身影,二是靖難之役後他的下落至今都是一個謎。他是朱元璋的孫子,是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元璋的兒子朱標死的太早,還沒來得及繼承朱元璋的大位就因感染風寒而病死了。因為古代一直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又加上朱元璋十分喜歡朱標,朱標死後朱元璋十分悲痛,所以縱使朱標未能繼承大統,朱元璋依然將皇位傳遞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也就是自己的嫡長孫。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因為當時的藩王過多,權力過大,朱允炆的那些個叔叔們,有的根本不把朱允炆放在眼裡,他們雖然不管地方事務,卻可以指揮地方兵力,有時連朝廷的人經過他們的封地都需要跟他們打招呼,中央的權力被大大的削弱。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聽取文官的意見進行了改革,逐步削弱藩王的兵權,有的藩王甚至被流放乃至處死,處境很慘。這一來,便激怒了朱棣,況且朱棣對朱元璋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這個侄子本身意見就很大。在朱棣的心中,按照長幼次序,這個皇位應該是傳給他的,因為他在朱元璋眾多兒子中排行第四,而恰巧他的三個哥哥都因為各種原因或去世了或者被流放了。這樣一來,朱棣就直接反了,沒想到硬是把朱允炆打了個頭破血流,最後竟不知去向,有傳聞說他被大火燒死了,亦有傳聞說他做了和尚,朱允炆到底去了哪裡,至今仍是一個謎團。故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沒能進入明黃陵。

明朝國祚276年,歷經16帝,竟只有十三陵,究竟是為何

朱祁鈺

朱祁鈺,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的哥哥。其實這一段應該起一個名字叫做“朱祁鈺和朱祁鎮兩兄弟之間的恩怨情仇”。話說朱祁鎮當上皇帝之後,恰逢北邊的瓦剌不斷的侵犯大明邊境,而此時的朱祁鎮十分寵信官官王振,王振就勸說朱祁鎮御駕親征,像自己的父親那樣建功立業,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威信。誰曾想,這朱祁鎮他竟然同意了。可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土木堡一戰,明朝二十萬大軍被打得潰不成軍,就連大明皇帝朱祁鎮都被瓦剌給俘虜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可當時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才剛剛兩歲,不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而且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主少國疑。基於此情況,在於謙等人的建議下,徵得孫太后同意,將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擁立為皇上,尊稱被俘虜的朱祁鎮為太上皇。可誰曾想,這瓦剌一看從朱祁鎮身上得不到好處,便將他給放了回來。當皇帝上癮的朱祁鈺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再讓位呢?他居然將朱祁鎮給囚禁了起來,而且一關就是七年啊。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趁著朱祁鈺病倒之際,朱祁鎮發動了奪門之變,結果又把皇位給搶了回來。重新做回皇位的他,那能容忍的了囚禁他達七年之久的朱祁鈺嗎?他將朱祁鈺廢為鋮王,囚禁在西苑,一個月之後朱祁鈺便亡了。朱祁鈺死後,朱祁鎮給他的諡號是戾,可見他有多恨這個弟弟,於是朱祁鈺便按照親王禮進行安葬,未能進入明黃陵。

明朝國祚276年,歷經16帝,竟只有十三陵,究竟是為何

歷史領域的小學生期待與你一起學習討論交流歷史知識,謝謝您的閱讀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