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和音樂版權,哪個更值得投資?

2009年眾籌在國外興起。11年眾籌開始進入中國。

眾籌電影的發展時間很短。我國第一部眾籌電影是2013年的

《十萬個冷笑話》

,當時製作方利用點名時間發起眾籌,自此開始眾籌電影成為電影投資融資裡的一個熱點話題。

什麼樣的電影才需要眾籌?

其實不管是院線電影還是網路電影,都會有需要眾籌的時候,只是你沒有去了解,因為院線電影和網路電影的成本差異問題,眾籌的時候都會有不同。

影視和音樂版權,哪個更值得投資?

先來講說院線電影:院線電影成本大,成百上千的製作是基本的需求,所以基本無法實現以實物或娛樂權益來作為眾籌投資人的答謝。目前國內電影市場裡,眾籌電影都是以獎勵方式答謝眾籌投資人,以至於眾籌的院線電影無法拿到很大的投資,比如《大聖歸來》平均每個眾籌者投資為8。43萬。這決定了院線電影想要利用眾籌融資成功,也只能是那些中小成本的院線電影。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電影故事片產量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遞增;電影投資主體日益多元,民營製片機構超過1000家。中國電影產業每年都在以茁壯的速度發展,而且目前很多演員也是一邊做表演一邊做投資。

隨著近年來影視文化的迅速發展,電影投資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同時影視騙局也層出不窮,一部分是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的體量日益龐大,2018年中國的電影市場突破600億,且逐年呈上升趨勢,以及各類爆款電影在各大平臺刷屏,佔據了大眾視線和輿論。於是出現了很多渾水摸魚的人,打著電影投資的旗號,抓住投資人的心理,製造一些電影投資騙局。

首先影視投資本身是正當的,而且是被鼓勵的。任何影視投資在於專案是否真實,即在廣電進行過備案。所謂的備案,是指廣電已批准劇本,允許開拍。行業的知識壁壘高,對於很多對行業不瞭解的人來說,難以分辨真假。很多時候你的錢根本就沒有真的投到電影裡,藉著投資電影的外殼,做著非法集資或者詐騙。而一些有知名度的公司往往會成為他們蹭熱度的物件。

如今社會的版權意識越來越重,電影有版權,音樂有版權,書籍有版權等等。一首音樂上架在各大音樂平臺之後,都會以單曲付費、專輯購買或者是平臺會員充值等形式去進行付費收聽,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模式。

投資行業的多樣性和高速發展讓熱衷於投資的投資者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但是現在類似於房地產這種實體投資的市場大不如前;電影投資的中長期收益週期;虛擬投資的不穩定性,也是讓很多投資者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錢該投在什麼領域才是合適的。

我們先來了解下音樂投資的收益來源;

①點選量:從各大音樂平臺,如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的歌曲點選播放量來計算收益。

②版權使用:作為電視劇背景樂、電影背景樂、短影片背景樂等的版權費用。

③商業應用:音樂會、演唱會、複製u盤、專輯製作等商業收益。

④其他:ktv買斷、酒吧會所使用等的版權收益。

【二】成本門檻以及收益週期:

①成本門檻:一首歌曲的成本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不溢價不多售,出完為止。門檻幾萬不等,個人輕鬆參與。

②收益週期:歌曲上線的第二個月即開始收益,以月為單位出具收益資料並核算分發收益,投資者終生受益!

【三】正規認購流程如下:

1,選擇好的音樂專案。(發行公司資質齊全)

2,向音樂專案發行方企業對公賬戶支付認購款項。(對公帳戶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可放心轉款)

3,發行公司財務查賬確認到賬後,郵寄紙質版合同給投資人(一式兩份)。

4,三天內投資人收到合同簽署完成,回郵一份到發行公司。(合同生效,雙方履行合約精神)

5,發行公司收到款項後,會給投資人郵寄蓋有公章的全款收據作為憑證。

音樂版權的投資相比於影視的投資,歌曲版權是50年,收益週期可以說是終身的,還可以繼承給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