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中國書法有五千多年的漫長曆程,從伏羲氏創太極八卦、上古結繩、書畫同源、甲骨文、石鼓文、篆書、隸書、章草、行草、行書、楷書、仿宋字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進化而來。

漢字的起源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書法風格勁峭、奇肆、婉麗、雄渾自然、字精而美。先秦時代文字的載體多種多樣,有金屬、玉石、木、竹還有帛。載體不同,用途各異,書法風格也豐富多彩。東漢皇帝劉秀的祖公劉買舂陵侯鳳凰嶺有不同的古文字。

隸書至西漢開始走向成熟,它逐漸擺脫了篆書的筆意,變得更加整齊、端正,出現了波磔,字形扁平。東漢時代,隸書藝術臻於鼎盛。隸書快寫的草隸進而演變成了章草,章草又演變成今草。東漢“草聖”張芝對章草發展到今草有重要貢獻。

魏晉時期,篆、隸、真、行、草諸體已經完備,而且日臻成熟。同時書法巨擘鍾繇、王羲之,在繼承傳統、搏採眾長的基礎上,獨闢蹊徑、開創新風、村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範。此後,歷代學者莫不宗法“鐘王”,並尊王羲之為“書聖”。三國魏晉書法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時期。官方文字已顯現出由隸變楷的面貌,如巜受禪表沙《谷朗碑》等碑刻。索靖、皇象等書法家極大地發展了章草,並將其推向極致,為今草開闢了道路。“正書之祖”鍾繇的《宣示表》巜賀捷表》等,是楷書新書體的早期傑作。而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則對楷書的完全成熟,以及行草書的創造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南北朝書法的風格以風雅蘊藉、氣韻生動為主。北朝書法的風格則是以雄強古樸、氣勢渾厚為主,如《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碑》等。北朝的造像與墓誌大多出自民間藝匠之手,雖不一定雅馴,書法卻是質撲中有清新,渾拙中有奇巧,不求工而自工的天然之美令人驚歎不已。

隋代書法直接繼承了北朝書法的樸厚質直的體勢,又融合了南朝精緻綺麗的風格,融剛柔為一體。“二王”嫡傳智永和尚,將晉人書藝中的“神理”凝聚成了“法”,直接影響到唐代書學。虞世南、歐陽詢都曾經仕宦於隋代朝廷,而後在唐代享有書法的盛名,他們的書法都是兼融南北的。而後唐代呈現大批傑出的書法大家:褚遂良、薛稷、張旭、懷素、顏真卿、賀知章、徐浩、李隆基、柳公權、楊凝式等,各有創新。

宋代也出現了大批傑出的書法大家:徐鉉、李建中、文彥博、歐陽修、韓琦、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宋代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徽宗趙佶、米友仁、文同、蔡京、宋高宗趙構、吳琚、張即之、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元初書家首推趙孟頫,其次鮮于樞、鄧文原等名家。明代“三宋”、“二沈”、祝允明、文徽明、王寵、徐渭、董其昌、張瑞圖、邢侗、米萬鍾、宋克平等。清、近代書家:王鐸、傅山、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鄭板橋、翁同龢、鄧石如、何紹基、康有為等等。近代書家有梁啟超、趙之謙、沈曾植、吳昌碩、李叔同、于右任、齊白石、沈尹默等等。

總而言之,中國的書法家的面目是自成一體之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