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小提琴的5條黃金法則

挑選小提琴的5條黃金法則

初次購琴,大多沒有經驗,網路上流言蜚語多,專業客觀建言較少,自己很難分辨。

教琴的老師多專攻演奏,很少有深入研究制琴技藝的,自己不買錯已經萬幸,更遑論給學生正確的建議。

怎麼辦?真的很難。

所以對於購買小提琴的,青歌誠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不要買過於低價的琴。

初學者買琴時的想法通常是:我不是專業的,或者還不清楚小孩子興趣所在,不敢買太好的琴。我也認同這種想法,但我必須提醒的是,過於廉價的樂器,實在是抹殺興趣的元兇! 遲鈍的發聲、平衡不對、反應不佳的琴弓、調音困難、琴絃高度不對……。。等等,廉價的樂器有其先天缺陷,除了低價,幾乎一無是處,除非你需要一把裝飾用的佈景,否則只是虐待自己。

雖說貴的樂器不一定好,但好的樂器一定不便宜!

如果你想要透過整修手段改善廉價琴,花費會更多。用買一臺高價手機的錢買一把好琴,有機會陪你一輩子,為何要把錢用在吃喝玩樂、卻只花很少的錢買琴,然後還聲稱我喜歡小提琴呢?

第二、換琴之前,確定換琴的目的。

不要盲目地換琴。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提琴,縱使是 Strad 或 Guarneri,也不會是”完美”,每把琴都有它的特性,在沒有了解自己需要、以及現有樂器的本質前,不要以為換琴可以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很多人的琴不是不夠好,而是調整沒到位。調整不會讓一把70分的琴變成80分,不會讓5萬塊的琴值10萬,它只會讓那把琴的本質100%發揮而已。所以,要讓你的琴保持在最佳狀態。

第三、用反應,而非音色做判斷。

反應比起音色更容易客觀評估,選擇反應敏銳、層次豐富、可以與你溝通的琴。

一般人最在意的音色表現,反而常常是自己造成的——越是敏感的琴,弓當然越難駕馭,你越可能演奏出不好的音色。

我自己的演奏樂器,在水平還不到位的學生手上,音色簡直難以相信,這是一把高價的琴應該發出的聲音。青歌的這一款歐料仿古小提琴,不僅顏值高,而且反應靈敏,回彈速度快,可以在你演奏快速片段的時候,給你更大更快速、更強有力的彈性支撐,讓你的左右手跑的更快,是資深琴友的選擇。感興趣的可點開檢視!

第四、不要依賴證書幫你做決定。

證書完全不能證明什麼。假如你不確定琴本身的品質,那就是你不確定這把琴適不適合你。只有在你已經確定琴的價值後,再來看證書告訴你什麼。

記住一個事實,好的琴不需要證書就是好琴。

證書證明的是價格,而非價值

每張證書都要花錢,證書越多,代表被剝削得越多。除非你要買的是天價收藏品,那就另當別論。過去的制琴師認為”琴”本身所表現的,就是他的簽名,不能靠別人的證明,來決定自己的身價。格局高低可見一斑!

第五、選擇預算內的實用小提琴。

買一把低價的歐洲琴,真不如買一把高價國產琴,你花的錢更少。這種例子在我身邊實在不勝列舉。

義大利,特別是克雷蒙納,在有些地方特殊商人的要求下,產製了一些有證書、有簽名,卻是檔次低的樂器。這種樂器材料不佳、做工不佳,甚至屢屢傳出有外加工、貼標的行徑。你多花的錢,是那把琴的運費和營銷成本。

一流的義大利琴目前價格很貴還需要預定。預算不高的話,我寧可選擇國內的琴。國內近十年製作的琴,已經席捲全球,絕大多數歐美琴都是國內製作的。 相同品質,標籤不同,價錢相差1到2倍以上。

最後,再次強調,就是確

認自己買的是樂器、是工具,而不是買藝術品。

最近看到一位克雷蒙納的制琴師談到制琴時,他清楚地說到,他是在製作工具,當這個目標沒有達成,就不是成功的制琴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真的很感動。

藝術用嘴巴說說就好,好的工具卻不是天天能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