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和行為是什麼?

意識是一種顯現,客觀的資訊在經過人的眼耳口鼻接收之後形成的一種主觀感受,這種感受是主觀上的顯現,就如同顯示器的顯示效果就是意識的呈現,但他的後部工作原理決定著顯示效果的呈現。

意識和行為是什麼?

每個人的物質器官接收資訊基本上差不多,為什麼稱之為主觀上的意識呢?那是因為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這些差距在人和動物上呈現的較大,例如:蝙蝠發出的頻率範圍為10 000 Hz~120 000 Hz,人聽到的頻率範圍為20 Hz~20 000 Hz,故人可聽到蝙蝠的部分發聲頻率範圍,所以人的意識是人接收資訊功能過濾後的主觀表達。而蝙蝠的意識也同樣是接收這個世界資訊後的主觀顯現表達。(我們的視覺,觸覺還有味覺都跟聽覺一樣,是擷取客觀世界特定的一段DNA所編定的能接收的資訊。)地球上所有有意識的生物的意識行為,都是在統一客觀的宇宙平臺上,經主觀資訊過濾後的意識顯現表達。因為意識的產生還受環境的不可重複性影響,所以意識並不能被絕對的控制和完整的複製。

意識和行為是什麼?

特別是人的自我意識遠遠高於一般動物的意識,人的自我意識具有高度的統懾性和專注力,在哲學上馬克思稱之為能動性。這種能動性在生物進化的最末端也就是人的大腦皮層,有大約900億個左右神經元連線,形成了大腦隨著環境的不同,和自我能動的行為改變而塑造的一個網際網路。這就是人的自我意識因為有極強的能動性和可塑性,在社會中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在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中,人與人之間任何的行為都是不確定的,人在社會中的交往,完全靠第三方契約精神來維繫,從而增加人的確定性。從簡單一點的人際關係交往,靠的是人品,其實是一種長期的自我約束的利他利我經濟行為的中庸投資,到複雜的國與國之間的邦交靠的是第三方規則的制約,但這都並不能保證人的不確定性,只能將不確定行為機率拉到最低。

意識和行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