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海報

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這是一群來自公益世界的年輕人提出來的問題。2017年5月20日至21日,五位公益藝術家發起並組織了2017年銀杏-共融藝術節。他們是來自服務於流動工友的北京工友之家的孫恆、服務於流動女性的北京木蘭社群活動中心的齊麗霞和服務於家政工的北京鴻雁社工服務中心的韓紅梅、服務於殘障人士的病痛挑戰基金會的王奕鷗,以及堅持公益倡導的上海愛拍社群影像的王海。這兩天,將近200多位工友、殘障人士、流動兒童以及文化學者等匯聚在位於平谷的同心公社營地,透過藝術展演、女工展覽、環境教育、文化集市、紀錄片討論、無障礙繪畫工作坊以及文化經驗分享會共同探討這一議題。

什麼是藝術?什麼是世界?誰的世界?什麼算是改變?除了上述五家公益機構,還有貴州鄉土文化社、北京零廢棄、上海禾鄰社、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新工人影像小組、北京鴻芷空間、北京同心實驗學校、北京樂齡老年社工服務中心、WABC無障礙藝途、8772樂隊、九野樂隊、北京同心互惠商店、皮村工人文學小組等多家社會組織。在這裡,大家透過藝術展演探討藝術與現實的關係、發展與文化的關係。非常可貴的是,這種探討或討論不是空談,不是從概念到概念,而是以脆弱群體為主體,展示大家的藝術和文化實踐,彙集各自的實踐經驗,提煉觀點,從其文化實踐中尋找並發展答案。

為什麼是銀杏?在開幕式上,北京工友之家孫恆解釋說,銀杏樹的特點是生長慢,從栽種到結果要20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但它紮根大地,擁有極強的生命力;銀杏樹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枝葉扇形寬闊,象徵著人的胸襟開闊。而五位藝術節發起者,均是銀杏夥伴,即南都基金會“銀杏夥伴成長計劃”的受益者。與一般的基金會資助專案不同,“銀杏夥伴”專案關注人,是一個致力於資助青年人突破成長瓶頸、成為推動某一公益領域發展的領袖型人才的長期計劃。他們為草根機構的領導者或創始人提供連續3年、每年10萬的資金支援,被形容為公益界的“天使投資”。那麼,什麼人可以成為“銀杏夥伴”?那些被認為有胸懷理想且腳踏實地,能紮根社群的有效行動者,樂於自我改進與突破,樂於透過對話解決問題,能夠進行跨界合作並整合資源的青年人,將有幸成為銀杏夥伴。這五位發起人就像一棵棵銀杏樹,紮根大地用公益服務社會。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銀杏夥伴·北京工友之家孫恆在開幕式上致辭(攝影/劉曉平)

孫恆在開幕式上談到了對藝術的理解,也可視作銀杏-共融藝術節的宣言:“藝術不是高高在上脫離我們的陽春白雪,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和消費品,不是我們享受不起的奢侈品,藝術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他說:“早晨起來看朋友圈,鴻雁姐妹、木蘭姐妹們在開往平谷營地的大巴上唱歌,這就是藝術;全國刷屏的皮村文學小組的成員範雨素,經歷了無數生活挫折,熱愛文學,寫下的文字感動了無數人,這就是藝術。我們的藝術來自我們真實的生活。今天,我們要讓藝術迴歸我們的生活,服務我們的社會。”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北京零廢棄”向藝術節參與者介紹垃圾分類理念與方法(攝影/熊穎)

銀杏-共融藝術節的結構非常“有意思”和“有意義”,遠遠超出了我們對藝術的理解。它的第一個環節居然是關於垃圾分類的環境教育,作為藝術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要用零廢棄來詮釋藝術節中人的責任。當筆者喝下一杯鮮榨西紅柿汁之後,就有兒童志願者馬上告訴我:“阿姨,如果你能將這個塑膠杯送回原處,讓我們重新利用,我們會獎勵你一塊肥皂。”於是,我得到了小朋友的獎勵,於是,我再也不會亂扔垃圾。藝術節的場地一直很乾淨,因為這是零廢棄藝術節。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同心少年合唱團演唱歌曲《夏天的名字》(曹昂/攝)

藝術節的開場演出者是來自流動兒童學校的同心少年合唱團。一首《夏天的名字》,讓聽眾無不為之動容。六月,孩子們即將畢業,但畢業後就要離去,卻不知去哪裡,是不熟悉的家鄉,沒有父母的家,還是未知的遠方?所以,只“留下這個夏天的名字”……開場演出就直擊現實。而後,木蘭文藝隊、富平家政女工藝術團和鴻雁藝術團,這三個由以家政工為主的流動女工所組成的團體分別表演了關於流動女工的歌曲、戲劇和舞蹈。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鴻雁藝術團的詩歌朗誦《百手撐家》與即興舞蹈《舞在勞作中》(熊穎/攝)

“親愛的姐妹,你有一雙勤勞的手,你有一雙粗糙的手,你有一雙抱寶寶的手,用這雙手撐起一個家!”這是鴻雁藝術團獻給藝術節的詩歌《百手撐家》,據說她們還在醞釀著“百手撐家”家政工藝術節,要透過藝術表演告訴社會:家政,是一個工種,是社會需要的一份工作,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不能因為在私領域工作,就得不到保障和尊嚴……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皮村社群工友文學小組的詩歌朗誦(曹昂/攝)

除了鴻雁藝術團的家政工,皮村社群工友文學小組也朗誦了他們自己創作的詩歌。這個文學小組曾因範雨素而聞名,諸多媒體前去皮村採訪。人們感嘆,文學還活著,詩歌還活著,活在倍受挫折且艱辛生活的一群人之中,他們的熱愛、他們的真誠、他們的熱烈執著,現在都從他們嚴肅且全身心投入的朗誦中體現出來,似乎在朝聖。誰也不會想到,在平谷這樣一個自己搭建起來的音樂廳中,有如此生動的詩歌和文學……同舟家園的四位男工用臉盆做鑼鼓,表演了三句半。久違的三句半!多少年了,工友們又抄起了這個“傢伙”,直抒胸臆,敲擊出他們的生活和心聲。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同舟家園男工的三句半表演(熊穎/攝影)

寧靜的聆聽之後,是激動人心的樂隊演出,8772樂隊、九野樂隊和新工人藝術團輪番上場,無論是否殘障,無論何種性別,三個樂隊都唱出了他們的不屈、勇敢和前進的快樂,似乎能看到他們在陽光下衝破一切障礙跑向前方……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女性民謠樂隊九野主唱段玉母女在女工專題展與“自己”合影(攝影/熊穎)

在演出同時,藝術節開辦了中國女工專題展,一個個真人大小的紙版剪影佇立在音樂廳前,每個剪影后面擺放著一本翻開的書籍,正是這個女工的真實故事,不少人駐足翻閱著女工成長的故事。九野樂隊的主唱段玉驚喜地發現了自己和孩子的剪影,於是愉快地與剪影合照。在這裡,每個女工都是文化的主體,每個女工都有值得被閱讀的故事。除此之外,藝術節還有家政工的攝影展、文化市集、關於流動兒童/環境保護的紀錄片展映和討論。

藝術節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8位銀杏藝術家關於“藝術改變世界”的經驗分享。對藝術是否能改變世界以及如何用藝術去改變世界,每位藝術家都有著如此波瀾壯闊的文化實踐,讓我們一下想到孫恆在開幕致詞中所提到的銀杏樹:紮根大地,勃勃生機。

——————————————

原文《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藝術可以改變世界麼》於2017年6月1日發表於中國網,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卜衛。連結http://news。china。com。cn/cndg/2017-06/01/content_40941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