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兼論革命的首要問題

原創作者:餘世亮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故事非常精彩,其中“煮酒論英雄”片段,是指建安四年(199年)袁曹官渡之戰前,

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試探劉備是否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最終被劉備(字玄德)巧言瞞過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煮酒論英雄”已經成為我們的口頭禪了,它一般指用來單純的表示談天論地,或對某類事物或人進行品評,也稱“青梅煮酒”或“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也說明《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之深。

現將“煮酒論英雄”片段摘錄如下,與大家分享:

(曹)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

(劉)玄德曰:“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於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可為英雄?”操曰:“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玄德曰:“

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

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劉季玉,可為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

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借劉備和曹操的嘴,說出了他對孫策的評價:

血氣方剛的江東領袖孫策,也算不上大英雄;孫策之所以有名,是靠他父親孫堅的威名。

正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留下了“

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之語,使得許多人對孫策評價偏低,畢竟讀陳壽《三國志》的人很少,閱讀《三國演義》的人多。由於受羅貫中的影響,民眾對孫策評價偏低,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系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發現,它概括出人類在社會認知中第一印象產生的重要影響,所以又稱為“第一印象效應”。

本文試想探討孫策與曹操的關係,這就涉及到曹操對孫策的評價問題,那麼曹操有沒有說過“

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的話,或者說曹操有沒有對孫策有過其他評價?這就是本文所要關注的內容,以此解密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一、“煮酒論英雄”,歷史上似乎發生過可情節有出入

話說董承與劉備等人策劃“衣帶詔”事件

,就在這期間,碰巧曹操邀請劉備吃飯,有沒有喝酒就不好說了,史書沒有記載。相關內容記載在《三國志·先主傳》裡,大致經過如下:

劉備被曹操派出率兵攔截袁術北上之前,漢獻帝的丈人車騎將軍董承接受了漢獻帝寫在衣帶上的密令,要劉備誅殺曹操。劉備未行動。

這時曹操不經意地對劉備說

,“

當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袁紹一類的人,是算不上的

。”

當時劉備正在吃飯,聽了這話嚇得湯勺筷子都掉到地上。

於是與董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共同謀劃殺害曹操。適逢劉備被派遣出兵,沒來得及行動。事情敗露後,董承等人都被處死。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華陽國志》還補充一則劉備掩飾內心慌張的細節:於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譯文:當時正好打了一個雷,劉備就藉機對曹操說:“聖人說,‘迅雷大風令人變色’,確實是這樣啊。一聲驚雷,就把人嚇成了這個樣子!”)

基於上述史料,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裡創作了著名的“煮酒論英雄”經典故事。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的原文是,“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從當時語境及上下文來說,在曹操與劉備吃飯時聊到了袁紹,或者正如《三國演義》中描寫了劉備說的話,“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曹操接著劉備的話,笑著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當然現在我們也無法考證曹操與劉備吃飯時,還提到哪些“英雄”了,只不過《三國演義》裡曹操對孫策評語“

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在《三國志》《後漢語》《資治通鑑》中都未能找到,不知羅貫中先生有何出處,當然小說家在創作中是可以虛構的。

曹操有沒有對孫策進行評價,那是有的,

它記載在裴松之注《三國志·孫策傳》時引用的《吳歷》裡。裴松之在“

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

”這句話與下面這句話,即“

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闢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之間,引入《吳歷》記載的內容,即“

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

結合上下文意,對曹操對孫策的評價,可以這樣理解:

這時候的袁紹勢力強大,而孫策又併吞了江東。曹操聽說孫策平定了長江南部地區,流露出畏難的情緒,常說:“

這個猛小子,難與他爭強啊!

”由於曹操的勢力還沒達到對孫策隨心所欲的地步,

於是暫且有了要安撫好孫策的想法。

曹操便將他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小弟孫匡,又為兒子曹章娶了孫賁的女兒,同時禮聘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並命令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權為茂才。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二、“猘兒難與爭鋒也”,曹操說這話是誇還是貶孫策

曹操聽說,孫策平定了江東,意甚難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對曹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得出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

(一)將孫策比作“猘兒”,說明曹操歧視孫策。

這是因為曹操內心裡是看不起孫策的,他僅僅是隻到處亂咬的“瘋狗”。其依據自然就是曹操說的“猘兒難與爭鋒也”裡的“猘兒”。“猘兒”,也寫作“狾兒”或“瘈兒”。按《說文解字》註釋,“猘,狂犬也。”猘的本意是瘋狗,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極具有侮辱性的詞彙。

有學者據此得出結論,“曹操將孫策擬作‘猘兒‘,與關羽將孫權擬作‘貉子’是相似的。”貉(學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種,被認為是類似犬科祖先的物種。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小於犬、狐。

《三國志·關羽傳》注引《典略》稱:

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

狢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注,狢古同“貉

”)

不僅曹操與關羽將孫氏兄弟比作“狗”,西晉滅吳之後(280年),江東宗室孫秀,也被妻子蒯氏罵作“貉子”。據《世說新語·惑溺篇》記載,“

孫秀降晉,晉武帝厚存寵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篤。妻常妒,乃罵(孫)秀為‘貉子‘。

概而言之,北人稱南人為“貉子”,屬於三國時代的地域歧視。

因此,“猘兒難與爭鋒”之語,絕非曹操對孫策的讚美,而是蘊含了輕蔑情緒的侮辱之語,可以直譯為:“瘋狗別囂張,我現在沒時間理睬你!”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有人又會問,既然曹操看不起孫策,那他為什麼要與孫氏家族通婚呢?這其實可以從《三國志·孫策傳》裡找到答案。曹操的真實心態是,“袁紹方強,而孫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曹操是這樣想的,而孫策對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兩家雖然表面熱絡,實際上若外部環境(袁紹問題)稍有變化,他們便立刻會撕下面具。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圖謀襲擊許都,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則向江東逼遣“任子”到許都,完全置表面交情於不顧。

另外,曹操褒劉備的同時,其實也意味著貶孫策。

孫策雖然平定江東,當時也只不過是佔了東漢100多郡國中的5個(丹陽、會稽、吳、廬江、豫章,其中廬陵是從豫章郡分出來的),而且都是比較偏遠,靠近越人,遠離華夏(中原)。所以當時的江東不僅傳統上沒有很高的地緣地位,中原士人對於江東士人也頗為輕視。當時曹操集團將曹操的所有對手都稱為“賊”,德高望重的劉表尚且被罵“自守之賊”,曹操對孫策不甚尊敬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對於孫吳集團也重視不到哪兒去,不然曹操也不會不顧勞師遠征和缺少水軍的情形下,執意要一戰平孫劉之魯莽。

正因為如此,由於曹操對孫策缺乏瞭解,僅僅看到孫策手中幾萬軍隊以及江東六郡的地盤,曹操還真有理由看不起孫策。

我們把看問題的視角,轉換到曹操身上來考慮問題。曹操的理想是什麼?它是“掃六和,平天下”。因此,他最欣賞的,同時也最忌憚的,就是能平定天下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將“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送給沒有軍隊、沒有地盤的劉備,就是因為“

劉備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氣,英雄之魂,也有英雄之義

。當然曹操說這話的同時,也許是正式告訴劉備,你現在雖然弱小,但是我還是要提防你的。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相反,在曹操眼中,孫策雖然打仗很厲害,但也僅僅是一員戰將,是一個類似項羽的將才,而不是帥才。就算孫策打下江東,那也是以力服眾,這並不是一個君王應該採用的方式。項羽最終沒有能獲得天下,同樣的道理,並可以預料到,孫策有可能坐不穩江山。這種看法,不僅曹操有,郭嘉也是這樣看的。當時曹操和袁紹準備官渡大戰,大家都害怕孫策從後面偷襲。當時郭嘉就說:“

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譯文:孫策為人輕率,缺少戒備,雖然他有百萬大軍,但仍像一個人單獨行走在中原一樣。如果遇到埋伏的刺客,孫策只是一個人的對手。依我看來,他一定死在平常人的手上。)郭嘉預言孫策這樣的人,會死於“匹夫”之手,最後果不其然。就算孫策最後沒有被人仇殺,對付這樣的“猛將”,只需要派得力戰將就能解決問題,並不值得特別重視。

(二)

新解“猘兒”,曹操原本就是讚歎孫策。

在講“

猘兒”

詞義之前,先說一個大家經常用到的謙詞“犬子”。它曾是司馬相如的名字,後來才演變為謙詞的。東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他的原名並不叫司馬相如,父親給他取的名字,叫“犬子”。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說記載,“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

”也就是說,司馬相如本名司馬犬子,成年後,因仰慕先賢藺相如的為人,才自己改名為司馬相如的。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司馬相如的父親為有史記載的第一人。

後世之人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正是希望自己的兒子成年後,也能做個像司馬相如一樣有出息的人。

之後,由於受到通俗文學等影響,人們逐漸將“犬子”作為謙詞來用了。

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帶著幾千人渡過了長江。數年後,帶甲十萬,坐斷東南,身邊聚集了一批諸如張紘、張昭、程普、周泰等文武牛人,周瑜對他死心塌地,太史慈劉繇敗給他心服口服,劉表將其視為大患,據此,一代梟雄曹操對孫策所作出的“猘兒難與爭鋒”評價語,還真的值得細細推敲。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1. “猘”的引申之義。

曹操說,“猘兒難與爭鋒也!”如要正確理解“猘兒”詞義,除了瞭解該詞的本義,還要了解它的引申之義。《說文解字》註釋“猘,狂犬也。”“猘”字在《漢語大字典》有三種解釋:

①瘋狗;②咬人;③兇猛。

其中第3種詞義“兇猛”所舉例子之一就是“猘兒難與爭鋒也”

。故“猘兒”或“猘子”,可比喻勇猛的少年。

理由如下:一是從曹操說話用語看,曹操要表達意思的著眼點在“難與爭鋒”,如果“猘兒”是貶義詞,那麼曹操不是自己罵自己嗎?二是從裴注引用的《吳歷》內容看,《吳歷》收集的內容總體上偏向於孫氏集團,“猘兒”如有貶低孫策之嫌疑,恐難收錄。三是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與孫策的父親孫堅(155年~約191年)同齡,曹操看到晚輩孫策在短時間裡平定江東,再看看自己的幾個兒子在攻城掠地上沒有多少出息,雖然會羨慕嫉妒恨,但在其內心還是稱讚孫策為多,因此,“猘兒”一詞自然就帶上了“讚許”的感情色彩了。

2.曹操本意就是要安撫孫策,作為政治家曹操對自己團結物件的評價會很慎重。

一般說來,曹操常說,“猘兒難與爭鋒也”的背景是,建安四年(199年)底,孫策設計打敗劉勳佔領廬江郡後,又乘勢進攻江夏郡的黃祖。孫策只用一天時間就在沙羨大敗黃祖,殺敵二萬餘,敵軍跳水溺亡的也有一萬多人,繳獲戰船六千多艘,黃祖軍隊全軍覆沒,還俘虜黃祖家人七人,唯一遺憾的是黃祖隻身逃走。戰爭結束後,孫策給許昌朝廷上表報捷,曹操接到孫策的捷報後,感慨地說了句,“猘兒難與爭鋒也!”

孫策平定江東又攻打荊州,曹操頗為忌憚,北方強敵袁紹又威脅著自己,正是安撫孫策之時,而曹操的實際行動亦是如此,不但表孫策為討逆將軍和吳侯,又與孫吳結秦晉之好,彰顯其諸弟,如此情形下,曹操還會貶低孫策為“狂犬”,這可能性不大。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3.王朗對孫策的點評,體現當時大家對孫策的評價。

《三國志·王朗傳》注引《漢晉春秋》稱: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上表徵召王朗,孫策釋放了王朗。曹操問王朗說:“孫策依靠什麼能做到今天這種地步呢?”王朗說:“孫策勇冠於當世,具有卓越才能和遠大志向。張子布(即張昭)深得民心,甘願輔佐孫策。周公瑾(即周瑜),是江淮地區的英雄豪傑,情願充當孫策的將領。孫策總體策略有所成功,只是具體規劃上不細緻,將來一定是天下大賊,而不僅僅是雞嗚狗盜之徒。

綜上,孫策勇冠一世,以弱冠之年橫掃江東,大大出乎曹操的預期,加之孫策又大破黃祖於沙羨。也就是說,孫策在橫掃揚州之後又進軍荊州,曹操為孫策勇猛精進所歎服,故可得出曹操所說的,“猘兒難與爭鋒也”,應該屬於褒義而非貶義。

三、“曹孫通好”,曹操與孫策各取所需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曹操與孫策的往來通好,是兩大集團連續、互動、立體式的政治外交工程,

孫策想透過“通家聯姻”拉近與曹操關係,為孫吳集團發展壯大營造良好氛圍;曹操則想借“徵辟察舉”以及“通家聯姻”,實現其控制江東的目的。

上週發表的拙著《試解孫策與漢獻帝的關係之謎:兼論正當性》(2021年10月24日釋出在《今日頭條·世亮讀書》上),講述了孫策透過向許昌朝廷派出使者進貢等方式拉近與漢獻帝的關係,為其佔領江東正當性背書。其實孫策很清楚,要與許昌朝廷要搞好關係,最重要的人不是漢獻帝而是曹操,沒有曹操的允諾,漢獻帝是不可以發揮實質性作用的。

當然曹操、孫策都是政治家,他們都懂政治規則與運作遊戲,正因為如此,

孫策“兩條腿走路”,即向漢獻帝進貢,又向曹操示好

曹操則“公私合營”,既以“公權力”光明正大透過察舉制,即以朝廷名義徵辟孫策之弟孫權、孫翊,又令揚州刺史嚴象舉孫權為茂才;同時在私底下,曹操與孫策兩家族透過聯姻方式使走向政治結盟。

雖然東漢末年各諸侯之間的關係,不同於現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但是各諸侯的交往都本著各自的利益出發的,或許可以這樣說,唯有基於本集團利益出發的交往才是正道,離開本集團利益而為他人謀利益者,都可能是一場外交陰謀。因此,我們不能認為“曹孫通好”是雙方當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刻意為之,就判定這個“通好”沒有前途。我們也不能以果推因,事實上孫策一死“曹孫通好”已經名存實亡,但是這種結局主要還是因為孫策死後,孫吳集團的宗旨,已從“輔佐朝廷”轉化為“獨立建國”。這個問題在本文就不再展開,以後專題討論。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孫策多次向朝廷進貢又派出張紘到許昌,表達自己對朝廷和曹操的誠意,相關文章已涉及,本文著重講述曹操透過“公私合營”的兩種方式與孫策通好,其一是通家聯姻;其二是徵辟孫策諸弟。

《三國志·孫策傳》記載,“

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闢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一)通家聯姻。

曹操與孫策家族的聯姻,主要集中在曹氏、孫氏宗族的核心成員中。

首先,曹操將侄女兒嫁給孫策的弟弟孫匡。

孫匡,字季佐,孫堅的第四子(孫堅與原配有四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另有庶子孫朗),吳大帝孫權的同母弟。孫策應當襲爵的時候,曾將爵位讓位給這個弟弟。不過建安二年(196年)在孫策表明欲討伐自立為帝的袁術後,漢庭遂命孫策仍襲爵烏程侯。有關曹操的侄女身份不詳。只不過孫匡與曹氏聯姻還是有“愛情結晶”,生子孫泰,官至長水校尉。孫匡後來被舉孝廉茂才,還沒有正式為官,早卒,年僅二十歲。

《三國志·孫策傳》記載,“(曹操)乃以弟女配(孫)策小弟(孫)匡。”之所以選擇孫匡聯姻,大概是因為孫策已有婚配,或許與孫匡年齡等相般配,也不可否認曹操的聯姻物件是有針對性的,他只和孫氏集團的核心成員,甚至是“潛在繼承人”聯姻。從地位上看,孫權、孫翊、孫匡都是孫堅嫡子,宗法意義上均具備繼承權。孫策死亡之初(200年),眾人曾一度建議任用孫翊,就是證據。《三國志·宗室傳》注此《典略》稱:“翊名儼,性似策。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而策呼權,佩以印綬。”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其次,曹操為曹彰迎娶孫賁之女。《三國志·孫策傳》記載,(曹操)又為子(曹)章取(孫)賁女。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陳王曹植之兄。曹彰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將”,因此得到曹操的讚賞。其鬍鬚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鬚兒”。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過人、不善文章。

孫賁(?—219年),字伯陽,孫堅同母兄長孫羌之子,孫策和孫權的堂兄。孫堅後戰死(191年),孫賁統領孫堅部眾扶送靈柩,一度成為孫氏集團的宗主人物。袁術曾表孫賁領豫州刺史,轉丹楊都尉,在孫吳集團中地位極高。孫策任命孫賁領豫章太守,後來封都亭侯。孫策還任命孫賁之弟孫輔為廬陵太守,可以說孫賁兩兄弟在孫吳集團裡實力強大。建安十三年(208年),孫賁受奉詔拜為徵虜將軍,繼領豫章太守。在職第十一年逝世。

另外,孫賁雖然生年無載,但從建安四年(199年)其女嫁曹彰的記載看,他無疑比孫策等人要年長許多。曹彰娶了孫賁之女後,生育一子一女:子,曹楷,襲封任城王,累改封濟南王;女,曹氏,嫁予東平相、散騎常侍王昌。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二)徵辟孫策諸弟。

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徵辟孫策之弟孫權、孫翊,又令揚州刺史嚴象舉孫權為茂才。

《三國志·孫策傳》記載,“(曹操)禮闢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意思是說,曹操以禮徵召孫策弟弟孫權、孫翊,又命令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權為茂才。曹操事實上做了兩件事:第一,是以禮徵辟孫權和孫翊;第二,命令嚴象舉薦孫權為茂才。

茂才又稱秀才。秀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元封四年(前107年),

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

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遂改稱茂才。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復改稱秀才。嚴象推舉孫權為茂才前,已經由吳郡太守朱治察舉為孝廉。《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權年十五,以為陽羨長。(吳)郡察孝廉,(揚)州舉茂才。”《三國志·朱治傳》記載:“權年十五,(朱)治舉為孝廉。”

孝廉為郡舉,茂材則為州舉,因此茂才的數目遠少於孝廉。

以茂才被舉者多為現任官吏,屬於對有特異才能品行和突出貢獻的官吏進行升遷和提拔,可見,茂才比孝廉任用要重,足以說明曹操對孫氏集團的重視。

有人說,曹操徵辟孫策弟弟孫權和孫翊,實際是“任子”制度的一種隱晦說法,即令孫策遣送人質,因此遭到孫策拒絕。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因為在孫策本傳裡只記載“禮闢”而沒有具體的職務,且朝廷或高官有徵闢權,但被徵辟人也拒絕權。許多士人往往透過一次次拒絕“徵辟”而抬高自身的價位。

綜上,曹操徵辟孫權、孫翊,並聯姻孫賁、孫匡,其實是針對的都是孫氏集團的核心人物,自然有籠絡之意。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三)良好的開端並非成功一半。

“曹孫通好”並非曹操一方需要,孫策方其實也特別需要,如果曹操和孫策對自身都有正確的認知,“通好”是能夠繼續下去,甚至還能開啟新的篇章。然而,曹操和孫策都高估了自己,再加上孫策意外遇襲身亡,“曹孫通好”的勢態戛然而止。

1.孫策先下手,曹操想緊跟其後。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爆發大戰,這是關係到袁紹集團與曹操集團誰來主宰北中國命運之戰,誰都不敢馬虎。為此袁紹與南方的劉表結盟,張繡則投靠曹操,而作為“曹孫通好”的孫策理應幫助曹操抗擊袁紹,正確地說是幫助曹操看住劉表。正因為如此,孫策將報殺父之私仇與配合曹操抗衡袁紹結合起來進攻荊州的江夏郡,打敗了江夏太守黃祖。可是孫策在打贏黃祖過程中意識到曹操與袁紹的戰爭,是自己實現“江都對”

確立的“誅除群穢,匡輔漢室”戰略目標的最好機會,故立即停止攻打劉表的軍事行動,藉口廣陵太守陳登勾結山越騷擾江東而進攻匡琦城,其真實意圖是偷襲許都、迎奉漢獻帝。

孫策偷襲許都計劃還沒有正式實施,他自己就被許貢門客所殺。在曹操與袁紹搏擊的關鍵時刻,孫策卻想在背後捅曹操一刀,這當然是曹操不能容忍的。等到打羸了官渡之戰,曹操也就想乘孫策剛死不久,孫權掌權未穩之時,進攻孫吳。好在張紘正在許都,他及時勸諫曹操,認為乘人喪事而用兵,既有違傳統的道義,如果攻而不勝,還會使兩方結仇而丟棄往日盟好,不如藉此機會厚待江東。曹操聽取了意見,再加上曹操雖然打贏了官渡之戰,因糧食短缺,守成尚且困難,遑論率兵東下。

據《三國志·荀彧傳》記載,“(建安)六年,太祖就谷東平之安民,糧少,不足與河北(指袁紹)相支。”意思是說,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因糧食短缺,為了就地取得供給將軍隊調到東平王國的安民城,沒有足夠的力量與黃河以北的敵人相對抗。為此,曹操順水推舟就以朝廷的名義冊封了孫權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可是,曹吳之間的疙瘩從此落下了,這自然嚴重影響了原先確立的“曹孫通好”關係。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2.孫權的“執政理念”的改變,直接影響與許都朝廷的關係。

在短暫一生中,孫策身體力行“

匡輔漢室

”,秉承“

帝王之位,不可橫冀”

的理念。

另《三國志·

張紘傳

》注引《吳書》也稱:“

紘至,與在朝公卿及知舊述孫策材略絕異,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意思是說,張紘到了許縣之後,與朝廷的公卿百官及舊時知己述說孫策的才能超人,謀略出眾。平定三郡都望風而歸順,特別是孫策還忠心敬奉朝廷。

然而,孫權掌權後,魯肅為孫權策劃的“榻上對”

戰略規劃,就明白無誤地讓孫權堅持“

漢室不可復興

”之理念。因此,孫權的執政理念,已嚴重影響其與許昌朝廷的關係,“曹孫通好”難以繼續。

比如,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曹操認為天下再無對手,就立刻翻臉,致書孫權,要求遣送任子。《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稱:“

曹公新破袁紹,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書責權質任子。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權意不欲遣質,乃獨將瑜詣母前定議。

”曹操的心態十分迫切,他甚至沒有注意到,孫權當時膝下無子。按《三國志·吳主五子傳(孫登)》記載,孫權的長子孫登出生於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被旅居江東的王朗視作天下梟雄,可他一心謀求割據,故周瑜對“曹孫通好”應該是持否定態度。為此,周瑜的力主與曹操抗衡的立場、反對孫權“遣送任子”,是符合孫權需要,因此周瑜等人愈發得寵。

在遣送任子事件中,張昭、秦松是“遣送任子”的擁護者;從孫賁、孫輔兄弟倆的政治態度看,他們也會同意送“任子”到許都朝廷任職。另據《三國志·宗室傳(孫輔)》記載,“

(孫輔)遣使與

曹公相聞

,事覺,(孫)權幽系之。數歲卒。

”《三國志·朱治傳》記載,“

曹公破荊州,威震南土,賁畏懼,欲遣子入質。(朱)治聞之,求往見賁,為陳安危,賁由此遂止。

”後來,孫輔就因為“與曹公相聞”而被孫權廢黜幽死;在赤壁之戰時(208年)中,孫賁一度打算向曹操“遣子入質”,孫策與孫權的心腹朱治出面及時制止孫賁,可以視作孫權對孫賁的告誡與敲打。

因此,曹孫聯姻,在孫權繼位初期,為他的統治造成了較嚴重的阻礙。當然張昭、秦松、孫賁、孫輔等人在孫權當政時期逐漸失意,就是必然的。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3.“曹孫通好”落幕,當事人痛苦如影相隨。

“曹孫通好”,隨著江東領導人的更替,雙方關係逐漸惡化,對孫吳集團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孫策時代與曹氏聯姻的宗族子弟,在孫權一朝遭受猜忌打壓也屬常理。曹操的侄女婿、孫權的親弟孫匡“未試用,卒,時年二十餘”(詳見《三國志·宗室傳(孫匡)》,他連出仕的機會都沒有。

另外,孫策臨終前,有“

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

”的遺言

,因此對於孫吳集團是否要歸順曹操內部,是存在爭議的。《三國志·張昭傳》注引《吳歷》記載,“策謂(張)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比如“曹孫通好”的主要參與人孫賁與孫輔,便是歸降曹操的支持者。

四、兼論革命的首要問題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革命前輩告訴我們,革命的首要問題是分清敵友問題。具體地說,要取得革命的勝利首要把握好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

(一)曹操希望與孫氏兄弟成為“朋友”。

一代梟雄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軍事家,又是洞悉人性的高手,因此他在處理與孫氏兄弟關係上是慎重的,這主要體現兩個方面:

1.曹操重視“曹孫通好”。

孫策在世時,曹操主導“曹孫通好”,堅持發展雙邊友好關係,然而孫策卻對“曹孫通好”並不特別上心,特別是在官渡之戰中,孫策基於混水摸魚的想法,從原本攻打劉表的軍隊,調轉槍口攻打廣陵陳登,這其實就是間接攻打曹操,況且曹操還得知孫策將偷襲許都,要迎奉漢獻帝。然而,曹操還是拿出最大的誠意,將兩次打敗孫策軍隊的陳登調離廣陵。曹操希望孫策能夠見好就收,可惜的是孫策還暗地裡積極籌備糧草,要偷襲許都。

2.曹操希望孫權能夠重視“曹孫通好”。

孫策去世,孫權繼位,加上官渡之戰以曹操勝利而結束。曹操真的希望好好教訓一下孫吳集團,準備乘孫權政權不穩時進攻江東。前文說過,此時曹操軍糧缺乏,部隊因官渡之戰消耗過大且有張紘的規勸,曹操就放棄了教訓孫權的機會,反而冊封了孫權。當時曹操軍隊確實疲憊,但是真的打起來,孫權肯定不好受。最後,曹操還是以“曹孫通好”大局出發而主動放棄戰爭。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二)孫氏兄弟事業心太強,與曹操不可能成為“朋友”。

孫策有雄心壯志,可以從張紘為其制訂的“江都對”確立的戰略目標中得知。孫策的志向是:“

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餘兵,就舅氏於丹楊,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讎雪恥,為朝廷外藩。君以為何如 ?

”張紘則為孫策提高了戰略目標:“

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

”有學者認為,所謂“功業侔於桓、文”是指,最終統一天下,稱帝自立。但是不管怎麼說,在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準備偷襲許都,迎奉漢獻帝來看,孫策的野心真的不小。孫權的想法,那就更直接了,後來事實上,孫權稱帝了。孫權掌權後,魯肅就勸孫權“建號帝業以圖天下”“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而後孫權在評價魯肅時說:“

公瑾(注,周瑜字公瑾)昔要子敬(注,魯肅字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飲,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是說,公瑾往日邀請子敬東來,推薦給我,我和他宴飲交談,他便論及帝王大業,這是第一大快事。

上述分析,主要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

曹操重視“曹孫通好”,希望孫吳集團能成為自己人的“馬仔”,

故將孫吳集團作為“依靠物件”來培養;

可是孫吳集團的掌舵人孫策和孫權卻有雄壯,從小就有了做“老大”的理想。

孫氏兄弟進貢朝廷與曹操套近乎僅僅是想得到漢獻帝的認可,為其執政的合法性背書。由於曹操與孫氏兄弟的意願不同,對“曹孫通好”的定位就不同,之後的發展卻不以曹操的良好願望而有好的結局。孫吳集團不僅沒有成為曹操的“依靠物件”,就連“團結物件”也做不了,最後,曹孫兩家卻成了刀對刀、槍對槍的“敵人”。

曹操去世後,曹孫兩家(魏吳)關係起起伏伏則又有另外的原因,本文就不涉及了。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三)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孫策與曹操沒有機會見面,缺乏直接交流,因此孫策與曹操都只能從間接途徑得到對方的一些資訊。曹操要了解孫策,他除了閱讀孫策向朝廷報送的表文,瞭解江東的具體情況外,只能透過曾經接觸過孫策的人來了解孫策。比如說,曹操就問過王朗,當然曹操一定問過孫策的主要謀士

張紘。

同樣道理,孫策也會多角度、全方位去搜集情報去了解曹操。遺憾的是,他與曹操一樣的原因,關鍵是缺少直接的接觸,孫策對曹操的瞭解也不可能深入。

根據相關史料,曹操對孫策的總的印象是,年輕、能幹、勇猛、輕率;政治傾向忠誠漢帝,曹操希望能將孫策收入自己麾下。當時朝廷上很多人,甚至包括漢獻帝本人,都將平定南方的希望寄託在孫策身上。

然而官渡之戰中得知孫策將偷襲許都,這讓曹操大失所望,但是曹操並沒有死心,他還是希望孫策能夠知難而退。

可是,孫策對曹操的印象是,老謀深算。他認為曹操是利用自己來抗衡袁紹,因此對曹操希望“曹孫通好”看作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因此孫策就會在曹操還沒有能夠對江東採取行動之前,抓住官渡之戰的時機,以期曹操與袁紹兩敗俱傷時漁翁得利。當然,孫策出道以來過分順利而認為,曹操與其他軍閥一樣,不過如此,是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綜上,孫策與曹操的關係歸之一句話,那就是曹操想將孫策納入麾下為自己所用,而孫策認為曹操是在利用自己,故將計就計想利用曹操。

總的來說,孫策還是太年輕了!

(二〇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星期日寫於麗水)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

注:

①“衣帶詔”事件:衣帶詔,是指藏在衣帶間的秘密詔書。漢獻帝時,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縣,與漢獻帝發生矛盾。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董承。

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藏在漢獻帝衣帶中的密詔,

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

②易中天著《品三國》(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7(2009。2重印),第127頁

③《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569頁

④“江都對”是指,孫策父親死後,正在上升的孫氏事業突然中斷,下一步何去何從,孫策還沒有明確的打算,只好向張紘請教。當時孫策設想是向東佔據吳、會,攻打荊州為父報仇,還不敢想消滅袁術、劉表,而張紘則是要求孫策“徹底佔領揚州和荊州,然後佔據長江,掃除各路大小軍閥,匡輔漢室,所建立的功業豈不跟當年的齊桓公、晉文公一樣偉大!”孫策與張紘的對話稱之為“江都對”。“江都對”,與“隆中對”相比毫不遜色,對孫策確定長遠戰略規劃的指導意義也絲毫不亞於“隆中對”對劉備的意義。

⑤《三國志·孫策傳》注引《吳錄》記載的,孫策得知袁術要堅持稱帝,讓張紘代書的與袁術“決裂書”,其中就有,“天子之貴,四海之富,誰不欲焉?義不可,勢不得耳。陳勝、項籍、王莽、公孫述之徒,皆南面稱孤,莫之能濟。帝王之位,不可橫冀,五也。”

⑥“榻上對”是指,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身死,孫權繼位,在周瑜的引薦下,孫權會見了魯肅,倆人坐在榻上對酌談論江東前途,被稱為“榻上對”的戰略規劃。魯肅認為,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也除不掉,當今之計,應該立足於江東。北方麻煩事太多,重點應該放在黃祖、劉表身上,打敗他們佔據荊州,然後自立為帝,建立像漢高祖那樣的功業。因此,魯肅力勸孫權別僅是守成江東,更要將長江以南的土地盡數拿下,成為南霸天后再來攻略北方,也就是要營造出有別“隆中對”三分天下的“二分天下”之勢。

⑦孫策臨終遺言整句是“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這是孫策留給張昭的一句話。易中天的解釋是:“假如江東內部政治不順利,那麼就慢慢的向西撤退,回到他們原先的地方(淮泗),這樣就沒什麼危險了。”也就是說放棄江東,回到淮泗地區。黎東方的意思是:“假如戰事不順利,那麼就慢慢地、從容地歸順曹操所把持的朝廷,也不必有什麼顧慮。”也就是說,如果能把曹操打敗固然最好,如果不順利的話,那就歸順曹操的朝廷,也無所謂了。這想必也是張昭在赤壁之戰時主降的原因之一。

⑧姜鵬著《前三國史:一個傀儡的力量》,北京:西苑出版社,2013。6,第151至152頁

⑨本文圖片除“煮酒論英雄”來自網路外,其他圖片均由攝影師餘媛提供,不勝感激!

試解孫策與曹操的關係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