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編者按】本文既是中國現代太極拳史上關於《楊班侯9訣之18在訣》寶貴研究文獻資料,又是一篇太極門內傳承的習拳筆記,非常感謝傳統內功太極門的大師兄霍用靈道長的精彩文筆,生動活潑記錄了陳耀庭老師的重要口授。第一時間看到此文,我心情頗為激動,陳老師闡述的內容在目前資料浩瀚,濫竽充數的年代裡,特別是繼承和傳承有斷帶失傳的年代,這些傳統精華能夠有文字和影片保留下來,對後輩研究傳統太極精華有著彌足珍貴,畢竟真傳的東西,現在太少了。再次感謝陳耀庭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陳耀庭老師

庚子長夏日 茶聚話太極——陳耀庭老師講太極拳“十八在訣”追記

霍用靈2020。08。01庚子長夏

暑伏溽熱,何以解懷,茶聚最宜。八月一日,恰逢週六休息日,內功太極拳的同門師弟老姚(玉河先生)請陳耀庭老師和幾位師兄弟到家裡喝茶,我應邀前往參加茶會。下午三點從亦莊開車過去,一個多小時後到天通苑北二區。我是最後一個來的,陳老師和其他師兄弟都已經開始喝第一道茶了。老姚好茶,客廳裡特意備著一個大木製茶臺,有一張寫字檯大小,一看就是老茶客。老姚收藏了許多茶具,兩個博古架擺滿了紫砂茶具。

老姚還喜歡各樣文玩字畫,客廳掛著一幅黃均寫的字。老姚介紹黃均是已故中央美院工筆畫的知名大教授,現在弟子滿天下。

先泡的第一道茶,是綠茶,浙江建德銀針,茶色青碧,香氣飽滿。我入座後,先補喝了一杯建德銀針。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然後老姚開始泡第二道綠茶:上好的獅峰龍井。我喝著似乎不如建德銀針香氣透達清爽。不過我對茶沒有研究,喝龍井也辨別不出高低,但感覺的確比喝過的一般龍井醇和,夏日裡喝著十分愜意。前兩道茶,老姚用的是玻璃杯沖泡,可以看到綠茶的顏色以及茶葉在水中浮沉起落的姿態,既能品茶味,也可觀湯色。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老姚給大家準備的第三泡茶是武夷巖茶,他選了一款馬頭巖肉桂,是當地做茶葉生意的朋友送的,味道挺純正。肉桂用的是紫砂壺,老姚說要用一百度的沸水沖泡,而且從公道杯裡往茶碗倒的時候,要高高地提起茶壺,讓水柱拉出一個弧線,使茶碗裡能濺起一個個清亮的水泡,此之謂“金玉滿堂”,金指肉桂金黃色的茶湯,玉即是衝濺起來的白色水泡了。

老姚的茶臺上還有一個小玩意兒,一個荔枝石雕,用開水一衝,荔枝的深紫色皮立刻變成鮮紅色,而暗淡的肉也變成雪白的顏色了。大家邊喝茶邊欣賞,肉桂不覺已喝了四五道。佐茶的小吃,老姚準備了一種乾癟的小花生,看起來細瘦皺癟,沒有長成似地。老姚說這是特意買的,因為這樣的花生吃了油性不大,可以減肥。還有蘭花豆,即油炸蠶豆,陳老師挺喜歡吃。閒聊之間,到了最後一道茶,武夷山的野生紅茶,溫潤綿柔。紅茶喝到三泡,已經一個小時過去了。大家的心情隨著品茶和閒聊,放鬆和閒適下來。

茶歇片刻,陳老師說給大家講講太極拳吧。陳老師是有備而來。他今天挑了一個“十八在訣”,此為楊班侯秘傳的太極拳九訣之一,屬於楊家太極拳的秘傳,由楊班侯傳牛連元,其他支脈似無傳承。1958年,牛連元的弟子吳孟俠首次公開,吳孟俠和吳兆峰合著《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當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引起太極拳界廣泛關注和極高評價。楊班侯傳人少,但楊班侯的功夫也傳到了吳式太極拳一脈,特別是北方的王茂齋,得班侯功夫內涵,此在吳門內是一個共識。王茂齋傳劉光鬥,劉光鬥傳劉晚蒼,陳老師早年曾從劉晚蒼學吳氏太極拳推手十餘年,因此兼得楊、吳兩支的傳承內涵。其中,與九訣相關的一些內涵,陳老師曾下過大功夫揣摩研究。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十八在訣,講的是十八種內勁和技擊打法的訣要。前面十三條是八法五步,後面五種為中(四聲)滯、通、虛、實。十八在訣棚在兩臂捋在掌心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進在雲手退在轉肱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衝八法的內勁體用關要,陳老師曾多次講解示範過,今天按“十八在訣”又逐一講解示範一遍,同時跟大家分別說手、指授。如“按在腰攻”,許多人不自覺會以手按之,但若以手推按,對方不會被你發出去的,唯有勁起腳跟,腰為主宰,勁形於手梢,方能如大水漫過堤壩,克敵制勝。

又如“採在十指”,須手指和腳趾說上話,方能奏效。師弟徐平靜對此做了一個比喻:採時如以手指拽電燈的開關線繩一般,自然就手腳合一了。這也是妙喻!關於顧盼,陳老師說顧在三前,指的是眼前、手前、腳前;而七星,是指手、肘、肩、胯、膝、足和頭,這七處是打人的,如北斗七星一般。

講到十三勢的最後一個“定”,訣曰“定在有隙”,陳老師說,這一訣的意思,很長時間我搞不懂,也沒有哪一位老師跟我說清楚過。我只好自己琢磨,但是也一直弄不明白。後來又和王老師(樓下鄰居,語文教師)一起研究,他查了很多資料,翻看詞典,都沒有確切解釋。一直到後來我自己在推手中體會到了,才終於明白,所謂“定在有隙”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推手時要想定,先須能斷!即欲定先斷,因為一旦被對方接上力,你是定不了的!你想定,對方就進來了!

影片載入中。。。

只有先斷開,也就是能和對方的勁分開,汪脈講的能分勁了,你和對方之間才會“有隙”,此時一定,對方若進來,你就可以發放之了。陳老師的這一番講解,令我茅塞頓開,又如醍醐灌頂,領悟了許多相關內涵!原來,定是有前提的,不是隨時都能定的。如果在接手之前,你不接對方的勁,而是自己先定好,那還有可能,對方此時進攻,會落入你的掌控中,或發或化皆可。

但對方如出手你已經接了,此時必須先斷開,即與之分勁,造成你和他之間的接觸點出現“有隙”,即在此時,你能中定定話,一瞬間,對方的力即落空,此時你發之對方將應手而出。這裡的斷,是內勁的斷開,外形並不斷開,所以是似斷非斷,是內裡的真“定”。陳老師將“定在有隙”的要點,透過為大家分別說手,讓大家細緻體會其間的微妙。由“定在有隙”的內涵關竅,我聯想到,平時自己一個人練功,站樁或者打拳,也有一個如何入“定”的問題,是我自己與自己的體內各種不通和滯礙,能否斷開?如果自己不能斷開,也無法進入定的境界。

進而言之,太極的理行參悟,也有一個能否進入思維“定”境的問題。定即是中,即是圓,即是太極。於學者而言,入定須“斷”諸執礙,方能於“有隙”剎那而入定。佛家三學:戒定慧,入乎定,顯于慧,先須戒。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戒者,即斷諸執礙牽絆也。戒,是未入境前的準備,類似於太極拳接手前,自己先預作準備,則接手時易於不接對方之力與勁;而倉促之間或功力不逮,接手時即為對方力侵,則須即時斷開,方能入乎太極之中定。劉晚蒼先生的傳承中,有“站住中定往開裡打”的說法,正是此訣的體用寫照。但如沒有陳老師今天這樣細緻的講解,恐怕許多人難以僅憑“十八在訣”的文字解釋,就能領悟、運用此訣的。因此,太極拳的學習,需要老師的手把手的指授,當然,更需要學者自己悉心揣摩,勤加研習,方能逐漸掌握。

總結此訣,要在能斷。入乎定,須先斷。具備了斷的能力,自然具備定的功夫,兩者是一體兩用的關係。在太極拳的實際推手中,往往難以做到與對方分勁,即斷開對方接觸點的力和勁,對方摸我摸不到,我拿對方隨心所欲,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練習的過程,主要即在克服自己的諸多習礙執著。明白了這個訣要,對於太極拳推手的領悟,又有新的解悟,並可以引申而擴充套件到參悟、理行等領域。這是今天茶聚的一個收穫。不僅品嚐了老姚收藏的幾款好茶,而且陳老師給大家講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太極拳課,使大家對太極拳的體用,有了新的領悟,皆大歡喜。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前左二為陳老師 左一為霍道長本文著者

參與今日茶聚者,陳耀庭老師,主人姚玉河,以及霍用靈、肖新麗、徐平靜、羅強、吳嶽、於惠敏和於惠君九人。

近現代太極傳承史上第一次把“定在有隙”拳理和實踐講清楚了

【問道太極】後話

“站住中定往開裡打”相傳是楊氏太極祖師爺楊露禪離開京城回家,對其送別弟子吳全佑的最後囑咐。我的上篇文章“立身中正”還沒寫的第二篇,也會寫到中定勁。本文是太極拳非常精妙的中定勁拳理和實踐應用,闡述到了太極拳的內動。沒有練到體內的內動內容,也很難體會這個“定中有隙”的自然勁法,勁出自然,無力而有勁,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最好體現,這樣的純功出勁,無意和有意之間出的勁力,柔中帶剛,讓人不可抗拒。這樣的勁法才比較吻合太極拳的勁出自然,和有心有力的外家拳是有截然不同的體悟。立身中正是形正氣順的前提,也是節節貫穿出勁通暢的保障,也是中定勁能不能練好的關鍵。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太極拳的手、眼、身法、步,身體的松、散、通、空四個階段的基本功,是太極出純功的基石。沒有平時的積累和專項鍛鍊,很難真正體悟太極的內涵內容,也發不出太極八法純勁,因為沒有掌握勁法,發出的勁味道就大不同,勁法偷巧不了,能不能發得了真正純正得太極勁,在於傳承和明師心傳口手,自己得勤學苦練,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因為發出得勁別人能體會是啥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