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尋根:大年初一本叫元旦,它為何易主?

現在,我們說元旦,說的是國際公曆每年的1月1日。但實際上,元旦本來並不屬於這天,而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

元旦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約4000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

文化尋根:大年初一本叫元旦,它為何易主?

元旦原為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然而,正月初一具體是哪一天,歷史上不同時期也不一樣。例如,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這一現象從漢武帝起得到改變,他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文化尋根:大年初一本叫元旦,它為何易主?

那為什麼元旦的日子會發生改變呢?

原來,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建立了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為“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召集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目叫做“元旦”。

1949年9月27日,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決定採用公曆即陽曆紀年,並把1月1日叫“元旦”。

文化尋根:大年初一本叫元旦,它為何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