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學習吳昌碩,就要從瞭解他開始,就算能力有限,也要給自己一次嘗試的機會。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上圖為吳昌碩“勇於不敢”印文

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名俊,後稱俊卿,字昌碩、倉石、蒼石、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厲良玉、趙之謙並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稱“清末梅派四大家”。吳昌碩在日本被稱為“印聖”,與“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草聖”張芝齊名。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上圖為任伯年為吳昌碩畫“蕉蔭納涼”圖

吳昌碩受父親的薰陶,十多歲時開始喜歡刻印,由父親教匯入門。可好景不長,咸豐十年,他16歲的時候,太平天國武裝起義到了他的家鄉 ,一家人慌忙逃於荒山野谷。

關於這次戰亂,舉家逃亡的事,讓他常常“記憶猶新”,逝去的家人也常常在夜晚的夢中“一起逃亡”,好像從來“不曾分開”。他在《庚辛紀事》一詩中追述了當時逃難場景。抒發、安放了那時內心的恐懼、無助、悲慟、孤獨、悽慘於詩中。

作詩是梳理情感的最好方式,將飄泊在心頭、籠罩在腦海的喜、怒、哀、樂情緒分層、歸類整理,讓內心變的平靜、整潔、有層次,更理智 。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同治八年(1869),25歲的吳昌碩,入學杭州“

詁經精舍

”,跟隨名儒

俞樾

學辭章。同年編輯完成《樸巢印存》。從此,吳昌碩的編輯能力對他眾多的作品起到了整理作用。他一生的書、畫、刻作先後出了多本集冊。便於自己管理“溫故而知新”,也方便了後人的學習研究工作,起到了承上啟下的良好作用。

————《庚辛紀事》—————————

———————————作者吳昌碩———

@遍地戈矛起

,於今竟莫逃。塗爭界牌出,營指石岐高。昏黑見烽火,腥紅認戰袍。鄰封淪陷盡,誰與建旌旄(與毛同音)

@鄉愚明大義,寧死不虛生。賊勢如焚火,民心亦背城。持將錢鋪器,御此虎狼兵。殺氣騰昏曉,隆隆戰鼓聲。

@百里陣雲開,長驅大隊來。紅巾揮戰纛(音到),百日蔽塵埃。一炬盡焦土,幾家沈劫灰。何方堪避地,有路是泉臺。

@荒竄入窮谷,終年隱姓名。潛身疑有術,御賊苦無兵。遍地驚烽燧,馮天斷死生。苦來同歷劫,敢做不平鳴。

@夜賊何方至,逢人但舉刀。哭聲殷風雨,亂走劇波濤。入谷愁無路,攀崖恐未高。桃源更何處,僵臥且蓬蒿。

@風雪草堂低,嗷嗷倍苦悽。有家若懸磐,縱(音縱,放意)飯亦充泥。顏色慘疑鬼,藩籬觸類羝。空山鮮薇蕨,何處著夷齊。

@蒼生頻履難,造物豈無因。異病來災沴(音力),全身信鬼神。招魂哀弱弟,埋骨痛慈親。獨子誰憐恤,依依向四鄰。

@五載離鄉縣,逢人失故吾。道旁屍偃仰,草際血模糊。月黑野狐出,天陰怨鬼呼。西風滿懷淚,慘慘聽啼烏。

@骨肉餘生幾,追隨父與兒。流離真瑣尾,僥倖出艱危。弓治延新澤,盃(音杯)棬動舊悲。殘書三五尺,喜下仲舒帷。

@痛定還思痛,嗟予敢晏安。青氊(音詹)猶(音尤)坐守,黃卷未拋殘。夢裡無家別,生前行路難。吟詩多苦調,淚灑(音灑)北風酸。

《庚辛紀事》收集在《吳昌碩詩集》。吳昌碩書、畫、刻藝術成就主要依賴他經歷豐富飽滿的生活情感以及準確表達。詩的創作過程,可梳理思緒,明確方向,準確抒發內心感受於藝術作品。

《庚辛紀事》的創作完成,以及詩集的出版,標誌著吳昌碩意識形態在俞樾的教導下,形成了以孔子建立的儒家思想為基礎的董仲舒式行為體系。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仲舒對當時社會關係的調和以及得到的尊重和愛戴,激發了吳昌碩“仲舒式”思想體系的形成。因此視野得到了開闊,有見地的吳昌碩,開始運轉經營自己這方天地,將詩意融入畫卷,利用從小刻印的功底,“以筆代刀”,刻畫出“金石氣息”的繪畫風格。書法方面,他在研究臨習《石鼓文》的基礎上,融入繪畫情感以及蘊藏體內的“刻功”,形成體態禮讓端莊,刻感強烈的“石鼓篆文墨跡”。

刻印方面 ,他在不斷學習、借鑑、鑽研刀法的基礎上,融入繪畫、書法的思想及布白 ,同時接入心底的詩意境界,使其印面造型別具匠心。精心的雕琢、匯入自然景象的意境,使格局開闊 ,心胸豁達的感覺相互對照襯托,呈現出“公瑾禮讓”、“以德為人”的氣息,彰顯出儒家學者的非凡氣度。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吳昌碩詩集有《缶廬詩》八卷,《缶廬別存》一卷。光緒十九年(1893)先刻《缶廬詩》前四卷,民國九年(1920)劉承幹(音幹)又續刻《缶廬集》後四卷。《缶廬別存》分題畫詩、獵偈(音祭)集聯、銘三種。別有《缶廬集》五卷,第五卷題作《缶廬詩集》,亦劉承幹所刻,則系選本,其中卷二(31題)、卷四(34題)、卷五(全卷143題)均不見於《缶廬詩》。鴻寶齋文化傳播的《吳昌碩詩集》收集了吳昌碩所有詩集以及散詩。

孔子,字仲尼。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倡導“仁、義、禮、智”。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整理與師言行語錄《論語》。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廣川(今河北景縣)人。西漢哲學家、儒學傳播宗師,主要成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天人感應”、“統一思想”、“以德治國”。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吳昌碩的石鼓篆文在繪畫與篆刻技能的帶動下,構思融入了詩與畫的意境,造型搭建講究格局。筆畫的書寫亦匯入了他心靈深處的“衝刀法”、“切刀法”等等,筆端收尾處更是精心打造,在“亦刀亦筆”的境界中熟練切換 ,給人以自然、無雕琢的視覺效果。讓藝術作品構思來源於自然又融入自然,以欣賞者賞心悅目的同時勾起內心思考。

其實,能將情緒以可見的形式表達於作品中,是吳昌碩作品的最大特點。

詩集的創作與彙編過程,使他一生的喜、怒、哀、樂得到梳理,脫離混沌。這是他可以成功準確抒發情感於作品的關鍵性一步。為書、畫、刻創作的情感融入奠定了基礎。

詩中的情感在書、畫、刻,以及書集、畫集、印集等藝術形式中的“釋放”,令書、畫、刻藝術界為之振奮。建立了以吳昌碩為首任社長的“西泠印社”,民國三年(1914),王一亭為吳昌碩在六三園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使吳昌碩藝術開始為日本藝術界所瞭解和推崇。展後 ,上海書畫協會成立,吳昌碩任會長。民國四年(1915),上海“題襟館書畫會”推舉吳昌碩為名譽會長。自此,吳昌碩藝術時代正開啟。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他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書、畫、刻作品中極其相關書籍的藝術思想相互映照、互相滲透的方法,是後人學習的重要目標。

歸根結底,顯示出他高超藝術境界的根本是他“完整清晰意識形態”對藝術創作認知的鼎力相助。經過戰爭洗禮的吳昌碩白天忙於創作與生活,夜晚的夢中亦在“戰爭舉家逃亡、餓死、失散、浮屍遍野”的場景中。這樣的人間與陰間日夜切換的生活模式,使他更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讓他那個原生態的家能夠安居樂業”,不再是“蓬蒿滿地”,而是“鮮花遍野”的幸福。終日重複的場景引發的不斷思考,已是普通人不能回答的問題,因而,董仲舒的思想、行為方式,提高了他對事物的理解,體現出認知的客觀準確度,表現於作品意境直擊心靈的特點。

在他的《庚辛紀事》中“喜下仲舒帷”,表露了他對和平盛世的嚮往,希望使他家破人亡,以及“夢裡無家別,生前行路難”的悲慘生活早日結束,同時也看到了離開“政壇”的仲舒是如何依靠才能以及品行太平度日的。

這一指導思想體現在他以花卉為主要創作物件上,他筆下的鮮花,獨自嬌好、嫻靜大方,沒有一絲紛擾。彷彿象徵著他對“雙重家庭”和平、幸福、美好的願望。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他的花卉,就那樣靜靜的綻放,沒有一絲雜念干擾,沒有一點表現動感,帶給人視覺衝擊的繪畫技巧裝飾。但花卉仍具有極鮮活的生命力以及幸福感飽滿。這就是他借用篆刻,用刀的技巧與力度,賦予線條內部而不宣其外的“鮮活的功力”的藝術表現。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上圖為吳昌碩“閔氏千尋竹齋石尊者七里香莊蘭阜農”印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上圖為吳昌碩“無須老人”印

在看吳昌碩刻石上的篆字,用刀如行筆,曲直張合自然。既有刀法的力度,又有墨筆的柔美生命力相映襯,印面視覺舒適,佈局疏密有度,不擁不散,給予了每一個字生命的空間。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上圖為石鼓圖片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吳昌碩石鼓篆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吳昌碩篆書《心經》節選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吳昌碩《西泠印社記》節選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吳昌碩《車即工》四條屏

吳昌碩篆書入“金石氣息”,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也比較易於理解接受。但是放大他的每一個字仔細觀察,會發現他的作品有很多字外的補充成分,比如詩韻、畫意。

起筆藏鋒,既有蔡邕的教導,又有王羲之“欲上先下”、“欲左先右”,解決了起筆單調的統一性,從而避免了“黑體字”的尷尬。行筆在左顧右盼的周全力度中呈現出的直線視覺效果,極具力道的凝聚衝擊。收尾工作利用藏鋒動作“亦左亦右”的呼應對照,完成末筆的同時亦布完字的結構,態度十分嚴謹,思路清晰、縝密卻不留“規矩呆板”的痕跡。使字的體態放鬆舒適,極富親和力,容易敞開心扉、溝通有無,利於更好的傳承。

探索吳昌碩詩對他書、畫、刻藝術創作“情感表達”的作用

本文再次引用吳昌碩“勇於不敢”印文,除了欣賞、學習用刀如筆的意味、技巧外,更想寫下心得:

勇於探索,不敢怠慢;勇於面對,不敢逃避;勇於創新,不敢懈怠;勇於寫詩,不敢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