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直播大戰:僱傭兵的崛起

00

外行瞎激動

網紅帶貨成為風口,但家居網紅帶貨還有待驗證。

尚品宅配的300大V爆破,薇婭帶貨索菲亞,均以失敗告終:

尚品宅配5萬單 沒有這300個大V,就正常銷售,搬到網上去,資料也不比這個低

索菲亞的1。8億 相當於花錢買了一批免費量房、免費設計機會,這叫投廣告,不是賣貨,從投廣告的角度看,收益還不錯

只有外行才瞎激動。

按目前的表現,家居直播帶貨最有效的是歐派家居,他採用了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模式的模式:

第三方砍價

01

捲土重來

第三方砍價爆破機構,算得上行業的僱傭兵

,戰鬥力爆表,沒那麼多花裡胡哨,講究個一劍封喉,號稱訂單收割機。

曾經火過幾年,後來涼了,這裡再回顧下它的歷程:

前世今生

印象中家居行業的團購砍價會,始於2008年左右,在2011前後達到頂峰,跟當時其他行業一起,促成了“千團大戰”的盛況。

當時出現了眾多個的“X團網”,全國性的,地方性的都有。

一個小地級市,每週也有好幾場團購會:

在酒店或者體育場租塊地兒,業主拿個小本本中間排排坐,會場四周商家拉個桌子擺個攤兒;

砍價師跟商家臺上表演,演完回到自己的小攤位上開始收錢。

一場活動定個幾百單,是很平常的事兒。

起初大家都很熱乎,你通知業主,還能得到一聲謝謝,

隨著過於火熱、成本問題,漸漸的,業主疲了,不願意來了,

再通知,會挨一堆罵。

眾多團購砍價網,逐漸凋零,

剩下的,分成兩派:

只售賣展位的展會運營商,如安團

售賣業主資訊的中介平臺,如兔狗家裝

諸多金牌砍價師們,散落各地。

在暗中咬牙攥拳積蓄力量,等待著屬於他們的使命召喚。

捲土重來

2019,在美國舉全國之力打擊華為的浩大聲勢下,中國完成了5G時代的彎道超車,史稱“5G元年”。

依託國家強大的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無可匹敵的工程師紅利,移動支付、線上直播生態開啟大爆炸般的膨脹。

平臺不惜重金樹立標杆,以便吸引更多人入局,薇婭、李佳琦們應運而生。

但公域流量,終歸門檻太高,大多數人進去純粹是送人頭。

手握11億使用者的微信生態,是騰訊的金礦。

此時,家居行業沉寂已久的那群僱傭兵:第三方砍價機構。

家居直播大戰:僱傭兵的崛起

嗅到了市場的味道,他們興奮了:

迅速搭建自己的技術框架,依託微信生態進行裂變,爆破收割。

靠著多年的行業功力與資源,他們捲土重來,很快殺出了一條血路。

能力放大

技術是能力的放大器,5G時代

對第三方的賦能

以前一個金牌砍價師一週最多砍一場。

其他時間都在路上、在會上。

在直播等技術的賦能下,現在一天就能砍一場,

以前一個三人的督導小組,十幾天只能督導一場活動,

現在可以同時督導十幾場。

整體效率翻了幾十倍。

對經銷商的賦能

以前督導賣卡,門檻過高,多少人因為賣卡罵罵咧咧的做俯臥撐、作假。

現在督導轉發、瀏覽、拉群,再加上裂變,這個是動動手,躺床上就能完成的事兒,團隊更容易執行。

有能力兜底、有技術加持、有風口推動,

集齊三張王牌的第三方砍價機構,

這次能飛起來嗎?

02

能力吊打

我們來做個對比

賣貨能力吊打

看過尚品宅配的300大V帶貨、薇婭帶貨索菲亞,

你會明白一件事兒:最頭部的網紅,賣貨能力還不如一個入行半年的砍價師。

這是賣貨能力的差距。

帶貨能力碾壓

薇婭帶貨索菲亞,據說1。8億產值,尚品宅配300大V搞兩天,5萬多單。

行業的第三方機構:奇團網。

操盤慕思的戰績:10萬單。

操盤歐派的戰績:15萬單。

家居直播大戰:僱傭兵的崛起

你說這資料有水分嗎?

我覺得肯定是有一些的,畢竟有衝動消費、有“引子”嘛,但這不影響大面兒。

網紅帶貨可能水分更大,開個網店還一大堆刷單呢。

這一點上,行業第三方機構的訂單水分極可能是最小的,因為品牌方是按這個訂單給他們做結算的,作假沒意義。

按客單價算的話,一個頂級的家居第三方砍價師,在直播的效率提升下,年帶貨額破100億應該是很輕鬆的。

會有一批人,能達到這個數。

光歐派家居這一場,15萬單,你要出去添油加醋適當吹個牛,那至少都是50億的帶貨量。

網紅帶個1。8億,值得吹捧,行業人搞個50億,也值得驕傲,

都香。

影響力吊打

網紅帶貨對經銷商體系沒啥幫助,那點兒貨分到店面,連個牙縫都塞不上。

第三方帶貨,最差最差,也能讓整個經銷商體系動起來。

間接的節省了管理費用,提升了團隊能力。

小結:

從賣貨、帶貨、影響,這3方面,目前來說,第三方砍價機構均吊打網紅。

03

風險

機遇與風險並存,這一段,我們來說下第三方砍價帶貨的風險,

有3個:

微信管控

第三方砍價是依託微信生態,透過裂變,來進行客源組織與落地。

這裡面有個很大的風險:

微信對裂變的管控尺度。

微信團隊是個鐵頭娃,因為誘導轉發、裂變,封殺過拼多多、抖音、淘寶、支付寶、騰訊新聞。

是個連自己都敢封的狠角色。

第三方砍價機構的技術框架,設計裂變尺度的時候,千萬別踩到微信的高壓線。

踩到就是個死。

消費者疲勞

還記得當初第三方砍價怎麼敗的嗎?

最早做活動的時候,你通知客戶來,客戶會給你說謝謝,

後來活動太多,你通知客戶,客戶會罵你。

行業可不止一個奇團網,我相信很快會冒出來一大批。

到時一窩蜂上,很容易回到以前失敗的迴圈:

過度消費業主對活動的期待。

商家變心

現在搞活動,大家挺喜歡。

因為行情太艱難了,商家的訴求是:

有活兒幹就行。

那行情好起來以後呢?

商家的訴求就變成了:

光有量不行,得保證利潤。

到時圍繞著:成本、單量、利潤,矛盾點就會出現。

這也是一個風險。

除了砍價帶貨,第三方需要提前佈局其他增值服務。

小結:

上面說的這幾點風險,是第三方砍價機構的風險,

同樣也是網紅帶貨的風險。

04

行業自信

不要一提起網紅、直播就覺得人家做的是新模式,一提到自己行業,就覺得土的不行。

行業再土,也給了你口飯吃,養了你;

網際網路再好,你在他那裡也只是個消費者。

學習歸學習,

但別一看到網際網路,就跟舊社會看到洋大人一樣,膝蓋立馬軟了。

任何網際網路模式,都是對傳統商業的模仿,都不難理解

某些機構,更別想揣著明白裝糊塗,舉著網際網路的旗號,故弄玄虛,來忽悠行業人。

商業模式上,只有賺錢與不賺錢,

沒有什麼網際網路與傳統;

家居行業缺人才,缺模式,

但更缺的是:

行業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