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你可能知道中國人吃豬肉和生產豬肉雙第一,那你知道,我們平時看到的粉嫩小白豬,根本就不是中國本土豬麼?

你可能聽說過有“樓王”,那你聽說過“豬王”麼?而且,豬王,那也是需要每年拍賣而得的!

你可能聽說,做晶片,要獨立自主路漫漫;那你知道,養豬在我們國家,同樣屬於一級難題麼?

是不是乍聽之下,有點懵?請問你在說什麼!

堂堂吃豬肉大國,吃口豬肉怎麼感覺還要看別人臉色?

彆著急,今天這一篇,就來好好說說,站在豬界金字塔頂端的,揹負傳宗接代使命的種豬,在中國的興盛衰弱史。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一、種豬的重要意義

所謂“

豬糧安天下

”,豬在我們國計民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身份和地位。豬肉價格的漲跌,已經不僅僅是消費品問題,而是直接成了一個影響範圍很廣、程度很深的社會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豬的國家,我們擁有9000年馴養史。

在漢字中,家的原意並非屋裡有人,而是“屋下有豬”,只有養豬的人戶才稱之為家。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到了明清,豬肉就成為了中國人首選的肉食,每年春節,京城殺的豬就接近十萬頭,那個時候,

中國就成了世界上養豬最多的國家

;在新中國成立後,豬的地位更是蒸蒸日上。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當年,媒體曾專門花了整版發文,把豬從六畜的末位,直接提拔到了

六畜之首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再看現在,2019年全球豬肉消耗量達1。009億噸,光我國就消耗了

4486.6萬

噸,也就是說世界上幾乎每兩頭豬就有一頭是我們吃掉的,爭第一,我們是認真的。

但這種第一的背後,卻無時無刻,透露著淡淡的憂桑。

因為,我們吃的,竟然不是自己的本土豬。

我們每年從外國進口的種豬和豬的精液,就要花好幾億。

前一陣子,我們甚至為種豬包機,不遠萬里,從丹麥把種豬請到四川,幫我們中國的豬傳宗接代。這待遇,這排場,這服務,估計全球找不到第二。現在四川大部分地區的豬,90%都是洋豬的後代。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大家要知道,進口豬肉和進口種豬,其實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進口豬肉呢,最大的意義是在於緩解豬瘟的影響,幫助國內縮短豬週期,早日吃上便宜的豬肉;但是進口種豬,就相當於我們的豬根豬源豬魂完全都是洋貨了。

過度依賴,就容易被控制,一直受人牽制,心裡就會憋得慌。高精尖的科技產業如此,農業,也是一樣的道理。這裡並不是杞人憂天,更不是做無端的猜測。我們用事實說話:通常對於赴美投資的中國公司來說,有一個必須要過的坎,就是需要

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機構

的點頭,建國上臺之後,我們對於美國公司投資併購之所以有了斷崖式下跌,主要原因就是CFIUS。通常情況下,被他們否決的專案一般都在半導體、金融行業,但他們卻在2018年否決了我們對於一家美國“種豬育種”企業的收購。種豬,除了吃喝拉撒,就是配種,如今卻被美國人認定是國家安全。別笑,美國佬不僅針對我們的科技,還針對我們的豬!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由此可見,我們儘快擁有自己國產種豬的意義重大:把種豬,比喻成豬界的豬晶片,一點不為過。毫不誇張地說,誰掌握了種豬的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行業的

話語權和定價權

。我們買豬肉花的每一塊錢,都受到種豬價格的影響。

二、本土豬為何被取代?

細心的朋友應該會問,不是說明清時代,我們就已經成了養豬最多的國家麼?怎麼國家越來越強大,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竟然連自己的本土豬都保護不了?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這場變革,還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洋豬初次來華,那是中國第一次小規模引進

蘇聯大白豬

;1963年,

丹麥長白豬

登陸中國;1972年尼克松訪華,又捎來兩頭

美國杜洛克豬

。這些豬,通體都是白色的。但那時,“洋豬”的引進,整體規模並不大,養殖技術也在摸索,不少外來豬種因疾病或雜交,一來中國就絕種了。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真正的分水嶺,是在90年代。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能說明問題:

196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六齡童版本的西遊題材,豬八戒是黑豬的形象;

然而,1987年六小齡童版本的《西遊記》,豬八戒這一角色,突然從黑豬變成白豬了。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這次深遠的變革,洋豬的入侵與本土豬的消亡,竟然讓我們忘記了二師兄的本色!

改革開放後,伴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都大幅度提升,

“養的不如殺得多”

,本土豬已經跟不上中國胃的節奏。最直接的資料就是,1994年之前,中國本土豬還佔據著市場90%以上的份額。到了2007年,本土豬的市場佔有率,已經下滑到2%。大家都跑去養更受歡迎、來錢更快的洋種豬了。

在第二次豬口普查中,我們發現,中國特有的88種地方種豬裡,就有85%左右地方豬種的存欄數量急劇下降,其中31個品種處於瀕危狀態和瀕臨滅絕。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這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很器重的豬。

比如做東坡肉最好的豬,非浙江本地的豬種 - 金華兩頭烏莫屬,它還是中國四大名豬之首,是大名鼎鼎的金華火腿的原材料;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還有做純正回鍋肉,首選必須是肥潤脆嫩的成華豬;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吃烤乳豬,最地道的材料必須要用滇南小耳豬。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洋種豬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主要有以下三點客觀原因:

一是洋種豬瘦肉更多,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偏好;土豬的脂肪含量普遍較高;

二是它們長肉更快,6個月左右就能出欄,而我們本土豬,基本放養的狀態,至少餵養1年;

三是他們的料肉比以前更少。想要豬增重 1 公斤,本土豬需要喂 4~6 公斤的飼料,而洋豬可以少到 2~3 斤。

除了客觀原因,不可忽視的是,我們自身對於保護本土豬的意識,起初是相當淡薄的。

1980年代,我國才確立了

第一批國家級禽畜遺傳資源基因庫、保護區和保種場

。十一五之前,中央財政每年用於畜禽資源保護的資金僅有幾百萬;一直到了2012年,這筆經費才增加到了史無前例的5320萬元。但如果這些錢平均到每一種國家級地方種豬上的經費,不足40萬元。橫向比較,環保部在

“綠盾2017”

的督查行動中,僅對揚子鱷這一個物種,就投入將近5000萬的資金。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難道豬的滅絕就不是滅絕麼?難道豬的待遇就該如此麼?

相比最後一隻北方雄性白犀牛,被特種兵24小時保護的待遇,你若要問:

最後一隻項城豬是何時消失的?無人關注,無人能答。

老一輩的人總說,現在的肉,沒得以前好吃咯。我們的本土黑豬,其實具備很多優點的,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瘦而不硬,然而要讓這些優秀的老品種實現永續傳代,面對最大的挑戰,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曾視本土豬為草芥,如今,卻要花更大的代價去引種國外的種豬。每消失一種本土豬,必定讓我們的“豬晶片”國產化之路走得更加艱難。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三、未來國家養豬的規劃

種豬選育國產化這個命題,就和晶片自主研發是一個道理。需要下深工夫, 過去沒人願意做,因為覺得都是虧本生意:

週期長、投入多、見效慢

,所以才會有90年代

“造不如買”

的現象湧現。如果核心種豬來源長期依賴進口,就會不斷處於

“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

的惡性迴圈,當我們整個繁育體系都要受制於其他國家的時候,就容易被扼住咽喉。

國內種豬事業起步確實比較晚,早在1960年代,法國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如何培育產仔量多的高產母豬;而我們在1998年之後,才逐步培育出蘇太豬等15個新品種,以及配套的種豬系。

從投入比例來看,美國 50 年養殖業發展過程中有 40%的資本投入用於品種改良,在中國,這個比例只有10%。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如今,我們已經認識到保護本土豬多樣性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豬被很好得保護了起來。

我們也在不斷改變種豬養育的規模;除了像溫氏、牧原這樣的傳統養豬巨頭,不斷擴大國家級生豬核心育豬場;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創新血液注入,帶來了新的技術,推動了新的發展。

比如傳統的電子耳標曾經只用於豬的溯源,但當感測器、聲吶技術和大資料等相關要素注入到傳統養殖行業中,飼養者就可以隨時監測豬的一舉一動:吃了多少,體重增加了多少;可以透過豬的叫聲、咳嗽的變化,來判斷豬有沒有生病,有助養殖戶及時採取隔離等措施,大幅降低豬場疾病傳染機率。

最終透過獲得的大資料,實現牲畜檔案管理、溯源、分組管理、生長狀態、分佈情況資料彙總管理。

不僅晶片,養豬業也被制裁!中國種豬靠進口,本土豬要滅絕了嗎?

人工智慧還能很好地提升豬場的環境控制。控制系統會根據豬場的面積、豬的密度等大資料,智慧判斷豬場環境是否適宜,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同時透過收集的大資料,分析豬的行為對環境舒適度的反應,建立評判環境舒適度的模型,分析環境引數與生產效能的關係。

根據阿里和京東的資料,透過人工智慧養豬,可以降低30%-50%的養殖成本,降低5%的豬仔死亡率。

我們正逐漸看見,市場上比普通豬肉價格貴20%的本土豬,正在捲土重來;在很多地區,本土豬市場佔有率已經從低谷走出,不斷攀升;有些養豬巨頭,在豬的育種方面,完全擺脫了對進口豬種的依賴;我們也正不斷把本土豬的優勢基因,篩選出來,複製出去;風味不同的本土豬,一定會生生不息,繁衍不絕。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能吃我們驕傲的本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