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與通識

作家阿城將知識水平分成三個階段:“無知的確定性”,“有知的混亂期”,“批判性思維”。常識都是很簡單的,可就是最簡單的法則,人們反而容易忽略,所謂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

比具體的常識更重要的是什麼呢?

是對待常識的態度。大部分的常識,曾經是前沿的發現,它從驚世駭俗,到變得平平常常。因為它經過了反覆驗證,常識才成為最可靠的知識形式。什麼是對待常識的態度呢?

知道了,就必須遵守。

按理說,常識既然是最可靠的,就應該在決策中佔最高的優先順序,但人們要犧牲眼前的利益,這個決心並不好下,按照嘗試去做,常常在於智慧和決心。

要以常識為基礎,建立通識,表面意思是和專門知識相對,是對各方面知識有所瞭解,良好的通識,還決定了一個人處理知識、認知世界的水平。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把人的思維模式分為三個階段。“無知的確定期”階段,就是學到什麼,就認為它是千真萬確的,比如中學時期,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接觸可靠的常識。“有知的混亂期”階段,接觸了許多學派和理論後,覺得似乎都有理,又不能掌握體系,很多大學生都停留在這個階段。“批判性思維”階段,就是能透過取證、分析、推理的方式,做出理性判斷,這是思維真正成熟的階段。

很多人沒有這種深度,也不需要達到這種程度,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做好尊重常識,客觀共情,就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迴歸常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