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報有什麼用?"| 如今地震頻發,設計師能做些什麼?

上個月,四川宜賓發生了6級的地震,截止到今天共造成13人遇難,地震的資訊在地震當晚傳遍了整個中國,事情救援過程持續發酵引起了全國的注意,社會輿論紛紛。

不止在中國,在宜賓地震前兩週時間,日本東京等多處地方產生4級地震,到了7月1日日本的東北部海域也發生5級的地震;7月4日在美國加州南部也發生了里氏6。4級地震,到了如今,在7月14日印尼哈馬黑拉島同樣發生了7。4級地震。

地震都會給當地民眾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在如今這各地地震災害頻發,人民生命財產岌岌可危,我們不禁在反思:在這種自然災害之下,人類應該如何在如此困境之中保護好自己?

同樣的疑問在設計師圈子裡也引起廣泛討論,人們都沉寂在感嘆人生無常、關心災情與祈禱中,但也有設計師捉住了重點:對於地震這種天災,作為設計師能為災區的人們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

因我們設計師一聽到地震的訊息,第一時間就只會想到製作平面海報為災區祈禱打氣,這已經是整個設計行業預設的支援行動了。

平面設計師常用方式——設計海報。

因為海報製作時間短,有很多相關的素材在,思考製作不用太花費腦細胞,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製作。

在08年汶川大地震時,一則全國各個設計院校要求學生設計抗災海報的新聞訊息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吐槽:

1。 我們聲稱“設計”應具有社會能量,但在中國有多少設計師是在真正把自己的設計和人民切實的需求結合在一起?海報固然是一種及時的視覺支援,但那些災區的人們更需要看的見、摸得著、抓得住、使他們能活下去的“支援”,我們需要有“拯救意識”、有“生命關懷”的設計!

2。 我只想問一句,誰要看這個東西?都發生地震了,做這種東西又有用嗎?有這點時間和資源,做點更現實、更有意義的事情好不好?這些設計師們怎麼不去動一點腦子,想想別人需要什麼。

確實,對於天災人禍這種不可抗力的因素,人類誰都沒辦法抑止,但並不能說設計師的抗震救災海報就沒有意義。

無法否定的是,我們作為設計師所掌握的技能能幫助的通途是在有限,確實不能像醫生、護士、救援隊等一線救援者那樣能使用技能實際幫助到災區群眾。

古語有云:學而所長,術有專攻。

拯救挽留生命不是設計師專長,但設計師是能透過自己的專業作為後勤,幫助更多受災的人民。

設計師需要更關注於設計更人性、安全的設計。

原研哉說過:設計的行為是對資訊的提取、整理和呈現。

做平面設計的本質就是要處理大量的資訊,然後把最想要表達的資訊呈現出來。

而為災區設計海報的意義在於對反映出大眾在情感上對災區人民的支援與鼓勵,是為災區人民鼓舞加油。

傳達感情、提供聲援,喚起大眾關注事件、參與幫助行動才是整個視覺傳達之中最重要的一點,相信也是各大設計學院推出一系列活動的主旨。

不要以為除了實際上救援醫護以外的行為都是無用功,後勤工作也同樣很重要。

受傷了可以塗藥打針治癒;生病了可以經過手術恢復健康;而心靈上傷痛,醫療手段卻很難做到治癒。

當一個人遭遇重大意外事故,房子倒塌、痛失親人,在大自然連續的“打擊”下,身心受到嚴重創傷,害怕、恐懼等陰暗情緒組成的心理灰霾是遠遠超過了肉體的疼痛的,陰影會永遠籠罩在他們心裡。

而他們最需要的除了實際的醫護救援更需要的是精神、情感上的支援。

震後心理創傷是全世界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所以海報雖然只是個視覺傳播途徑,不能作直接為給災區人民實際的行動援助,但透過傳達資訊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關注起災區的狀況,透過海報向外傳達災民的需求,號召更多的專業人士給予受災人民心靈、精神上的支援與幫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你說設計師能做什麼?

設計師能做的就是透過視覺傳達途徑,把全國各地的同胞精神上的支援凝聚起來,組成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幫助受災的群眾振作。

透過海報傳達我們這些同胞對災區關注,對亡者的哀悼,對傷者的支援鼓勵,同時也是為受災地區的祈禱的一個美好的祝願。

海報能作為美好的祝願的載體。

除了製作海報以外,設計師還可以做到許多事情。

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後,距離震中蘆山縣只有40多公里的雪山村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雪村山距離成都市208公里,處於深山懸崖上,距離地面垂直落差有500米,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附近覆蓋了9499畝的森林,意味著村民很難以務農為生。

地理環境造成村裡只有一條陡峭的山路通往外面縣市,導致這個村落遠離城市喧囂,村民生活也更艱難,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去外面打工,留下很多老弱婦孺在村裡。

在這次地震中,一百多戶人家中幾乎全部建築都被震毀,滿目瘡痍使原本就貧窮的雪山村生存更加岌岌可危。

現場一片狼藉,狀況觸目驚心。

就在村民陷入絕望中,扶貧基金會帶著1000萬來到了雪山村。

基金會還跟村民們提出了以民俗的方式建立當地特色的旅遊村重建家園的方案重建家園。

聯合建築師在網上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

自此,全國各地的建築設計師、加上清華、華南理工大學甚至是耶魯、哈佛的學生設計師共700人都來了。

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設計出眾多方案,利用老房子可回收材料,在原本的屋子基礎上做改建,做到新老結合,幫助村民們重建屬於自己的家園。

在施工過程當中也遇到不少困難,設計圖紙前衛複雜,當地的村民施工隊看不懂,設計師們專門趕過去當地與村民同吃同住,不分日夜施工,戴著安全帽跟工人們一起跳上跳下,熬了不少夜,糾結琢磨不少細節,終於在4年後完成了雪山村重建工作。

重建後,村民終於笑口顏開。

從中可看出,向外發出的請求其中也摻雜著平面設計,證明設計師也是可以透過設計幫助到更多人。

站在設計師的角度也可以趕往災區,為受災民眾重建家園提供自己的力量。

可以作為教師,教導一些受災學生群眾一些生存本領,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拾興趣,能有一技之長繼續生存下去;在大量的研究、生產裝置中也少不了涉及到平面設計方面,這時候設計師可以提供一下專業的幫助。

站在普通民眾的角度上可以參與獻血、捐款行動,為災區群眾捐獻物資給紅十字會:被子、食物、生活用品等;積極參加眾籌活動,帶動更多的人們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籌集更多的資金送去災區應急等等。

都可以捐獻物資、眾籌金錢幫助更多的災區人民。

天災確實無情,但人間總是有情的。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受災群眾,是設計師甚至是全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的共識及義務。

所以設計師並不是沒有用處的,有能力靠能力、有錢捐錢、有物資捐物資,只要人類團結在一起,同心協力其利斷金,相信未來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