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山水間,走進他們的壹號人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名勝古蹟,層巒山水,成為了打卡拍照的背板,

似乎只有相機、vlog才能將一切目之所視的美好清晰復刻。

我們為香山的紅葉流連忘返,為頤和園的富麗秀美駐足感嘆,為《重返·萬園之園》感映互動展的數字技術數字圓明園驚豔不已。

卻不曾想那輕撫石刻瞬間浮現於眼前的斑駁畫面、用心體味建築所觸碰到的歷史底蘊,更令人熱淚盈眶,心馳神往。

漫步山水間,走進他們的壹號人生

京西城間,三山五園,佇立百年,

山河婀娜,草木葳蕤,雨後廊橋的清麗,被白雪覆蓋的純淨,似一幅寫意山水。

從曾經神秘恢弘的皇室園林,被掠奪焚燒的殘破記憶,到與中關村遙遙相望、居於鬧市的隱逸靜謐,

對古都的記憶、被鐫刻於城牆厚重歷史的追溯,都蘊含在一磚一瓦的脈絡之中。

三山五園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毀滅與重塑,時代的興衰與更迭,

同時也見證了無數段獨壹無二的別樣人生,以及與這座城市之間發生的傳奇故事。

我們邀請了三位三山五園的朋友,分享他們或年少、或而立之時與三山五園的難忘記憶,試圖走進他們所期待的壹號人生。

“在靜水流深、幽遠安靜之下,又隱藏著卓越的創造力”

FT中文網總裁 張延

Q:對於三山五園的記憶?

我是在一個傳統的軍人家庭中長大的,基本上人生的前18年都是在海淀度過,三山五園於我而言是小時候春遊必去的地方,長大後讀過相關的歷史書籍之後再去頤和園、香山,歷史的厚重感就出來了,似乎每一面牆每一個臺階都有故事。

Q:關於三山五園難忘的故事?

有一年就分別在一年四季各去了一次頤和園,春夏秋冬各有韻味,但相同的是古典而清靈的氣質,置身於那個景緻,的確有如詩如畫的意境。

這些年,我更喜歡和朋友在夏天揹著紅酒或者香檳去頤和園,迎風賞荷、舉杯暢飲,偶爾看見黃頂的遊船劃過,會有種很恍惚的穿越感,現代與古樸在這一刻交匯了,是種很有意思的體驗。

Q:在您看來三山五園所代表的氣質是怎樣的的?

我覺得這是一種隱逸文化的象徵,能感受到“士”的風骨和情懷。特別是在繁華的北京,三山五園像是忙碌的生活中一塊休憩沉澱的秘密基地,可以讓我安靜地閱讀思考,本身這個空間又是現代與古典並存、很與眾不同,我想在其他城市,甚至是北京的其他區域,也是很難找到的。

Q:三山五園除了古典脈絡和皇家園林的氣質,也見證了古往今來的興衰變革,您如何看待這樣多層次的文化價值?

皇家園林那種傳統的氣質和其寄託的情感和經歷息息相關,走進頤和園,心境會變得很平和,融入那個環境中,當下的抱怨煩惱都可以輕易放下,轉而去專注地思考,關乎自己或者關乎歷史,三山五園都會給你啟發,這種思考的過程對人的一生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Q:您心目中的壹號人生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代表的是睿智、聰明、有自己的見地,同時又是靜水流深、幽遠安靜的。我很欣賞能夠控制自己的人,就像木馬樂隊,可靜可動,他們本身是沉著穩定的,但具備卓越的創造力,真的很酷。

榜樣的話我想還是褚時健,他很有韌性,可以不斷督促自己,始終在任何困境下都能堅定目標,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時這些事情又可以惠及他人,這很難得。

“永遠保持好奇,人生總要去嘗試點不一樣的東西吧”

什麼值得買CEO 那昕

Q:作為一個地道的北京人,三山五園之於您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說是生活在北京,但其實我從下生活的主要圈子就是海淀,三山五園是圍繞從少年到成年一直存在的一個詞彙,基本上算是我對北京最初也是最深刻的一個印象。

Q:提到三山五園,您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畫面或者人物是什麼樣的?

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北京當時第一家單向街書店,當時是開在圓明園裡,我會經常過去,具體去那裡看了什麼書、和誰聊了什麼其實已經記不太清,但是那種人們安靜閱讀、小聲探討的畫面卻很深刻,這也許就是文化的力量。

Q:從過去的皇家文化,到近代史的一個標識,您如何理解三山五園在中國文化中的價值?

在我看來它存在兩面性,一方面無論是圓明園、頤和園,還是香山,整體的建築設計或者是置身其中的氛圍,那種規矩嚴謹的感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

另一方面也是從不同角度看世界的一個發源地,比如中關村、傳說中茬架的野湖、中國搖滾發源地的樹村,都是在三山五園附近,是引發變革、追求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的一種代表。

Q:如何

看到

京西生活的變與不變?

總體來說,京西安靜內斂、一脈相承的環境特點從未改變,但是隨著高校、高科技公司在京西入駐,會帶來一種很強烈的競爭感,出現了這種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氛圍,是一種在相對慢節奏的狀態下潛藏的積極向上的一個狀態,不管是自己還是下一代,都在追求更好的空間和可能。

Q:您所理解並嚮往的壹號人生是什麼樣的?

以前年輕的時候我和朋友們下了班,明明都很累還是會開車跑去香山聊會天,到了夜裡你站在那可以看到整個北京城,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很好看的星星,這是可能在北京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風景。

我覺得人生不在於你去了多少地方、見了多少世面,而是要始終追求不一樣的狀態,不斷嘗試、不斷探索新的挑戰。即便是在三山五園這樣一個氛圍中,你也可以到尋找不一樣的天空。

“人生可以波瀾壯闊,也可以小橋流水”

一源工作室創始人 張媛媛

Q:提到三山五園,您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其實作為一個從小對北京有憧憬的外地人來說,三山五園更多是一個景點和旅遊勝地,真正到北京定居之後,越來越覺得三山五園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個基底。

我總會帶我兒子去頤和園劃小船,抬起頭,可以看到遠處的山還有皇家園林,這是一種生活在畫中和藝術中的感覺,在那一刻真的會體會到林語堂先生曾經描述的,北京的美,是一個像生活在藝術之中,同時又在大自然中,把自然和藝術完美結合的一種理想的城市。

Q:在您眼中,今天的京西生活變與不變在哪裡?

海淀和三山五園,在過去是自然山水和皇家園林,充滿了貴氣,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到了近代是哀思,是新知和教育的代名詞;再到現代,隨著網際網路公司和新的創新工場出現,又是創新和未來機會的一個象徵。

可以說在每個階段,三山五園都是一個見證者的角色,都留下了會多烙印。那麼不變的可能是對美和新知的渴求,以及思考價值的重塑。

Q:您如何理解壹號人生?您嚮往的壹號人生是什麼模樣?

人生真的很像看風景,可以波瀾壯闊,也可以小橋流水。我們定義的壹號人生,其實是在順遂自己的心性和理想的基礎之上,對傳統光輝的保留,以及對突破自我和創新的表達。

Q:您如何看融創壹號院產品系這些年的進階之路?

我和壹號院產品體系其實淵源頗深,從西山壹號院到現在,我幾乎見證了每一個壹號院產品系的整個傳播過程,那我們之前倡導房子是生活的容器,自然是最好的建築素材,每一個壹號院的產品,其實都與周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深深地融合,從西山壹號院遠處的佛塔,到北京壹號院波光粼粼的湖面,都蘊含著自然和建築完美融合的感覺,創造了一種大隱隱於市的居住形態。

漫步山水間,走進他們的壹號人生

漫步山水間,走進他們的壹號人生

對壹號人生的憧憬,不僅僅是一種前進的方向與目標,更是一種處世態度,一種生活精神。

十年前,融創北上,鵲起西山,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為基底,創造了壹號院系的開山之作——融創西山壹號院。綠樹繁花,鳥鳴氣清,抬眼望去,西山的佛塔近在咫尺。

猶如三山五園沉澱了北京人文歷史的脈絡,十年之後,打造“院子中的院子”的香山壹號院也同樣承載著融創壹號院系的產品氣質。

以太和殿為藍本,用歇山頂的建築規制,結合直線和斜線的稜角分明,中軸對稱式的皇家院落得以呈現。

建築立面玻璃與石材結合的幕牆形式,使得整個建築猶如一個香山景觀的取景器,映入眼簾的山脈輪廓,悠林掩映的寫意山水,都與三山五園中傳統氣韻所勾勒的園林文化壹脈相承。

漫步山水間,走進他們的壹號人生

香山壹號院將當代藝術手法與深厚傳統氣韻結合,打造出三庭九園一環的現代園林規制。三個主體花園,移步異景,九個生活院落,構築縹緲意境,以450m“歸心環”進行串聯,從香山的山景到整個建築院景,再到園林區中的園景、窗戶的視線窗景,融創將居住空間與三山五園融為壹體,江水山河,愜意人生,終歸壹院。

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中,在繁華忙亂的喧囂中,融創壹號院系創造了一個大隱隱於市的幽密之境。居於香山壹號院,感知亙古至今時代更迭的歷史印跡與園林底蘊,體味內斂與自由、傳統與現代多層次表達所造就的東方建築理念。

一方淨池,清風明月,歲月流傳,蒼茫風雲。

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那融于山水、最為極致的,壹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