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前段時間,去參加了一個朋友聚會。有一位朋友,為了考公務員,已經在家賦閒三年了。談話間,總是說,自己考公務員,是為了不當工作的奴隸,等自己考上了,要走遍世界阿各地,做一個看過世界的人。

其實,這樣的人,處境相當的尷尬。這位同學也曾堅持不下去,半途找工作,然而年齡大,沒有閱歷,拿到的薪水比同期的應屆畢業生還要低,此後就放棄工作,專心考公務員了。

如果考上,想必之後的生活,會令他心滿意足,可一旦考不上,面臨的是,長期的無社交生活,沒有社會經驗,註定啃老等尷尬的境地。並且時間越長,處境越尷尬。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大家是否還記得名導李安。提起李安,媒體總會提起李安賦閒在家的那六年。認為是那六年的沉澱,成就了李安。

實際上,那六年差點“毀了”李安。我們都是普通人,一個男人,沒有事業,賦閒在家,所承受的精神壓力是巨大的。

其實,李安在一開始,也曾接過很多專案,但都因未籌集到資金而終止。事業未成,賦閒在家,與家人也產生了很多矛盾,家人甚至不敢在他面前提“拍片”這兩個字。

後來,李安參加了臺灣政府舉辦的劇本比賽,同時贏得了一等獎和二等獎,並被引薦給了美國的GoodMachine電影公司,與詹姆斯·沙姆斯合作拍電影,人生才漸有了起色。

如果李安再沉寂幾年,我相信時間會一點點磨去他身上的意氣。我們只看到了站在高處的李安,卻沒有看到沉淪在暗處那千千萬萬個“李安”們。

你可以給自己時間去尋找理想,但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止損點。你要清楚的知道,你需要多久時間,而不是把時間全都投入進去。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國際大師林語堂在晚年時,曾經鑽研上了機械印表機。從1926年開始研究,到後期的1947年成功,中途跨越了二十年之久。當時林語堂是版稅收入的大戶,為了研究,幾乎將自己的家庭財產全都投入了進去,後期還去了銀行貸款,欠了一大筆錢。不過這項研究最後還是失敗了,因為製作成本太高,無法批次生產,可以說,林語堂的損失慘重。

而在1958年,林語堂擔任了南洋大學的校長後,一直想要管理學校的基金(兩千多萬),後期更是把學校校董會告上法庭,最後以捐助人陳六使簽下三十多萬的支票賠償給他而結束。說是賠償,不如說讓他趕緊走。這件事讓林語堂為後世所詬病,被“晚節不保”這樣的字眼來形容,我想這與他前期的失敗,資金的流失,中途沒有及時止損,導致損失慘重,從而看重金錢有一定的關係。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是

七天鬧鐘

小程式,生活就是一個七天接著一個七天,如果中途做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可以先為自己規劃好時間,制定一個止損點,這樣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小程式有“迴圈打卡”和“一次事件”兩個專案。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迴圈打卡:簽到一次,提醒一次,不打卡不提醒(小程式內可以選擇持續週期)

適合短時間、需要督促、頻繁去做的事情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

一次事件:可以定義七天內的時間,超過七天小程式則不會提醒(小程式內自己定義時間)

適合需要較長時間去做的事情

我們的人生,相當於一次又一次的投資。金融巨鱷索羅斯曾說過,“投資本身沒有風險,失控的投資才有風險。”所以,記得給你的人生止損!

本文來源於壹程式商店(mconcepts),關注該公眾號,並在後臺回覆關鍵詞“PPT”,可獲得精美的ppt模版。

林語堂的“失敗”告訴我們:及時給人生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