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車主的一句話,讓全國人民都怒了!有車的一定要看看!| 行業

最近特斯拉的瓜大家都吃飽了嗎?

特斯拉這家公司挺有意思,自己從來不在媒體上花錢,但各種正經不正經的媒體卻總變著法子蹭特斯拉的流量。

這不,本來是一起普通的質量糾紛,卻迅速變成了一場人盡皆知的公眾事件。

1、兜兜轉轉的劇情

但凡能成為頂流的瓜總是伴隨互噴和反轉。

這兩天看新聞,特斯拉已經公佈了事故前的行車資料,顯示事發前車主激情駕駛,直接觸發了ABS然後發生碰撞。

資料公佈後,女事主老公不幹了,說是特斯拉這是侵犯隱私。

特斯拉不解風土人情

不少網友感慨: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啊。

為啥這麼說呢?先來看看媒體梳理的時間線,還原一下事情經過:

車主稱model3剎車失靈發生事故——特斯拉提議第三方檢測——車主拒絕第三方鑑定—— 車主要求提供行車資料——特斯拉拒絕提供資料——女主車頂維權——特斯拉回應不妥協——網友集體吃瓜——新華社社評——車主被行政拘留——市場監督總局責成依法處理——特斯拉致歉成立專辦小組——特斯拉提供行車資料——特斯拉表示願意在監督下接受任何權威第三方檢測——車主稱侵犯隱私要求公開道歉

大家發現沒有,事件經過一週的折騰,維權車主和特斯拉

又回到了矛盾的原點

你說鑑定我不幹,我就看你怎麼辦。

2、維權鬧的故事

投資圈不能免俗,也在集體吃特斯拉的瓜。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集思錄一個以自己經歷講海外維權鬧的帖子。

內容大概是一哥們帶家人去新加坡旅遊,在環球影城玩皮筏專案,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終於要到閘口的時候突然下雨了,所以客服宣佈暫停進場,等天氣好了再繼續,但再次恢復的具體時間不能確定,大家想要玩就繼續原地排隊。

這時候由於排隊時間太長,天氣又遲遲沒有好轉的跡象,所以小孩開始哭鬧,於是這哥們找客服協商看能不能先離開吃個飯在回來原位等,但客服說離開就得重新排隊。

這樣一來一回,加上客服的態度又很冷漠,雙方就吵了起來,但有意思的是身後排隊的人很多,卻沒有一個人過來摻和,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老老實實的排隊。

後來有個華人終於看不下去了,過來勸這位哥們說:

新加坡就是一個按規矩做事的地方,規矩可能不合理,但規矩怎麼定的就怎麼辦。如果不滿可以去投訴改規則或者去法院起訴,但現場鬧屁用沒有,如果因此影響了場地方的經營,對方還可以報警抓你,因為新加坡有一個“妨礙商業經營罪”。

最後這位哥們只得作罷。新加坡可是有鞭刑的喲~

3、看不懂的風土人情

大家發現沒有,所有的矛盾都來自溝通不暢。而溝通不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源自環境和思路不同。

站在一個國內居民的立場講,上文故事裡新加坡這服務業是不是很奇葩?服務服務不咋地,規矩規矩咋還那麼死板?

商家完全可以學海底撈啊,領號排隊的安排桌椅瓜子茶水伺候,更高階一點,網際網路小程式搞起,大家網上排號,自由活動,等著手機自動叫號不就行了嗎。

但新加坡偏不。

規矩就是規矩,規矩可能不合理,但規矩怎麼定就得怎麼辦。想改進規矩?那就別嫌麻煩,可以去投訴起訴啊。

所以說啊,特斯拉不理解車主,我們也不理解新加坡。

問題的關鍵還是環境,環境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自然就不一樣。

3、不動腦筋的特斯拉

上面的道理搞清楚,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本質上講,特斯拉這場風波包含兩個方面:

1)針對客戶個人的質量投訴。

從特斯來的客訴處理流程來看,這很常規,也很國際化,挑不出啥大毛病。

既沒有對投訴置之不理,也提供了第三方檢測的方案,誰投訴總得誰舉證吧?

至於起初拒絕提供行車資料,特斯拉稱是擔心資料被用來炒作抹黑,這也情有可原。

2)應對吃瓜群眾的危機處理。

公關教父夏博新說過,做事和說話一樣重要。

流程總是機械的,但說話卻是一門藝術。

特斯拉起初臺前非要強硬示人,那就難免失掉觀眾緣,一時間“特斯拉不尊重消費者”,“特斯拉質量有問題”的指責四起。以致於後來又扛不住壓力被動出來道歉。

表現只能說不及格。

大家發現沒有,國際公關學是不存在的。

在一個國家有效地公關策略未必在另一個國家也行得通。不同文化的人總是有不同的訴求點,每個人都喜歡用當地的語言和思路來做生意,所以一家公司必須學會針對每個國家制定和執行不同的公關計劃。

特斯拉這次原封不動地套用國際模板,標準化地處理國內“維權鬧”的風土人情,完全是不動腦筋啊。

4、多說幾句維權鬧

維權鬧在投資圈其實特別常見,往近的數有大家去年見過的原油寶,遠的如B鬧債鬧。

每次鬧完的結果不外乎是各打50大板,從此門檻提高,以後大家都別玩。

每到這裡,業務熟練的老韭菜無不扼腕嘆息,小白的無知,總讓大夥跟著白白挨刀。

我個人是挺不喜歡維權鬧的,維權鬧從根本上就是一種“不公平分配”的解決思路,完全不值得效仿和提倡。

然而擰巴的是,國內的道德教化明明告誡大家做個老實人,可是老實人卻總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