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嘿,新的一週愉快呀!

今天先來給大家看幾張漂亮的圖片~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Alsherly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Alsherly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Alsherly

對這類圖片感興趣的朋友想必已經猜到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了,沒錯,就是手賬~

什麼是手賬?

簡單說手賬就是一個用於記事的小本子,因為其方便攜帶、可以隨時記錄的特點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關於手賬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手賬的發揚光大必須得提到日本。

因為在日本,手賬已經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在大部分日本人的揹包裡,都會裝上一本手賬,隨時隨地掏出來記錄。

而除了記錄的功能,手賬也是時間管理,規劃人生的重要載體,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手賬那點事。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人天然會對美好的事物有所向往,我也不例外。

其實在上大學時,我就接觸過手賬,當時主要是圖新鮮,看到系裡幾個姑娘在做手賬覺得很漂亮就跟著買了一些膠帶和手賬本,買回來後就把本子粘地滿滿當當的。

但沒過多久我就放棄了,原因很簡單:太懶。

美好實物帶來的新鮮感在幾天的對膠帶的裁裁剪剪中很快就消耗殆盡了,剛買沒多久的手賬本也被我扔到了角落。

但偶然讀完《不拖延的人生筆記術》我發現,自己對手賬的認識還是太淺了,甚至是誤解。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不拖延的人生筆記術》是一本專門講解手賬的書籍,一些手賬的入門知識,符號設計的注意事項都可以在書裡找到答案。

作者蕾切爾·威爾克森·米勒本人也是美國非常有名的手賬創作者,獨創了非常多實用的手賬模板。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之所以說自己對手賬的認識太淺了,主要在於以下三大誤解。

誤解一:手賬是個大雜燴,太亂。

前一頁還在寫某篇文章的大綱,下一頁就開始列明日的待辦事項,再翻開一頁又成了莫名其妙的摘錄。

這就是我手賬的真實狀況,所以當時筆記本寫完,我便把它丟掉一邊等待落灰,要不是上次搬家整理行李,都忘了它的存在。

而讀完《不拖延的人生筆記術》我發現,我那大雜燴式的手賬本只不過是缺了一個索引而已。

就像每本書為了方便查閱,在開頭都會列出目錄一樣,我們的手賬也需要如此。

透過索引的方式把那些零散的記錄串聯起來,從而形成更完整的知識體系,方便日後的翻閱。

當然,目錄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按照內容分類外,你還可以按照心情劃分,按照日期劃分,甚至你還可以像貝齊·弗里曼特爾女士那樣,來一個“最小氣的索引”。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總之,只要你的目錄能幫你快速找到記錄的內容即可。

誤解二:只有漂亮的筆記才能被稱為手賬。

提到手賬,很多人都會給它貼上漂亮、精緻的標籤。

但其實,手賬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正如蕾切爾·威爾克森·米勒所言:

有多少做手帳的人,就有多少種手賬風格。一旦你掌握了它的基本概念,接下來的實際操作方式實際上是無窮無盡的。

當我們回顧手賬的發展史就會發現,其最早只不過是一個用來記錄的小冊子,一個收集靈感的地方而已。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至於之後出現的各種塗鴉,貼紙、模板都是錦上添花的產物。

所以,正如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對手帳初學者而言,

重要的不是豐富的視覺效果,也不是打造出一套完美的模板,

而是養成記錄的習慣,甚至在最開始做手賬時,簡潔才是你的目標。

誤解三:手賬的形式太複雜,浪費時間。

這是關於手賬最大的誤解,也是絕大多數人放棄手賬的主要原因。

仔細看文章開篇曬出的幾張圖我們就知道,它和普通的記錄相比,肯定是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的。

在沒看《不拖延的人生筆記術》之前,我一直覺得耗時過長是手賬的一大缺點。

但看完我發現,耗時長只是手賬的特點而已。

一來,美好的事物確實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雖然手賬記錄起來有點耗時,但其視覺化的呈現效果也是隨手記錄所不可比擬的。

二來,所謂的耗時也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可怕,對一個熟練記錄手賬的人而言,每天花費在手賬上的時間也就一刻鐘而已。

雖然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的時間還遠沒有到使勁兒擠才能抽出15分鐘空閒時間的地步,只要大家少玩一會兒手機就足夠了。

說到底,嫌記手賬麻煩,不是沒時間,只是沒get到手賬的好處,不重視,不喜歡罷了。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至於記手賬的好處,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

有人是單純地喜歡手賬色彩上的豐富。

也有人覺得手賬可以幫助自己整理生活,是一種理解自我和周遭世界的方式。

又或如美國作家蘇珊桑特格所說:

在手賬中,我不僅能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還在創造自己。

手賬是我承載自己的一種工具,它代表著我在情感上和精神上的獨立。因此,手賬不僅記錄我每天的日常生活,在很多時候,它還為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說完對手賬的常見誤解,我們回到手賬的發展史來看。

手賬最開始的主要目的就是記錄生活,而手賬本之所以能在日本流行開來的一大原因則是方便攜帶的特點。

而如今,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我們記錄的方式也有了更豐富的選擇。

如果你對紙質版的手賬本更熱愛,就可以繼續用手賬本記錄,但如果你對便捷性的追求更高,則可以用一些筆記本類的APP代替紙質版的手賬。

就比如我經常給大家安利的印象筆記,我現在的九宮格日記就從最開始的紙質版的手賬變成了電子化記錄。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又或是完全仿照手賬本的模式來打造的Mori手賬、color多彩手帳,

多種多樣的字型選擇,還有分類全面的貼紙,十分適合手賬新手。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留住瞬間。

雖然手賬記錄的方式在不斷髮生改變,但手賬的理念都是通用的。

而除了時間管理中的日計劃、月計劃、年度計劃的模板分享外,

在《不拖延的人生筆記術》中,作者還分享了財務手賬、家務手賬、飲食手賬等多種實用的模板。

篇幅原因本文就不展開詳述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一本仔細讀讀~

最有儀式感的時間管理,非它莫屬

最後,無論是紙質版的手賬還是電子版的手賬,都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完美主義的陷阱。

早點丟掉打造一個完美手賬體系的想法,先記錄起來,在記錄中不斷摸索完善,而不是紙上談兵。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