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

明月漸圓,中秋也如約而至,古往今來,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遊子、旅人的思念。從上元節、中元節、中秋節到下元節,月亮在中國文化當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

時光流轉,明月高懸

又到了說中秋吉祥的時候,中秋節起源於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是在“秋分”這天,後來逐漸變為農曆八月十五月亮正圓的這天。

我總在想為什麼太陽每天圓著咱也不給它過個節,月亮陰晴圓缺變化無數,可是從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再到一年一度最大的中秋節,我們老給月亮過節呢?不就是因為月亮圓一次特別稀罕嘛。

我們每天迎著東昇旭日去上班去工作,看見的一輪太陽永遠是穩定的,熱烈的,圓滿的。它永遠給予你光和熱,給予能量,促使人們發奮進取。

對於月亮,也許小時候我們還會好奇於“月亮走我也走”的疑問。而後的歲月,在月亮之下,我們總在休息,在獨處,或者沉沉睡去,經常忽略了這一輪萬古明月。就在一片寧靜之中,偶一抬頭,我們會發現月亮高懸在空中,它的陰晴圓缺,每天都呈現著不同的面目。

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

和太陽的永恆形狀不一樣。在月亮的週期性變化裡,在它的陰晴圓缺中,我們品味著時光的承轉流變,命運的悲歡離合,我們學到了平常心。

人向太陽學會了進取,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奮發,可以超越;

人嚮明月學會了沉靜,可以以一種淡泊的心情看待世間的是非坎坷,達到自己生命的一種真正的逍遙。

月亮的陰晴圓缺,折射到世界萬物和人生百態上,就是老子說的:“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有的東西殘缺了,實際上它獲得了另外一種“圓滿”——月亮只有一彎月牙的時候,是一種“損”,一種缺失,但它已經蓄滿了生命,正在邁向圓滿,這就是“損之而益”。

有的東西圓滿了,完成了,實際上卻逐漸走向殘缺——圓月當空,流光瀉地,是一種璀璨,一種“益”,但它的力量已經達到巔峰,無力再更圓一些、更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這就是“益之而損”了。

用一種辯證與變化的心情去看明月,再把這樣的目光移到世間,我們就知道怎樣完成內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

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

皓月當空,人間團圓

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它是一個團圓節,就是因為人間圓滿難呀!中國古代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詞,其中最有名的詞自然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曾將它推為中秋詞的絕唱:“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在中秋這天,我們不妨重新品讀一番。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東坡有七年沒有跟弟弟子由在一起過中秋節,因此中秋團圓,人人歡度的時刻他寫下這首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李太白曾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他在唐朝停下的這隻酒杯,被蘇東坡在宋朝遙遙接起,一停一接之間,不只是兩次重複的追問,而是更加深刻的情感投入和更加奇絕的想象力。

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他一方面渴望著超脫俗世的煩惱,嚮往著自由,一方面有眷戀著人間的溫暖。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光從四面八方映照過來,讓人無法忽略那一輪圓滿與自己的孤寂。但是蘇東坡的超然曠達又立刻將他從這種苦悶中解脫出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所有人都有悲歡離合,如同月亮總有陰晴圓缺,永恆的美好不存在於世界上,這點從不因人而異,因此一旦團圓不是應該特別珍惜嘛。

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

蘇東坡還在《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中說過一句:“此生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當他終於與胞弟團圓,站在一輪明月下的時候,他還是能清楚地認識到:今生今世如此圓滿的夜晚不會常有的,明年的中秋月亮還是明亮的,但是人是不是天各一方,是不是會有疾病,誰都不知道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層層轉折將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最後他依舊懷著對美好的嚮往,希望超越時間空間的阻隔,人間與明月共圓滿。

中秋是個珍惜的節日,一輪月亮底下可以千里寄相思,可以裡送祝福,就算一個人,還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化解一點自己的鬱悶。所以別光在屋裡對著月餅和手機,還是走出去看一看,不管天是陰的是晴的,月亮是明亮的還是暗淡的。祝福大家月圓心意亦圓滿,共度吉祥中秋!

為什麼我們總是忙著給月亮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