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行路、作文、做人

讀書、行路、思考、寫作,唯其如此,才能創作出有思想、有深意的作品來!倘若沒有文學積澱、文字功底,就是有滿腹心思,也無法從容地、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吧!

讀書、行路、作文、做人

自然,讀書只是鋪墊,若是不接觸社會、擁抱生活,走進具體的環境之中去歷練、體悟,書讀得再多,眼界必然受阻,便成了書呆子,作文勢必會空洞,難免言之無物,無病呻吟,作品失去靈魂參與,就枯燥乏味呢!

陶行知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生活體驗對於為文,又是何其重要。倘若脫離生活地去空談,見識受限,創作就會就回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這樣的人,思維亦會受限制啦!

讀書、行路、作文、做人

一段時間,有人對《班主任》、《傷痕》、《人世間》等一系列作品,無端地加上所謂“傷痕文學”的烙印,橫加指責,冠以抹黑社會的莫須有的“罪名”,實屬沒有走過萬里路之限啊!夏蟲未經冬寒,自是不可以語冰呢!

事物地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社會發展、人的發展都是無法脫離這一規律的。人生有低谷,社會生活有今日之小康與幸福,自然也會有往昔的貧困與悲哀。一個作家、一部作品,我們提倡歌功頌德,又何必限制,甚至詆譭反思與驚醒呢!列寧說“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如此看來,寫苦難、寫傷痛的作家、作品都應該是客觀的存在,作家是良心作家,作品必然是警世之作!

讀書、行路、作文、做人

讀書、行路、反思、寫作,是一個作家成長,作品產生的規律與必由之路。這一點,毋庸置疑,既然是自然規律,也就不會受制於社會與環境了,更不應該受制於個人的好惡與眼界、心胸吧!

文學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是基礎,是客觀存在的,功利性只是意識形態的東西,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思維、見識,強加於別人,尤其是作家和作品。偏頗的執念,是應該摒棄的!

讀書、行路、作文、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