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父母要的是錢,陪伴只是你貧窮懶惰的遮羞布

曾經人們都在說,老了老了,沒什麼大的奢望,就想兒女安好,多多陪陪我們。因此,我們都自覺地認為老人是孤獨的,他們渴望兒女的陪伴,也是因為如此,

很多年輕人很自覺地經常回家蹭飯,理由是老人需要兒女的陪伴,多多陪伴老人就是孝順的表現。

相比之下,那些遠嫁的,遠在海外的孩子們,因為無法陪伴父母,即使他們功成名就,他們的父母也並不會多麼被人羨慕,理由只有一個:那麼成功有錢有什麼用,老人生病有事都伺候不了,還不如我們這些沒錢的,父母有個頭疼腦熱的,三五成群的兒女圍繞在身邊,多幸福啊!

幸福嗎?未必吧!

醒醒吧,父母要的是錢,陪伴只是你貧窮懶惰的遮羞布

1.廣場、抖音、快手早就悄悄取代了兒女的需求。

以前那個年代,社會交際單一,唯一獲取資訊的來源就是電視機以及報紙,除了打打麻將,聊聊家常,剩下的時間就是發呆和睡覺。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老人們人手一部智慧機,各種短影片APP更是玩得溜轉,光是伺候這幾個APP,都需要熬夜光顧,哪有時間惦記孩子們什麼時候回家蹭飯?

老人年紀大了,如果沒有老伴,確實會更加孤單,可是孤單不是老年人的專屬。小到兒童,大到老人,任何人都會孤單,因為人際關係封閉,所以我們會孤單,可是縱觀現在的老人們,有多少是孤單的?

看看廣場裡那些活蹦亂跳,激情飛揚的大媽們,看看抖音快手的網友粉絲群眾們,網際網路時代,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讓這些老人們紛紛感慨年輕時都白活了,現在可得抓緊時間好好娛樂一下,這時候,假如身為兒女的天天回家蹭飯,是不是有點耽誤人家娛樂了呢?

再看看廣場公園裡一群耍刀舞拳,活躍健身的大爺大媽們,哪一個不是身懷絕技,哪一個不是天天趕場似的積極訓練,這些社會活動早已佔據了他們晚年的生活。既有隊友之間的相互鼓勵,彼此相伴,也有退休金保障生活,兒女們偶爾的蹭飯是錦上添花,經常打著陪伴的旗幟來啃老,就顯得討厭了,搞不好,你媽一邊在廚房做飯,一邊在想:這小子怎麼不下館子,點個外賣也是好的嘛,跟老張的約會又沒戲了。

醒醒吧,父母要的是錢,陪伴只是你貧窮懶惰的遮羞布

2、讓你放下手機,回家陪老媽,你幹嗎?

如果不是沒錢沒飯吃,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記得家住哪,現在的社會生活如此豐富,豐富的人際關係,豐富的社會壓力,以及豐富的情感關係,每天單純應付這些就已經掏空了我們的身體,難得剩下的時間,恨不得抱著手機不眨眼。

即使經不住父母嘮叨,勉為其難地回了一趟家,也是抱著手機不離眼,就連老媽額頭多長出了一大片的白髮,更是不曾看見。

這樣的陪伴有意義嗎?沒有。既然沒有,又有什麼資格看不起那些功成名但回不了家的人呢?

醒醒吧,父母要的是錢,陪伴只是你貧窮懶惰的遮羞布

3、醫院是老人們的噩夢。

老了,最怕的是什麼?生病。既恐懼死亡的來臨,又擔心拖累了兒女,說來說去,因為沒錢。如果有很多錢,即使無法跟命運抗爭的,也能人為的延遲自己的壽命,再不濟,起碼不至於那麼遭罪。

可是沒錢的家庭呢?看不起病只能回家等死。說起孝順,看著父母遭受病痛折磨,而自己又無能為力,這時候,是不是怪自己為什麼不爭氣?

所以,如果想要盡孝,最好的方式是努力掙錢。因為錢,可以讓父母晚年享受到很多的便利,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兒女有出息帶來的尊嚴。也是因為有錢,即使是住養老院,也是頂尖豪華級別的。

醒醒吧,父母要的是錢,陪伴只是你貧窮懶惰的遮羞布

有人肯定會說,吃得再好,住的再好,精神上不富足,這樣的生活如同行屍走肉。是的,可是老人們的精神寄託就一定要來自兒女嗎?

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老友、老伴、老本,這三樣是老年人安全感的來源。六個字其實很赤裸地告訴我們一個真相:兒女並不在他們的預設之內。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老年人的生活圈子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精神來源於志同道合的群體,而隨著老齡化的加重,老年人更容易找到屬於他們的隊友,彼此既有共同話語,也有對生命的珍惜和感悟,心態的高度契合,比起與我們年輕人的代溝,老友們之間的惺惺相惜更加和諧舒暢吧?

所以,好好努力掙錢吧,如果連錢都沒有,你連孝順的基本標配都沒夠上,陪伴只是拿來安慰自己,欺騙他人,掩飾自己貧窮的遮羞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