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如果問你讀書有用嗎?估計絕大多數的人是說“有用”。

然而,除開求學的那段時間,真得把讀書貫徹始終,當成生命中的或者說每一天裡猶如吃飯、喝水、睡覺一樣平常的事情來做的,似乎很少。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既然知道讀書重要,那就會想要去讀書,可真到拿起書本,每個人的狀態又千差萬別。

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呢?

01。立Flag式讀書

最近幾年流行立Flag,很多人每年年初的時候給自己定下類似“全年必做的多少件事”,“必須完成的目標”之類的計劃。而這其中大多數人會把“讀書”名列其中。

記得曾經看到朋友圈裡有人曬Flag,其中有一項就是“讀完200本書”。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我當時就為之一振,心中默默地算了下,這是要一天半到兩天就讀完一本啊!而且那人還是已經工作了的人,如果真得能用這樣的速度讀完一本書,完成全年任務,那我一定要膜拜她。

最開始的幾個禮拜,也看到那位朋友曬出書單,發一兩段讀書感言或者優美語句摘錄。雖然按她的速度預計完成200本的任務有點難,但能堅持看書這一點,我也已經很佩服了。

然而過了最初的一段時間,後面再看她的朋友圈,關於讀書的資訊就越來越少,直至消失不見。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最終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完成她的年度讀書計劃,我願意去想,她或許還是堅持在讀書的,只是不再曬了,她或許沒有完成200本的計劃,但也讀了n本吧。

很多時候,當我們失去了學生這個身份後,“讀書”就變成了思維層面的一件事,我們在“想”與“行動”之間搖擺不定,在“讀書好”和“刷劇輕鬆”之間糾結難安。

所以,很多人試圖用立Flag這樣的方式督促自己去讀書,可這種依靠外力的方式必然收效甚微。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02。打卡式讀書

立Flag後又增加了“打卡”環節,現在的打卡軟體也很多,又或者像手帳愛好者似的,用紙質打卡,做成很精美的讀書簡報模式。

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初衷是很好的,一來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亦能看到自己的一個讀書的過程變化;二來把讀轉化成寫,更能加深記憶和理解。

然而,有一些人卻為了“打卡”而打卡。給自己規定了每天讀書多長時間,把讀書寫在了任務表上,每日一定要看到打卡的“√”勾上,有時候甚至是為了完成打卡,讀得粗略又應付,但不完成打卡又內心難受。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這樣的打卡式讀書,看似自律,卻更像強迫自己,其實已經脫離了讀書的初衷,從中能體會到的讀書快樂也只會微乎其微。

試想一下,這種強迫式打卡的讀書方式,與我們在上學時被逼著去刷題有什麼區別呢?當時做題時內心都多痛,如今用這種方式讀書就會有多不愉快。

曾經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他看了一本不太喜歡的書,可因為給自己定了“不讀完一本不換”的目標,每天逼著自己去打卡讀書,可依舊讀得很慢。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把讀書讀到如此痛苦的地步,真得還不如不讀。畢竟,人生就那麼些時間,做讓自己開心的事還來不及,何必硬凹讀書的人設呢?

不過,換個角度想,雖然讀書不只是在打卡頁上打“√”,但打過的卡至少說明,你已經在讀書這件事上動起來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重點是,讀書和打卡應該是合二為一的,

不是為了讀書而打卡,也不是為了打卡而讀書。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03。投資式讀書

《認知覺醒》的作者曾在書中講過一個例子,他說他的一位朋友跨行做了一件新工作,因為對朋友來說是全新的領域,那位朋友就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能看的專業書都看了,把能聽的專業講座都聽了,很快就成長為了新工作中的熟手。

作者舉完這個例子後總結說,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有機會去聽到很多的專業講座,跟業內大佬面對面的溝通、請教、學習,但書籍都是在那裡的,只要我們願意,就能看到。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這種讀書就是所謂投資式的,我們“需要什麼就去讀什麼”,特別是新接觸某個專業領域時,為了儘快地掌握專業知識,大量地閱讀專業書籍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又或者覺得應該多培養自己某方面的素養,則重點閱讀哪一類的書籍。

有人愛詩詞,有人愛小說,有人愛散文,有人愛科普知識類……

其實讀書本來就是最超值的投資,不管你讀什麼,終有一天會數以百倍地回報到你的身上。

正如三毛說的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讀書,是隨時都可以入場的投資,也永遠不會虧本。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04。享受式讀書

很多時候,我們讀書都會帶上一種目的,為了多一些談資也好,為了提升自己也好,不能說這種目的不好,但這種目的卻會讓我們在讀書時有選擇性地展開。

真正愛閱讀的人,會進入一種“拿到什麼讀什麼”的狀態。

無論是哪一類的書籍,晦澀的專業理論,大部頭的名著,看起來沒什麼營養的小說……隨手翻起一本都能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

又或者,有空時多讀幾頁,忙碌時暫停些許時日,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的調劑,無需刻意為之。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如今生活節奏變快了,感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片熙熙攘攘、熱鬧喧囂的模樣。外在的鬧也就罷了,很多人的內心也都是焦躁不安的。

焦慮、內卷……這些讓人聽了內心更不平靜的詞充斥在我們的耳邊,總感覺,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推著我們不停地向前,連停下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在這種情形下,想要有一片安寧讀書的時光,其實並不容易。如果真能沉浸到書中去,享受讀書時帶來的片刻寧靜,感受書本里傳遞的情感故事,想來應該是一件幸福的事。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看過一段對主持人董卿的採訪,她說她每天睡前都要讀書,沒有非要如此,就是習慣了,哪怕是讀一點唐詩也覺得很好。她說,就像“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樣的詩句,看起來很簡單,但就是很美。

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的人,其實就是在享受人生吧。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05。善念式讀書

看過一個紀錄片:一個文字編輯的工作者因為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很長,喜歡在地鐵上讀書,後來她發現這樣做的人很多,她就開始用相機記錄下來那些人讀書的瞬間,還有他們讀的書。她把照片發到網上後,沒想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甚至有人在像看連續劇似的,催她更新。

這個片子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有人說

“讀書是私密的,但讀書這件事是可以分享的。”

很繞口的一句話,乍一看下有點矛盾,但其實前後的兩個“讀書”講的是兩重意思。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讀書是私密的”,這裡的“讀書”說的是讀一本書。

每個人喜歡讀的書本就不同,即便是讀完一本相同的書,所思所悟也未必相同,所以,當我們讀一本書時,未必要廣而告之,我讀了什麼書,我讀完了有什麼感想。

“但讀書這件事是可以分享的”,這裡的“讀書”則說的是閱讀這件事。

我們不必分享自己讀過什麼,但我們一定要不遺餘力地去分享“我們愛閱讀”、“我們正在閱讀”這件事,因為這才是傳播讀書的力量,或者說是用我們一點點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愛上讀書。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就像曾有教育專家說,你逼著孩子去讀書未必有用,但當你也拿起書時,你的孩子也會加入進去。

讀書的終極姿態,應該就是不僅自己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別人讀書,猶如傳遞一種善念。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結束語:

知乎上有人問:讀書和不讀書的區別有多大?

答案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其實,讀書和不讀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可能看不到太大的區別,但總會有一個瞬間,讓你忽然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但真到了那一刻再去讀書,為時已晚。

讀書,其實不是為了現在,只是在給未來囤積資本而已。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5種姿態,你是哪一種?

*作者簡介:三月古木,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一個願意與你分享心情故事、親子教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