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洛川——糊湯

舌尖上的洛川——糊湯

作者/邵建軍

玉米的吃法很多,煮、蒸、烤等等,還可以磨成麵粉蒸饅頭,攪攪團,我唯獨愛喝玉米糝子熬成的粥,其實在我們家鄉洛川把用玉米糝子熬成的粥不叫玉米粥而是叫糊湯。

我這個人對吃的食物不太講究,什麼色香味形體,在我面前不足一談,我對吃的要求非常簡單,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好,不挑食的我從小就對糊湯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可以說我是喝著爺爺熬製的糊湯長大的,是糊湯養育了我,給了我成長中的養分。

從我剛開始記事的時候,到上了初中這段時間,基本上就沒有離開過糊湯的陪伴,一日三餐最少有兩餐喝的是糊湯,現在想起來並不是認為糊湯的味道有多麼的可口,應該是在糧食缺少的那個年代,玉米的產量高,所以糊湯比較廉價而且營養價值高是主要的原因。

陝北的冬天是寒冷的,也是漫長的,能熬過冬天就是老年人最大的希望,而且夜晚比白天要長很多,寒冷的冬天,人們大多數時間都是蜷縮在土坑上打發漫長的時日。

爺爺是一個苦命的人,出生在清末民初亂戰的年代,從小缺衣少食,並和困苦的日子一起掙扎,就養成了勤勞節儉的習慣,也是從來就不睡懶覺的人。那時候家裡也沒有計時的表,村裡人的作息基本上都是靠公雞發出的鳴叫聲來辨別時間。

雞叫三遍,爺爺就起床了,可以說爺爺是村子裡起的最早的人,這時候天才麻麻亮,伸手能搞得看見五指。爺爺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牛棚裡的牛是否還有草料,爺爺會把牛吃剩下的草料拿回來當柴火。爺爺給鍋裡舀上幾大勺井水,然後把淘淨的玉米糝子倒進去,然後就點燃柴火。等牛吃剩下的草料著旺了,爺爺會把粗一點的樹枝放進去,這就是洛川人口中的“硬柴”。隨著拉動的風箱聲,一股炊煙便在村子的上空嫋嫋升起,給寂靜的山村添加了許多生機勃勃。

爺爺會把我露在被子外面的手放進被窩,然後把被子的兩個角壓實,才出去打掃院子,隨著灶火裡的熱氣慢慢散開,土炕也就熱了起來,一股熱流也鑽進了我的被窩,享受著幸福的早晨時光的我實不想起床,鐵鍋裡熱騰騰的蒸氣瀰漫了整個窯洞,玉米的香味便會侵入我的心扉。

我穿好衣服,爺爺會用溫暖的溼羊肚子手巾給我把臉擦乾淨,然後從一個圓鐵盒子裡挖一點香脂(擦臉油)給塗抹在我的手上和臉蛋,預防寒風刀割。那時候的孩子也沒有刷牙之說,我會直接端起糊湯就“咕咕”地喝了起來。喝糊湯最好的搭檔就是老鹹菜,爺爺怕我不吃鹹菜就會用筷子插進油瓶裡,把筷子上粘出來的幾滴油淋在鹹菜上來誘惑我的食慾。

熬糊湯的“母親”玉米是如何來到洛川,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成為人們離不開的食物,我翻閱很多的歷史資料才略知一二。話說在明朝正德年間,洛川極端天氣變化無常,連年遇旱,莊稼顆粒無收,正德皇帝只顧自己花天酒地,尋歡作樂,忘記了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窮苦老百姓。

糧食吃完了,草根吃完了,樹皮也吃完了,在萬般無奈之下黃章珊瑚村人邵蠍子帶頭揭竿而起,攻破洛川縣城(今舊縣)救濟災民,這樣邵蠍子就成了洛川有歷史記載以來農民起義第一人。

邵蠍子起義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朝廷使官員震動,正德皇帝便派兵鎮壓,這時在朝廷為官的洛川人劉琦則認為邵蠍子起義是走投無路,被逼無奈之舉,派兵鎮壓是下下策,應該予以錢糧安慰,這樣義軍就會自然消失,昏庸無道的正德皇帝認為劉琦是在袒護自己的老鄉邵蠍子,便把劉琦發配邊關,直到正德皇帝落水而亡,嘉靖皇帝上位後大赦天下,才允許劉琦回家鄉洛川養老。

大學士李東陽認為劉琦的看法是正確的,邵蠍子起義是別逼無奈 。為了讓邵蠍子起義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李東陽覺得只有讓農民吃飽,大明王朝的江山才能穩固萬年,就派官員到各地尋找產量高的作物來種植,這樣玉米這種產量極高的糧食作物就被引進到了洛川大塬。玉米的引進不僅讓大明王朝暫時解決了危機,才有了洛川這句膾炙人口的諺語:“舊縣本是鳳凰山,平地出了個劉解元,劉解元是好漢,免糧十萬丟八千”,也給後來大清王朝時期,我國人口大量暴增奠定了物質基礎。

黃澄澄的糊湯,綠綠的老鹹菜,它們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卻能填飽我的肚子。如今爺爺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了,我會常常想起和爺爺在一起喝糊湯的情景,窯洞外不斷颳著陣陣的西北風,風裡透露出來的寒冷加快了人們回家的腳步。雪花蓋住了整個村莊,我坐在溫暖的土炕上,手裡端著爺爺熬製的糊湯,這時候糊湯已經不是一碗普通的飯食,它就成了爺爺傳遞愛的附屬物,也是一個家庭溫馨的象徵,更是我心中永遠的回憶!

(作 者 簡 介:邵建軍,微信名珊瑚樹,陝西洛川黃章人,喜歡文學,熱愛故鄉,建立“洛川文學”微信公眾號,讓洛川喜歡文學的朋友有了展示才華的平臺。)

舌尖上的洛川——糊湯

作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