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玩耍,也有心理治療的意義

有位網友來訊息說,想帶孩子去做心理諮詢,但是孩子不怎麼願意開口說話,怎麼辦?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主動說話?

父母陪孩子玩耍,也有心理治療的意義

我們一般都認為來做心理諮詢,就是心理諮詢師透過和來訪者之間的談話,幫助來訪者發現問題。

但,假若來訪者是孩子,他不願意開口說話怎麼辦?又或者,如果孩子太小,並不能像成年人一樣的表述,有什麼辦法?

沙盤遊戲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在沙盤遊戲中,來訪者可以透過自由選擇沙具,並在沙盤中構建他們內在的呈現。對於不善於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受的孩子,他們可以透過沙盤遊戲來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對於成年人,也可以透過沙盤遊戲更好地探索那些深層的潛意識。

精神可以融入萬物,心靈可以體驗一切。

沙畫可以讓“無形”的內在世界,以“有形”的象徵性的圖案呈現出來。整個過程所呈現的,都是個體自己內在變化的圖景。而且,因為是在用自己的內在能量去完成整個沙盤的過程,所以個體會更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理能量。

父母陪孩子玩耍,也有心理治療的意義

(01)

一般的遊戲玩耍,也對孩子心理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經常帶領孩子做一些遊戲活動。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從孩子的認知、接受能力,或加強孩子的社交等方面去理解遊戲對於孩子的成長需要。當然,這些都是遊戲玩耍過程會帶來的部分。但是,玩耍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意義遠不止這些。

遊戲玩耍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意義有兩個部分:

第一,遊戲是創造力的載體。孩子的創造力會透過遊戲產生和發展,遊戲的時候,孩子腦中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想象一下,孩子在沙灘玩耍搭建城堡的情景,從想象,到運用工具,到動手挖沙建城引水搭橋,然後還會自編自導圍繞著城堡發生的各種故事。孩子既是設計者,又是參與者;既是問題的發現者,又是問題的解決者;這無異於我們成年人在負責一項大工程。

第二,遊戲是情感發展的結果。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常常會透過遊戲的過程,把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尤其是表達孩子的內心世界,遊戲相當於是孩子內心的一種投射,就是孩子心裡想的什麼東西,他會透過遊戲的過程表達出來。

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心理治療中會運用到的沙盤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把有時沒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心理活動內容,透過遊戲呈現出來。

父母陪孩子玩耍,也有心理治療的意義

(02)

這裡說的遊戲玩耍,是指兒童的自由玩耍。自由玩耍的意思,就是有區別於我們成年人給孩子安排的遊戲。比如,我們給孩子設定的學習識字、興趣培養等之類的遊戲。另外還要區別於固定規則的比賽,比如:足球賽、象棋比賽等。

自由玩耍的遊戲,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孩子們自發性的玩的遊戲。有單個人自己玩的,也有和父母或夥伴們一起玩的。

自由玩耍的遊戲,對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尤其是3-6歲的孩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就處於一個特別需要遊戲玩耍的階段。只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孩子們自由玩耍的時間越來越短了。

因為,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上一所好一點的學校,就犧牲了很多孩子的自由玩耍的時間,給孩子安排了很多的所謂的課外學習和固定的活動,類似於輔導班、興趣班一類的。所以你會發現,現在很多的小區雖然環境很好,但是樓下就見不到幾個小孩玩耍嬉戲的身影。因為大多都去了上輔導班,而沒有去輔導班的孩子,也因為找不到玩伴,也就只能待在家裡玩。最後,他們可能都因為缺少和人玩的機會,只好在手機電腦的遊戲中尋找陪伴。

能玩在一起的夥伴沒那麼多了,可以玩耍的時間也縮短了,遊戲玩耍對孩子成長的作用就顯得更加的珍貴。所以,父母要特別的重視和孩子一起遊戲玩耍的陪伴,給孩子提供遊戲玩耍的空間、時間及環境。儘可能地多陪孩子玩遊戲,特別是玩這種可以自由玩耍的遊戲。

父母陪孩子玩耍,也有心理治療的意義

(03)

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游戲玩耍呢?

第一,切記是陪孩子玩耍,不是父母自己嗨皮。

曾經有學員說,她老公給孩子買玩具,除了車就是槍,要不就是打仗的小人。老公還特別自豪地說陪孩子玩,就是要玩這種可以雙方互動的玩具。關鍵是,他們家的孩子是女孩,玩具買回來最後成了孩子他爹的玩具。

有不少爸爸,是屬於打著給孩子買玩具的旗號來滿足自己的。要麼給孩子買的玩具不適合,要麼是自己玩得很嗨,還說孩子太小不會玩,或是要教孩子玩,結果孩子碰都沒碰到幾下。

要切記,陪孩子玩耍,主角是孩子。

第二,玩耍的時候,允許孩子挑戰規則,允許孩子佔點上風。

譬如,你和孩子玩捉人遊戲的時候,你要讓孩子能夠跑贏你、捉到你;你和孩子打羽毛球的時候,要稍微讓孩子贏你那麼一點點。為什麼要讓孩子多贏一點?我們要知道,我們不是為了輸贏來和孩子玩耍遊戲的。

論體力、智力,孩子都不如成年人,如果還跟孩子分勝負輸贏,這種遊戲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讓孩子適當地佔著上風,孩子就會對遊戲過程有濃厚的興趣。

這裡可能就會產生一個情況,如果孩子不遵守遊戲規則怎麼辦?沒關係,允許孩子做遊戲的主導,允許孩子修改和制定規則,這會充分的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時候,你還會發現孩子的那些奇思妙想非常有意思。

關鍵是,只要這個規則對雙方是平等的就可以了。

舉個例子,我和女兒玩軍棋的時候,她的司令碰到了地雷,她就提出司令也可以掃雷,因為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當得了司令的自然要經過各種基層的鍛鍊。然後,我說沒問題,那我的司令也可以掃雷。於是,我們就玩來一局司令也可以掃雷的軍棋。

當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在遊戲中戰勝父母,哪怕是象徵性的戰勝,他都會特別的高興。因為權威是可親的,權威也可以被挑戰的;而且權威不會因為自己的挑戰就變得氣急敗壞,也不會用權威的身份來碾壓自己。這個時候,親子關係就會在玩耍的過程中得到滋養和修復。

透過這樣跟孩子間的遊戲,以孩子為主,允許孩子挑戰,允許孩子佔上風。那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遊戲時間,既陪伴了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遊戲的樂趣,又透過遊戲讓孩子獲得心理上的成長。這就是玩耍帶來的療愈。

作者:吳在天,心理專欄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給自己看》《親子關係對了,孩子的世界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