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前言

“真正的社群,是以美好換取美好,有了這樣的一個美好氛圍後,社群的運營才有往下走的可能性”——這句話同樣也適合養老公寓——椿萱茂(北京亦莊)老年公寓總經理張淑娜。

前兩天,在長輩和同事的朋友圈裡出現了一組相同的照片。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吳爺爺的朋友圈

長輩吳志高爺爺告訴我:這是公寓的一個壯舉,是長輩和員工最難忘的日子!你們都進不來,體會不到,真的太可惜了!

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吳爺爺這麼說呢?

原來,近日在亦莊老年公寓這個大家庭裡,有三位生活了近6年的長輩:張靄麗奶奶和劉西垣、李玉環夫妻就要離開亦莊搬遷到離家更近的西山椿萱茂老年公寓。

雖然早在半年前就已經決定了,但是真到分別的日子,大家還是依依不捨,搞出了幾個大動作。。。亦莊開業8年來從未有過的送別儀式。

送別前夕,音樂賞析團的團長吳瑞璞爺爺找到總經理張淑娜:這次的歡送會以音樂的形式送別。考慮到三位長輩的家鄉分別是三個不同的地方,團長吳爺爺悉心挑選了三個地方的家鄉【老歌】。

第二天上午十點,一場名為《送別&回家》的音樂會悄然拉開帷幕。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送別會歌單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送別會現場

酣暢淋漓地過了一把老歌癮之後,中午的長桌午宴是此次送別禮的高潮。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送別會現場的長桌冷餐

面對老友的搬家,發起人之一的劉瑾奶奶幾次潸然落淚。大家回憶起公寓的點點滴滴,一會哈哈大笑,一會又偷偷抹眼淚,六年朝夕相處,早已讓他們之間有一種厚實的情誼。

平時,哪位長輩的兒女送來好吃的,大家都會拿出來一起分享。誰有個病病痛痛,或者難解的心事,彼此就是對方的“體己人”。

此次搬家的張藹麗奶奶,雖然生性內向,但卻是個極為善良,善於開解人的長輩。以至於很多長輩但凡心裡有什麼不痛快,總要找她聊聊,時間長了,對她都有些許的依賴。

而對待公寓裡的年輕人,張奶奶也“視如己出”。去年,看到身邊的護理員臉色不太好,張藹麗奶奶給自己樓層的每位護理員買了一瓶善存。因為奶奶的兒子是做生物研究出身的,而張奶奶對這方面也頗有研究,總說孩子們太累了,要補充維生素,才能提高免疫力。

李玉環奶奶退休前是醫生,在公寓裡就擔當起大家的“客座醫生”,哪一位長輩身體不舒服,或者因為疾病而有些焦慮、恐懼,李玉環奶奶都會主動去給大家分享醫學知識、答疑解惑。

人和人之間,有信賴才是最舒服的狀態。

聽著爺爺奶奶們在長桌上的發言,張淑娜院長的心裡百感交集:如果老人們不選擇老年公寓,或許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會碰到這麼好的朋友,這麼真摯的情感。

親密關係和熟人圈子,比起物質條件才是更好的保養品。衰老是從放棄開始的,主動的人都是自帶抗衰基因的人,而養老機構便是觸發這種基因的“引子”。

在和張淑娜總經理聊起這次送別禮的時候,她說:這次最令我們意外的是,這場家宴是完完全全由長輩們自己策劃的。

從發起,到人員安排,再到菜譜的制定,爺爺奶奶們親手操辦,張院和團隊也是在活動開始之前給了執行支援。而家宴之後,大家還自發組織了談心會,意猶未盡聊到很晚。

雖然三位長輩已經搬到了西山椿萱茂公寓,但在亦莊大家庭群裡,大家也還會噓寒問暖。老住戶萬奶奶還專門為三位長輩送上了一首臨別詩:

萬奶奶 · 獻詩

揮手從茲去 椿萱並茂同

大興西山遠 也能喜相逢

微信天天見 笑語樂融融

翁媼共珍重 百歲更從容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椿萱茂大家庭的聊天記錄

一個養老機構裡的親密關係原來這麼甜

淑娜總經理與張奶奶的日常互動

六年前,互為親家的三位長輩跨越了大半個北京城,舉家來到這裡。六年時間裡,需要和被需要的滿足,友情和親情的收穫,算不算人生不期而遇的美好呢?

就像張淑娜總經理說的那樣:

老人們搬離自己的家,選擇進入到養老機構這個陌生的環境裡來,他不是簡簡單單地搬個家這麼簡單。

而是放棄了自己的社交圈,熟人社會,選擇一個陌生的、新的生活方式。

我們做社群也好,社團也好,就是希望長輩之間能打造一個熟人的社會,注重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因為這樣,長輩們才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此心安處是吾鄉。

願天下每一位長輩都能找到自己信得過的親密關係,熟人圈子。椿萱茂一直在這裡,安放一份妥帖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