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慾強的父母”話題成熱搜:正確處理親子關係,要做到這3點

用微博熱搜查看關鍵詞,無意中看到“控制慾強的父母”連線的頁面高達4647。8萬閱讀量,7763人次參與討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整個頁面讀下來,簡直是聲淚俱下的“控訴大會”。

有解讀何謂“控制慾強的父母”,有現身說法,以自己切身的例項揭露父母們控制的“實錘”,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攤上“控制慾強的父母”,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心理傷害的。當然也有理智清醒的言論,表示對有控制慾的父母表示理解的。但總起來說,對有控制慾的父母多持否定性評價。

深以為然。

控制慾強的父母,心裡到底怎麼想的

心理專家吳志紅在《奇葩大會》上分享了一個故事:

女孩和男友戀愛3年,媽媽不同意她倆在一起。

三人見面後,武志紅問:“你為什麼反對女兒的愛情呢?”媽媽的理由是:“我女兒長得很好看,那男孩配不上”,他立刻辯駁了:“你女兒最多隻能說長得端正”。

後來,她媽媽又給出新理由:“我女兒本科學歷,他只是大專”。其實,男孩的收入是女孩的三倍。於是,這個理由又不成立了。

突然,女孩的媽媽大聲哭喊:“她之前說過,什麼事情都會告訴我!”

原來,她在意的是女兒的“背叛”:瞞著父母偷偷戀愛了半年,被媽媽發現。最後,女孩與男友分手,遠離媽媽,獨自生活。

親人變成仇人,何苦呢?

父母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果真是這樣嗎?未必!

實驗心理學認為,

控制慾是一種試圖按照自己的方式,控制周圍一切的做事方式。控制慾信奉者甚至認為這種不間斷的干預與干涉是必要的,是有好處的。"這種心態可能是一種優越感作祟,相信他人無法自己處理好事情,或者是害怕他們一旦不去控制所有細節,事情會失控。有時候,有些控制狂只是希望控制一切,而產生一種權力在握的良好感覺。"

最近熱播的《小歡喜》就重現了何謂“控制慾父母”。

小陶虹扮演的媽媽

宋倩

,作為單親媽媽,對喬英子的關心可謂無微不至,可以說是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因為孩子就是她的希望,就是她的精神寄託。

在報考學校上,兩人產生了嚴重分歧。

喬英子熱愛天文學,一心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學專業。

而媽媽

宋倩

,想讓女兒留在北京,報一所北京高校,選一個熱門專業。

由此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宋倩

的控制慾,多少讓喬英子有些抑鬱,這種控制慾同樣會產生反作用,只會讓孩子選擇逃離。

“控制慾強的父母”話題成熱搜:正確處理親子關係,要做到這3點

《小歡喜》劇照

父母以為的圓滿安排,其實在子女看來,完全是對自身的橫加干涉,不滿和反抗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你的控制,遠遠抵不過對子女的傷害

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曾經說過: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拐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網友吐槽:我都16歲了,我媽不讓我出去玩,也不讓別人到家裡玩,有點愛美的想法,我媽就說我浪,天天懷疑我早戀,真不知道說什麼好,真羨慕那些和媽媽一起逛街有說有笑的女生。

還有網友控訴:在我小時候活潑調皮的時候讓我聽話,讓我乖,在我長大之後一言不發,宅在家的時候讓我活潑起來!臣妾真是做不到啊。

中國的父母似乎犯了一個通病,那就是使用全力安排好子女的一切,為子女鋪就一條從搖籃到墳墓之路。

“控制慾強的父母”話題成熱搜:正確處理親子關係,要做到這3點

父母的教導,銘記在心

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畢竟從主觀意願上,是希望子女學習、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稱心如意。

但所謂的歲月靜好,都是由於負重前行。

孩子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該進行無謂的壓制。

做對這3點,親子溝通不再難

從心理學上來講,控制慾極強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有巨大能量可以擺脫控制成長為獨立自我,另一個就是習慣了被控制從而無法成長為獨立人格,他們的人格是依附於父母的人格之下的。

近來屢見報端的“巨嬰”案例,都是在父母一手包辦的情況下,子女失去獨立判斷、獨立思考、獨立行事的想法和意願,導致成為沒有思想、沒有判斷、沒有社會經驗的巨大“嬰兒”。只是這個“嬰兒”長著成人的骨架和麵貌,其心智仍然停留在嬰幼兒時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1. 適當放手,及時給予指導。

沒有一個父母本意要把孩子往火坑裡帶。父母子女之間如果觀點、想法都一致,還好說。如果不一致,那到底聽誰的呢?或許各家各戶都回碰到類似問題。為子女好,這是當父母的出發點,但目的的合法性並不必然帶來行為的恰當性。做父母的,可以適當放開手腳,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選擇,在必要時,給予恰當指導。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孩子親歷親為,看到孩子的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變化,父母焦慮的心少許得到安慰。

2.加強溝通,尋求共識。

《小歡喜》中宋倩與喬英子的親子關係之所以緊張,根本點在於缺乏有效的溝通。宋倩總是以一種近乎指責、埋怨的心態要求女兒做這做那,毫不顧忌女兒的真實感受。二人缺乏民主、平等氣氛下的對話,所以也就無法達成認識上的共識。在親子關係,尤其是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放棄成見,開展一次推心置腹的對話,或許能夠化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誤解。

“控制慾強的父母”話題成熱搜:正確處理親子關係,要做到這3點

圖片來自網路

3.改善環境,讓雙方看到變化。

作為孩子,要儘量獨立起來,避免對父母的一味索取,堅決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著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作為子女,主動向父母闡釋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尋求父母的支援。在一次次溝通中,讓彼此看到可喜的變化,親子關係也會趨向緩和,走向正常的發展路徑。

融洽的親子關係,是融合劑,更是推進劑,會促進父母和子女的共同成長。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把握好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擺正心態,加強溝通,以實際行動推動和諧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