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年人了,別總拿感情說事,楊康認賊作父是因為感情嗎

最近電影“失孤”的原型故事有了結局,郭剛堂經歷24年的波折,終於尋到了自己的兒子郭新振,然而結局卻不如網友們期待的完美,他選擇留在養父母的身邊,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論。

很多人在分析被拐的孩子到底對誰的感情深,我想說,你還當他是三歲孩童嗎~

在三歲孩童的世界裡自然是和誰在一起生活就對誰有感情,這是一種情緒的安全感,屬於一種感情依賴。

而作為一個成年人,那麼他的感情世界就更加複雜了,更何況要摻雜著更多的現實的物質利益。

這也不禁讓人想起了射鵰英雄傳中楊康認賊作父的情景~

楊康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他是想做回宋人的。當他衣著破爛,離開王府才明白地位的重要性~

以前作為小王爺,楊康一直被大家尊重,奉承。大家奉承的是他的地位而不是他的人,當他變身為普通百姓時,連最底層的小士兵都可以欺辱他。

都成年人了,別總拿感情說事,楊康認賊作父是因為感情嗎

都成年人了,別總拿感情說事,楊康認賊作父是因為感情嗎

都成年人了,別總拿感情說事,楊康認賊作父是因為感情嗎

都成年人了,別總拿感情說事,楊康認賊作父是因為感情嗎

都成年人了,別總拿感情說事,楊康認賊作父是因為感情嗎

若是你從雲端跌落到泥土裡,你的內心作何感想呢?

楊康迅速轉頭,選擇回到完顏洪烈身邊。因為完顏洪烈帶給他的不僅是財富地位,還有從出生就一直陪伴的感情。

而楊鐵心既沒有地位,財富,也從來沒有陪伴過楊康,除了血緣之外沒有任何的感情。

郭新振的養父母為了延續香火買了他,不考慮他的養父母的初衷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在現實的生活中的確為這個香火買房買車,並培養了兩個姐姐做伏地魔。

郭剛堂在後來又有了兩個孩子,郭新振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就會失去養父母給他的一切,他在親生父母那裡又能得到什麼呢?

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

古人留下的話告訴我們,人就是現實的趨利避害的動物。

不要拿上帝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事情,也不要拿聖母的情感標準來要挾誰……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要總是拿感情說事兒~

如果一個人被作為香火拐賣到山區貧困的家庭,養父母為了這個香火寶貝似的供起來,但是傾其所有也無非留給他一間破草屋……

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他,你本是太子,我帶你回去,你就可以做皇帝,可以擁有天下的一切。

你看他是否還會感恩他養父母的行為……

對於郭剛堂來說,他這24年的尋找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否還活著,現在他知道了答案就放心了,可能孩子是否和他一起生活已經不重要了。

對於郭新振的養父母來說,他們想要的就是一個可以延續香火,為他們養老的兒子,只要姓他的姓,是不是他們生的不重要。親生女兒都可以培養成伏地魔來照顧別人的孩子,哪裡有什麼真正的感情?

對於郭新振來說,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親生父母和養父母誰對自己的利益更大。

故事的三方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我們吃瓜群眾在這用上帝視角瞎操什麼心~

我就想知道,買來別人的孩子當香火,改變他原有的生命軌跡,讓其親生父母痛不欲生,只要對他好就不犯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