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房契中窺探歷史的變遷

在老房契中窺探歷史的變遷

現在的我們住在高樓大廈中,如果是本地人,可能會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如果不是本地人,或許只知道這裡現在是一棟樓房,對它的曾經、它的周邊一無所知。現在想來,除非是一些被保護的古蹟,否則在我們的身邊很難再看到有關歷史的痕跡。

《寫在房契上的歷史》是一本透過介紹北京前門長巷上二條四十六號的26份老房契,來告訴我們,清朝中期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近二百年間北京城的歷史變遷,雖然我們無法真正切切的讀到發生在這個住宅中的點滴故事,但是卻能透過房契中的字眼來感受到時代的變遷。正如這本書上所說:“沒有了衚衕,特別是沒有了‘成片’的衚衕,北京就沒有了‘魂’,就不是完整的北京城。長巷上二條衚衕46號老房契,似乎告訴人們的就是這些。”

在老房契中窺探歷史的變遷

《寫在房契上的歷史》的作者宗緒盛熱衷於民國文獻書刊的收藏與民國曆史文化的研究,這26份老房契也是他偶然買到,作為歷史文物的熱愛者,當他拿到這份保留的還算完整的老房契時,他耐下性子一張一張閱讀,一張一張研究,把他從房契上理解到的內容一一分享給讀者,也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段曾經發生在北京城的一些事情。

房契的變更。

房契,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房產證,如今有了網路,什麼資料都可以透過網路進行查詢,辦理證件也沒有那麼麻煩,然而,以前的買賣可並沒有那麼的簡單。

從乾隆年間的長巷上二條四十六號的房契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來以前的買賣分為白契和紅契。白契可以理解為現在的意向書,是由交易雙方協商擬訂,有中人作保並簽名蓋章的契約,其內容包括交易的性質、產業的數量或面積、坐落地點、價格、交易條件等。但是,如果要讓這個住宅買賣合法,則需要去官方辦理紅契, 向官府交稅叫“稅契 ”,經過官府的蓋章,則這次交易才屬於合法合規。

這種交易的模式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民國後,對於清朝時候的房屋,要求到官府蓋章,領取新的房契,此後的房契的樣式簡便很多,不過辦理的單位卻多了很多,更增加了各類契稅。

在老房契中窺探歷史的變遷

2。房價的變更。

同樣的房子,在不同的年代,房價的差別其實還挺大。長巷上二條四十六號的住宅可以說是比較大的住宅,並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買得起的。像這樣的住宅,往往需要至少3000-4000兩的白銀。不過,隨著清朝的沒落,這個住宅一方面頻繁的更換了主人,另一方面由4000兩白銀直接跌到了1000兩白銀。當然,房價也會有起落,再到民國期間,這個住宅賣到了7800塊大洋。

7800塊大洋是什麼樣的概念呢?當時普通一戶人家的月收入為16塊大洋,四合院瓦房每間平均130塊大洋,小洋樓每間均價400塊大洋,7800塊大洋買這塊住宅可以說是大手筆,同時,也可以民國時期,在一定的時間內,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也有人願意花大價錢來購房。

在老房契中窺探歷史的變遷

而如今,長巷上二條四十六號的住宅已不復存在,不過,這條巷子上的福建汀州會館北館依存,已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透過這裡的變遷,我們也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如果有機會去長巷上二條走走,或許能有更深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