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與X86之戰:ARM是如何領先的

過去十年,ARM 和 x86 一直在戰鬥。ARM試圖進軍伺服器市場,但失敗了;擁有大部分 x86 市場份額的英特爾試圖擴充套件到手機上,但失敗了。現在仍然正在燃燒的戰場是平板和筆記本,平板市場ARM 領先,筆記本之戰繼續以英特爾為主。

ARM與X86之戰:ARM是如何領先的

直到這二年,高通是 ARM 的主打旗手,但如果 Nvidia 對ARM 的收購案成功,這種情況將會改變,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智慧手機和伺服器這兩塊大蛋糕中,Nvidia實際上對伺服器更有興趣。但是Nvidia也把目光投向了可能與高通發生衝突的個人電腦。

只是,這是平臺之戰,ARM目前與開發者的聯絡比x86平臺要更密切。這場鬥爭主要是商業模式之間的鬥爭,ARM 側重於許可,而 x86 則更側重於銷售。

我們試著來看這場戰鬥會如何進行下去,因為最終結果還遠沒有呈現,半導體的江湖獲勝者可能最終會拿走所有籌碼。

踏錯平臺,將帶來很大的技術風險

客戶永遠喜歡有多個供應商提供基於同一個架構的不同產品,因為這樣意味著不同的供應商之間會相互殺價,從而給客戶帶來實惠,但它不喜歡產品架構的多樣性,因為這會讓客戶產生選擇風險,一腳踏錯ARM或是X86平臺,對一個科技公司來說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當時給X86帶來巨大優勢的事件是,IBM最初決定使用Intel的X86與DOS作業系統結合成為平臺時,他們要求Intel許可其它人公司同樣生產X86的處理器,以免發生壟斷行為,這是AMD公司出現的原因,

但是後期,英特爾透過Socket介面標準來鎖定自己的平臺,以期AMD不能生產cpu,誰知道AMD自己開發了Socket插座標準相容了Intel處理器,後期二家則生死相殺幾十年,這是後話,但是英特爾的這個作法,並沒有意識到這一舉動戰略上削弱了X86的的發展。

後來桌上型電腦市場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景象,英特爾的處理器基本升級換代就要換針腳,因為Socket插座變了,而AMD的處理器,可以很多代不換Socket。

英特爾的做法實際上限制了更多的許可和相容性,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在某種程度上,微軟在1990 年犯的錯誤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 Linux發展,ARM 架構也越來越多地受到英特爾在同一個十年中所犯錯誤的推動。微軟透過更加開放和縮小與Linux的鴻溝來應對他們的威脅,微軟甚至接受了這一競爭平臺。今天來看Linux 它對客戶既是可行的又沒有對微軟獨大的局面帶來太大威脅。

市場喜歡圍繞 ARM 的開源協作模式來構建自己的軟硬體平臺,並且喜歡更廣泛的 ARM 供應商選擇,儘管高通可以說是占主導地位,但是仍有很多其它的ARM平臺供應商同樣可以做為備份。

這種結構使 ARM 生態系統更像是對 x86 形成了包圍。英特爾、AMD 他們很少會採取一致行動針對ARM,他們雙方更有可能相互對抗。通常看來,x86派系的內鬥使他們都不太關注ARM帶來的更大威脅。

這種新的競爭與其說是技術之間的較量,不如說是商業模式的較量,ARM 更好地滿足了原始裝置製造商和雲提供商的既定需求,他們享受選擇並與構建他們轉售和使用的技術的公司進行更深入的接觸。

隨著 Apple 轉向 ARM 和 Nvidia 收購 ARM,兩家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過去二年的商業事件其實正在改變半導體江湖的格局。英偉達在伺服器領域也擁有重要的灘頭陣地,其目標 GPU 解決方案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分析負載,為其即將推出的混合 ARM 伺服器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入口。

現在對英特爾來說幸運的是,Apple 只打算自己玩,不會與任何其它的ARM夥伴合作。

總體而言,長期優勢已轉移到 ARM 平臺。但是市場希望出現一種技術;即ARM 的開放性與軟體和雲供應商的開放計劃相吻合,使其具有英特爾和 x86 尚未完全解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