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儀式感

午休間隙,答允了的餃子終於在飯飽後到來,和辦公室的同事聊起南北方過節的差異,突然發現自己的童年很有儀式感。

每個季節,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符號。

秋收的儀式感

春天的豎笛,夏天的知了,秋天的火堆,冬天的雪人。

小時候的秋天是個熱鬧的季節,北方的天氣乾燥且清爽。在開過吃席玩笑的上學路上,和大兩歲的姐姐並肩同行,可以一邊揹著下午默寫的四字詞語,一邊體會秋高氣爽的感覺。秋天的雲彩少了許多,彷彿天都變高了許多。

秋收的儀式感

北方的秋總是來得很快,風吹過幾遍,雨下了幾場,一整個暑假裡只顧得竄高的玉米大豆,就開始蔓延成熟的黃色。立秋後,太陽的影子一天比一天長,黃澄澄的太陽照耀著黃澄澄的田地,滿是豐收的味道。

秋季有兩個最重要的活動,秋收和七夕。對於上學不事勞動的我來說,這兩個都意味著豐富有趣的美食。

秋收的儀式感

那時候還沒有機器,玉米大豆芝麻花生紅薯棉花都需要人力一株株收取,鐮刀砍刀鋤頭鏟子輪番上陣,伴隨著父母賣力的勞作,慢慢被放倒收攏。根莖在糧食成熟後變得乾燥,放在地裡曬上幾天就是極好的灶柴。小小的我只負責送水,其餘的時間就在田地盡頭小道上坐著數螞蟻。這時候母親就會在旁邊的河沿緩坡上為我扒一個簡易小灶,隨手扯來乾燥的玉米杆,再用鋤頭翻起來一串紅薯,我便有了更有趣的事情——燒火烤紅薯。

秋收的儀式感

鄰居家的二爺是個很會生活的人,自己家的院子裡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可以從春天開到冬天。他家的菜園往往也不走尋常路,經常會有些尋常人不會種的菜,見我升起火來給我幾個土豆,還教我找可以吃的野草根,甜甜的長得像是甘蔗的超迷你版,至今不記得叫什麼名字,倒是一味中藥。再去田裡撿些花生,我的臨時小灶就滿滿當當的了,烤熟了叫來田裡勞作的父母和鄰居,邊吃邊聊。

待到夕陽拉長了影子後,躲進天邊的雲彩後,我們也到了回家的時候。扛起鋤頭晃晃悠悠,河邊的村莊也升起緲緲的炊煙。

秋收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