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孫紹振的《文學創作論》,作家的想象力(11)

作家多情善感的心理素質決定了外來的刺激很容易撼動他的感情,使長期以來儲存在大腦皮層中的表象紛紛活躍起來。

外來的資訊和內在的儲存互相作用,形成了雙重的活躍。

不管是感官還是心靈,都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感官的知覺和心靈儲存的表象互相吸引,互相改造,互相融合,結果就產生了一系列被改造的表象。

從認知心理學來說,想象就是外在資訊和內在資訊重新組合的過程。

正因為重新組合,表象在處於優勢的感情誘導下才發生變異。

變異就是透過某一屬性脫離原來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獲得變異後的許多屬性。

有時是量的變異,有時是質和功能的變異。

變異的任務就是在虛幻的形式中滿足心靈求新的慾望。

想象力的強弱取決於變異的靈活性和新異性。

比喻、擬人和對比都是想象力的體現。

事物總是有統一和矛盾的兩個方面。

以統一為程式則易產生相似、相近的聯想,以矛盾為程式自然易於產生相反聯想。

以統一為聯想程式,這是人類憑著自發性就具備的能力,以矛盾為聯想程式,這是訓練有素,想象活躍的表現,這種反向聯想常常激發創造性的想象。

沒有想像便不能超越人的感覺和知覺的極限,便無法進行起碼的概括。

愛因斯坦特別強調想象對於科學的重要性,他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科學家藉助想象,創造出電器和機械,作家透過想象創作出不朽的文學作品。

特殊性、與眾不同是文學想象的生命線,離開了這條航線,就失去形象的生機,就會為乾巴巴的理念所窒息。

對於一個文學家來說,他的才華最突出的表現並不僅僅在於想象,而在於想象的特殊性。

也可以說,想象的特殊程度標誌著作家才華的大小。

這種特殊性自然有時也表現為超現實的幻想,從遠古神話到荒誕派戲劇,都是在情節上追求想象的特殊性。

追求情節性的作家總是要和情節的俗套(普遍性)做鬥爭,才能出奇制勝,別開生面。

讀孫紹振的《文學創作論》,作家的想象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