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巡獵,喜蹴鞠,明朝這位英主原來是個“大玩家”

歷史上有不少皇帝不務正業,當皇帝昏庸無道,但搞起“副業”來儼然是行家裡手,比如南唐後主李煜,為詩詞、書畫大家,宋徽宗趙佶的書畫成就則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明朝天啟皇帝的木工活兒也是精美絕倫。這些皇帝的最後結局不是淪為亡國之君,就是將王朝引入瀕臨滅亡的境地,玩物喪志危及了社稷江山。

可明朝有一位皇帝,貪玩之心與上述幾位“大玩家”有過之而不無不及,愛巡遊,愛騎射,愛蹴鞠,愛養寵物,也愛詩詞書畫,可以說是多才多藝,文武雙全。但他卻沒有因為玩樂而荒業敗德,反而在其統治時期創造了明朝歷史上少有的盛世景象——“仁宣之治”。這就是明朝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愛巡獵,喜蹴鞠,明朝這位英主原來是個“大玩家”

明宣宗朱瞻基

巡遊狩獵:尚武精神的外化

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從小就受到祖父朱棣的喜愛和栽培,朱棣評價他天資智識明睿,必為“他日太平天子”,朱瞻基年僅13歲就被朱棣立為皇太孫,後來還跟隨朱棣北征,學習處理政務,既受到完備的皇家宮廷教育,也得到了多年的歷練。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朱高熾即位不滿一年便撒手西歸,將江山留給了27歲的皇太子朱瞻基。此時的明王朝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相對穩定、安寧的新時期,為朱瞻基發洩他年輕無羈的精力、施展他治國理政的才華提供了條件。而在他的十年統治期間,他愛玩樂的天性也由此展露無遺,我們可以從流傳至今的一些影象文物資料中窺見這位“超級大玩家”的身影。

朱瞻基從小追隨祖父朱棣帶兵打仗,演武射獵,形成了好動尚武的個性。在他當上皇帝后,也意識到武備對於國家穩定的重要性。在他即位後,隨著明朝對蒙古守勢的形成,朱瞻基把北征蒙古的尚武精神,轉化為郊外的狩獵、巡遊和宮中的鞦韆、蹴鞠、投壺、圍棋等娛樂活動。

傳為宣德年間宮廷畫家商喜所作的《明宣宗行樂圖》描繪皇帝與官員內侍集體出獵遊玩的情景。宣宗騎馬登于山丘,瞭望皇家苑囿以為樂。全景式構圖展現皇家氣派與威儀。從紅色的宮牆、漢白玉小橋等景色推斷,遊玩的地點很可能是專供皇家射獵的南海子一帶。

愛巡獵,喜蹴鞠,明朝這位英主原來是個“大玩家”

商喜《明宣宗行樂圖》

另一幅《明宣宗射獵圖》,畫的是宣宗身背弓箭,兩手拎著一隻射死的小鹿,準備往站在旁邊的黑馬背上安放,他的頭則向另一個方向遠望,盯著一隻受驚後拼命逃奔的成年鹿。畫面很好地表現出這位帝王得隴望蜀的心態和遊獵不倦的精力。

愛巡獵,喜蹴鞠,明朝這位英主原來是個“大玩家”

《明宣宗射獵圖》

遊獵對古代帝王而言,是一種炫耀武力和政治威信的行為。宣宗曾三次出宮遊獵,巡幸北邊。宣德三年九月,宣宗率師北征,以三千鐵騎打敗蒙古兀良哈部騎兵,宣宗為此賦詩:“卻憶當年曾破虜,三千鐵騎凱歌還。”宣德五年及九年,宣宗又兩次向北京西北方向巡邊圍獵。他十分得意於自己親率六師的壯觀景象:“六軍分隊載旌旄,萬騎前驅總屬橐”,不過他自道巡邊狩獵是為了不忘武備,“暫行田狩難忘武,親飭邊防敢憚勞”。

宮中娛樂花樣繁多

宣宗的興趣極為廣泛,除了不定期郊外遊獵之外,也喜歡在宮中進行娛樂活動。每天早朝之後,宣宗都要與宮中的宦官和宮女們一起遊戲取樂,或盪鞦韆,或踢球蹴鞠,或在禁園中騎馬馳射,或投壺、下圍棋。

明宣宗曾寫過一首《春日即事》詩,裡面提到了盪鞦韆的活動:“鞦韆架上香風細,羅綺筵中麗日遲。”“鞦韆架上香風細”,當時在盪鞦韆的是宮女,宣宗在旁觀看,自然也想躍躍欲試。

收藏在故宮的《明宣宗宮中行樂圖》表現了宣宗皇帝身著便服,在御園觀賞、參與各種體育競技遊戲的場景,涉及的活動有射箭、蹴鞠、馬球、捶丸、投壺等,場面宏大繁複而又細緻入微。

比如,有一段是描繪宣宗觀賞蹴鞠的場景。他端坐在一個四柱支撐的頂篷下面,全神貫注地望著前面的球場,場內有六位宦官正在踢一隻白色的球,其中一人正伸腳將球踢起。宣宗喜歡蹴鞠,還善於發現種子選手,有一次,他看到漢王府軍屬王敏善踢球,便把他閹成宦官,帶入宮中陪他踢球,或表演給他看。這樣的橋段不由得讓人想起《水滸傳》中的情節,高俅曾經也是因為踢球踢得好被當時的端王、後來的宋徽宗看上並帶入宮中的。好在朱瞻基不是趙佶,歷史沒有完全重演。

愛巡獵,喜蹴鞠,明朝這位英主原來是個“大玩家”

《明宣宗宮中行樂圖》:宣宗在觀看蹴鞠比賽

在《明宣宗宮中行樂圖》中,也有一段描繪宣宗投壺的場景。圖中宣宗頭戴尖頂圓帽,身穿便服,端坐在擺著宴席的亭前,他前面不遠的地方放著一個銅壺,銅壺後面有一個太監捧箭侍立。三支箭已經貫入壺口,另外三支散落在地上。只見他右手抬起,拿起一支箭正欲投擲,數名太監各捧酒食、箭支侍奉左右。

愛巡獵,喜蹴鞠,明朝這位英主原來是個“大玩家”

《明宣宗宮中行樂圖》:宣宗投壺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舉行的一種投擲遊戲,也有一套類似於射禮的程式。投壺禮舉行時,賓主雙方輪流以沒有箭頭的箭投於壺中,每人四支箭,多中者為勝,負方飲酒為罰。

宣宗還喜歡下圍棋。他曾經讓戶部尚書黃福陪自己下圍棋,但黃福卻迴應道:“臣不會下棋。”宣宗問:“何以不會?”黃福冷冰冰地回答:“臣幼時老師嚴厲,只教讀書,不學無益之事,所以不會。”宣宗聽後不快,不久便將他調到南京戶部賦閒。

宣宗的書畫藝術水平在明代諸帝中可說是首屈一指。他特別喜歡沈度、沈粲兄弟的書法,其書風深受二沈的影響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繪畫作品更是獨樹一幟,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藝術水平上來看,都是明代其他皇帝難以望其項背的。《明畫錄》中評價道:“宣廟留神詞翰,尤工繪事,山水人物、花鳥草蟲並佳”。

“蟋蟀天子”為人詬病

明宣宗將體育與文藝相結合,使他的娛樂活動基本上符合儒家的禮樂規範,而較少受到臣下們的抨擊。但他也有一些愛好是被後世人所詬病的,比如鬥蟋蟀。

朱瞻基十分喜愛促織之戲,達到痴迷上癮的程度,為此得到了一個“蟋蟀天子”的綽號。朱瞻基不僅對蟋蟀的品相精益求精,而且對盛蟋蟀的籠盒也追求精美華麗,令御窯廠大批燒製呈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皇帝的帶動下,“萬姓頗為風俗”,鬥蟋蟀一時成為海內風行的遊戲。

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記載:“我朝宣宗,最嫻此戲,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鍾進千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語至今猶存。蘇州衛中武弁,聞尚有捕蟋蟀比首虜功,得世職者。”

然而,明宣宗鬥蟋蟀的遊戲,對民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明朝小史》載:“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時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妾以為駿馬易蟲,必異,竊視之,乃躍去。妻懼,自經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經焉。”

為了完成皇帝的催徵指標,江南百姓到處翻牆掘石,剷草挖土,苦不堪言。找不到好蟋蟀的,紛紛出錢搶購,結果導致了蟋蟀價格猛漲,上好品相的竟然值十幾兩黃金。為進貢一隻好蟋蟀而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數,更有甚者,一隻蟋蟀竟然牽連三條人命,實在令人痛心不已。

值得肯定的是,朱瞻基在位之時距開國不遠,朱元璋、朱棣的勤政之風對其尚有很大影響,因而還不敢過於沉溺於遊樂之中,知道以儒家倫理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事實上,在他的御製文集裡經常可以看到娛樂中自警的詩句和文章,以及由此而引申出的為政之道,這些都是朱瞻基宮廷娛樂生活中的積極因素。查繼佐曾對宣宗的遊樂評論說:“然此餘才,性明斷,不廢政事。”總的來看,明宣宗頗有自警意識,基本上能自我剋制,並做到遊樂有度,沒有特別出格的荒唐行徑,在明代前期乃至整個明代帝王中,仍然算是個英明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