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苟富貴,無相忘”

最近碰到一件挺讓人意外的事。

有一對創業夥伴,他們是大學同學兼老鄉。3年前,二人共同在上海開展某商業專案,業績不錯,有將近100名員工。最近,公司還打算啟動新一輪融資。

正是在這關鍵時刻,他們卻因股權分配問題大打出手。

事情是這樣的:

在公司創辦的時候,註冊資金100萬, 一位出資70萬,另一位出資30萬,所以股權比例就按七三來分。他們有具體的分工,一位負責產品的生產和供應鏈,另一位負責客戶、市場和運營。

但是到了融資的時候,股權少的那位略感不公。他認為自己為公司做出的貢獻更大,憑什麼少了20%的股份?另一位則反駁,當年股權比例既然確定,就不能再改了。

為了這20%的股份,兩個人拍桌子吵架,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到了要分家的地步。

創業夥伴分家的事其實並不新鮮。

奇虎360曾有兩位創始人,一位是周鴻禕,另一位是齊向東。二人曾共同經歷了“3Q大戰”、赴美上市、私有化、迴歸A股等關鍵戰役。2011年上市時,周鴻禕和齊向東分別持股17%和8。9%。但最後的結局是,齊向東領導的奇安信從奇虎360 剝離出來,兩個人正式“分家”。

“老齊以前是我的二把手,男人嘛,都有當一把手的夢想。”周鴻禕這樣說道。

創業中夾雜的複雜人性,可以從中華歷史的一卷丹青中窺得一二。

陳勝曾在耕地時對同伴說:“苟富貴,無相忘。”如果哪一天我們發達了,千萬不要忘記對方。

公元前209年,陳勝真的找到了那位和他共同舉事的創業夥伴——吳廣。二人為壇而盟,在大澤鄉的暴雨中舉旗反秦。

隨著起義軍的壯大,陳勝自封陳王,吳廣被封為假王,但後來的故事鮮為人知。就在起義數月後,身為二把手的吳廣被一名叫田臧的部下砍去了腦袋。

這個故事被司馬遷記載到《史記》中。田臧還給出一個“莫須有”的理由:“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

不過,太史公並未明指吳廣之死是陳勝授意。他只記錄了一處細節:當田臧“獻其首於陳王”時,陳勝非但沒有訓斥或懲罰田臧,反而賜其楚令尹印,封上將軍。

人性有一個弱點,就是可以共患難,卻很難同富貴。在商業世界裡,很多人就是陳勝和吳廣。

吳廣被誅殺後,起義軍開始分裂。一個多月後,陳勝戰敗,最後竟被每天給他驅車的馬伕殺死了。不知當這對曾同甘共苦的老鄉在另外一個世界見面的時候,還記不記得那句“苟富貴,無相忘”?

“苟富貴,無相忘”在今天的商業世界裡似乎成了無法抵達的烏托邦。

絕大多數企業在創立之初,創業夥伴的結合更多是出於共同的興趣、價值觀和願景,他有可能是和你穿同一條褲子的發小,也有可能是你的大學室友,但結局往往是惡語相向、不歡而散,最後老死不相往來,連朋友都做不成。

聽了這幾個故事,有人不免會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在我看來,創業夥伴分道揚鑣主要是因為4個方面的落差。

第一是能力落差。企業的發展需要配置戰略、管理、資本、市場、產品、技術、財務和公共事務等多方面的專業人才。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人才的能力配置存在一定差異。隨著企業不斷髮展,創始人之間的能力落差可能會逐漸顯現:有的人能夠透過學習不斷進步,有的人就只能原地打轉,最後免不了被淘汰。

所以,輸入新血液勢在必行。這種能力淘汰從企業進入青春期就開始了,在壯年期會達到峰頂。

第二是認知落差。一家創業企業,一般有3~5人處在核心管理層,因共同的目標和願景相聚。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外部市場的變化,出發時的目標和路徑可能發生偏離或改變。此時,創始成員在經營戰略上有很大機率產生嚴重分歧。

商業世界是以結果和資料來評估過程和起點的,所以任何沒有經過驗證的戰略,它很少是鮮豔的,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難以斷定,所以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無所謂正確與錯誤。如果無法達成認知共識,矛盾的產生和關係的破裂就有可能發生。

第三是利益落差。初創企業的股權構成往往帶有很強的偶然性和隨意性,特別是按出資金額作為分配標準的架構。但在日後的經營中,往往會因能力和貢獻的高低產生不對等的情況。

第四是心理落差。創業之初,大家同鍋吃飯、大碗喝酒,少有等級上的差別。但隨著公司的壯大,主要創始人的威權越來越重,企業也日漸形成了成熟的管理體系,當年一個戰壕裡的小夥伴被分成三六九等。如果某些創始成員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就可能出現團隊不和諧,甚至極其尷尬的情況。

這4種落差不可避免,它會出現在任何一個組織,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商業組織。有些落差可以透過制度來調整,有些則難以調和,它極大地考驗著創業者們的心智成熟程度。一家企業的成敗,本質而言取決於組織能力的成敗。

為了避免這4種情況發生,我覺得有4個原則可以供大家參考。

第一,從創業第一天起,樹立主要創始人的絕對權威。第二,強化公司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的集體意識。第三,創始人之間的戰略和利益分歧在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層面來解決,不要在私下或者在朋友圈解決。第四,能用金錢解決的問題,儘量別用其他手段解決。

這4個原則也不是所謂的真理,僅僅是經驗罷了。記得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你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創業本是九死一生之事,有了願意一起篳路藍縷的創業夥伴,其實亦是人生的一種幸運。建議所有的創業團隊在一年的某一個時間,或是丹桂飄香,或是櫻花爛漫,開一場感恩聚會,大家手牽手坐在一起,然後為這些年付出的韶光和激情,一起碰個杯。

人生漫漫,因緣無常,聚固不易,散更難。相聚創業,更多的是偶然和勇氣;相伴作戰,靠的是信任和互助;而相忘於江湖,更需要理性和寬容。

創業是這個道理,人生中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婚姻、職場,大抵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