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構成為主流

超融合架構成為主流

超融合架構近年來,乘著效能、價格和增長彈性的優勢,逐漸成為企業的新寵。超融合架構正逐步取代傳統資料中心伺服器、儲存、SAN網路的模式,新技術不但對客戶而言簡單易用,而且允許企業自由組合配搭硬體,讓企業在硬體投資部署上更有保障。

超融合更勝傳統資料中心架構

傳統資料中心的架構由伺服器、儲存及SAN網路三部分組成,傳統方式在資料中心的空間佔用、電力能耗以及人員維護等方面,都耗用著大量資源,於是輾轉發展出節省空間和電力的刀鋒伺服器,再其後就是融合系統及整合系統的出現,目的都是希望簡化資料中心的架構。

近年來隨著伺服器的處理器效能不斷提升和進步,以及快閃記憶體技術的發展,造就更進一步的融合

把伺服器和儲存像盒子一樣融為一體,大幅縮小資料中心佔用的空間,更節省能耗。

超融合更重要的好處是,軟體定義為主的設計,企業資料中心的擴充套件變得靈活有彈性。以往傳統架構的模式,企業用硬體本身已經非常昂貴,加上伺服器、儲存及網路各自需要一組技術人員管控,才能操作整套系統,所耗人力物力的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傳統模式要在系統啟用之前,先估計所需的規模進行採購硬體,一旦工作量增長至不能滿足應用的地步,就得徹底把資料遷至一個更大的新系統,不僅麻煩而且浪費大量資源;反之,工作量較預期少時,空間未有用盡,同樣造成資源投入上的浪費。

按需增長解放企業資源束縛

超融合架構的出現,以軟體定按需配置的方式,順利地解決了這些投資估算的煩惱。以前很多時候遇到的情況是,新專案一來就需要判斷應採購多少基礎裝置才能滿足專案需求,而眾所周知基礎裝置的成本是很高的;現在相關成本則可以進一步降低,有助整個專案的進度,亦允許企業同時開展多個不同的新專案以增加業務發展的機會,因為硬體投資的負擔相對變小了。

超融合這種以軟體定義為基礎架構模式,得到愈來愈多企業的青睞。根據Wikibon 的預測,超融合架構即將全面取代傳統模式,成為企業基礎架構的新主流。

超融合與快閃記憶體技術是天作之合

只有快閃記憶體才能構建出一個平衡系統的超融合架構,只有超融合架構才能充分發揮出快閃記憶體的效能。構建一個平衡的平行計算環境,即充分發揮CPU的效能,每 1GHz 的計算能力需要 1Gbps 的 I/O 速度與之匹配,這一效能只有PCIe快閃記憶體才能做到;快閃記憶體效能會受限於傳統架構的SAN網路瓶頸,也只有超融合架構才能打破這一瓶頸。

Gartner研究機構統計,2018年超融合系統以55%的速率實現強勁增長,是系統整合市場增長最快的部分,並預測到2019年超融合市場,將佔到系統整合銷售額的35%。

FaaS完美實現Power平臺的超融合架構

Power平臺具備天然的超融合架構基礎。首先,Power平臺具有高效能、高穩定的CPU計算能力,支援細粒度的伺服器虛擬化計算能力;其次,Power平臺具備強大的I/O擴充套件能力,這是Power小機和X86伺服器明顯的不同。但這十幾年的企業應用往往只是將Power平臺用做單純的計算處理,而將資料管理交給了儲存裝置。儲存裝置在和計算裝置進行資料交換時,存在IO處理瓶頸,在當下資料併發處理需求劇增的應用場景下,小機+SAN+儲存的企業架構面臨很大挑戰。

為了更好的處理高併發的I/O需求,X86分散式架構得以快速發展,透過X86伺服器的叢集,消除單獨的外接儲存,將計算和儲存整合在一起,一臺伺服器既是計算資源,又是儲存資源,透過軟體定義儲存來實現更好的靈活性和擴充套件性,這就是現在較為流行的超融合架構。但以往幾乎沒有基於Power小機的類似解決方案,其核心在於Power平臺的封閉性和高技術門檻。

而新動態公司研發的FaaS(Fusion as a Service)系列產品,突破性的將高速快閃記憶體和Power小機的CPU記憶體在匯流排級別進行超高頻寬、極低延遲的直連,更深層次的形成了計算能力和儲存能力的融合,完全消除了傳統架構的IO瓶頸,數倍提升小機系統的整體效能。同時,透過FaaS超融合的自主分散式系統管理軟體NPFS,可以將多個Power超融合節點整合形成超融合叢集,極大地增強了Power小型機的橫向擴充套件能力和對並行資料庫的支援能力。

對FaaS更簡單的描述就是透過新動態研發的NPFS軟體,將超大容量快閃記憶體直連Power小機,形成一個基於Power的超融合架構,構成多種應用部署方式(快取、叢集),適應面向雲計算、大資料的新一代企業基礎架構。這一技術充分發揮了Power小機的優勢,將小機被埋沒的優秀效能設計得以完全釋放,為Power小機的使用者帶來了更多的技術選擇,必將促進Power小機市場的青春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