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王爺真能作死,竟敢突然伸腿絆皇帝跌一個嘴啃泥,結果…

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搶了侄兒建文帝的江山,當了皇帝,雖說也是個有作為的皇帝,締造了“永樂盛世”,但其成功造反篡位也起了一個不好的示範作用,讓後世不少王子皇孫覬覦大寶,圖謀不軌。遠的不說,他身後子孫之間就為皇權發生了骨肉相殘的悲劇。

這位王爺真能作死,竟敢突然伸腿絆皇帝跌一個嘴啃泥,結果…

朱棣生有三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個兒子雖是同父同母,成長環境也相同,但脾氣性格卻迥然不同。朱高熾生性懦弱,忠厚善良,一副好脾氣。朱元璋曾把孫子們都接到都城集中教育,他喜歡朱高熾的文靜謙和,十分討厭朱高煦的張狂頑劣。這朱高煦不喜詩書,個性張揚,喜舞刀弄槍。一次他舅舅批評了他兩句,他竟然偷了他舅的寶馬不辭而別,硬是從南京跑回北京,可見其任性。那老三朱高燧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調皮搗蛋與老二有得一拼。

這位王爺真能作死,竟敢突然伸腿絆皇帝跌一個嘴啃泥,結果…

朱元璋崩後,朱允炆繼位,削藩逼得朱棣造反,發起“靖難之役”。在幾年南北征戰中,朱高煦衝鋒陷陣,幾次救朱棣危難之中,立下不少戰功。朱棣很喜歡這個英姿颯爽的二兒子,曾勉勵他:好好幹,你哥多病。暗示等得了天下,遲早也是你的。朱高煦心領神會,在戰場上更是賣力效命。

朱棣造反成功登上皇位,可在冊立太子一事上傷透腦筋,封建正統是嫡長制,廢長立幼有違祖訓,可他實在不喜歡這個長子朱高熾,性格懦弱不說,形象也不招人待見,身體肥胖多病,腿腳有疾,走路要兩人扶著,氣喘吁吁病怏怏的樣子。朱棣覺得老二更像自己,高大威猛,有王者風範,於是就有立老二為太子的心思。

這位王爺真能作死,竟敢突然伸腿絆皇帝跌一個嘴啃泥,結果…

可是朝中大臣大都站在朱高熾一邊,認為長子仁厚有德。首輔解縉一次在跟他談論立儲之事時說了一句“好聖孫”,兩人相視一笑,朱棣遂下定了決心。原來這朱高熾有個兒子朱瞻基非常優秀,不像乃父病歪歪的,朱瞻基身體十分健壯,而且聰明伶俐,朱棣非常喜歡,在其年幼時就曾特意帶他遠征漠北,讓他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朱棣覺得以後江山交給這樣的後代可以放心。因為愛孫及子,心裡的天平又歪向了大兒子一邊。

永樂九年,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朱瞻基同時也被立為皇太孫。二子朱高煦氣急敗壞,心有不甘,言語間常挑釁太子,也時常在皇上面前讒言中傷陷害太子,妄圖奪嫡。其實這朱高煦雖有野心卻無謀斷,一點也不知道韜光養晦,終日飛揚跋扈,自比唐太宗,他常對人說:你看我像不像李世民?朱棣封他為漢王,藩國在雲南,可他堅決不去就藩,振振有詞爭辯:我犯了什麼罪?讓我去萬里之外!他賴在南京,依舊胡作非為,幹些越禮逾矩的事情。後來朱棣也怒了,強令他就藩樂安。樂安在山東西北,離京師不遠,便於管制,朱棣意思,若有事,京城王師朝發而夕可擒也。

這位王爺真能作死,竟敢突然伸腿絆皇帝跌一個嘴啃泥,結果…

宣宗元年,朱高煦依舊賊心不死,終於起兵造反,但他不得人心,朝野無人響應。宣宗御駕親征,指揮大軍包圍了他的小小樂安州。朱高煦事到臨頭一下子慫了,知道力量懸殊,敗局已定,只好選擇投降。宣宗把他廢為庶人,囚於皇城西安門內。因為朱棣當年曾要求子孫們發誓不互相殘殺,宣宗赦免朱高煦死罪,只處死了主要同謀者。

後來,有一天,宣宗到西安門探視朱高煦。朱高煦此時正情緒低落感到窩囊,想當年父皇曾答應傳位給他,不想最後皇帝沒做成,漢王王位也被褫奪,落得這般下場,身不自由生不如死。他越想越氣,待宣宗走近,他突然伸腿一勾,宣宗猝不及防,一下撲倒在地,跌了個嘴啃泥。宣宗火冒三丈,九五之尊豈容他如此羞辱?遂命手下用一個三百多斤重的銅缸把朱高煦罩住,誰知朱高煦天生神力,被缸扣住還不老實,竟把銅缸頂離地面,在院子裡晃來晃去。宣宗更是怒不可遏,又叫人用木炭堆在銅缸四周燃起大火,銅缸都燒紅了,結果朱高煦一命嗚呼結束了任性的一生。

這位王爺真能作死,竟敢突然伸腿絆皇帝跌一個嘴啃泥,結果…

人總是慾壑難填不知滿足,貴為王爺,坐享榮華富貴,不用勞動,還有人侍候,這樣的生活多少人求之不得,卻偏偏有人要冒著生命危險造反,妄圖再進一步當皇帝。那皇帝其實很辛苦,要天天上朝,又要批閱奏章,日理萬機,哪有王爺逍遙自在。朱高煦犯迷,後來的寧王、安化王也不清醒,實在可憐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