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最近網路上刷屏的影片裡,要是把餘承東換成其他的名人,要是把華為換做大多數主流品牌,那按照慣例來看,汽車媒體的報道應該早就炸鍋了。

比如,恆大之前的待遇如此,比如,很多造車新勢力是如此,再比如,之於豐田這種全球第一車企,搞的動作稍微大一點,也會在輿論場裡被陰陽怪氣很多。

所以,在餘承東的內部講話流出之後,立下了“1年銷量超30萬輛”“2年銷量遠遠超過特斯拉”的Flag,再加上現有車企幹啥啥不行等內容。之中充滿的每一個槽點,理論上都會把爭議擺到檯面上。

但,再回歸眼前,為什麼在華為餘承東說出這些後,反而沒有引發太多的話題高峰?這背後的相關邏輯,又是什麼。

手機圈的“大嘴”,汽車圈的“大炮”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鑑於網際網路有記憶、網際網路需要時間等等相關定律,餘承東的內部講話尚且有幾個需要回答的問題。諸如,是誰把這條影片傳出來的,是為了給華為的聲勢打上一些不妥的標籤,還是一種提振聲量的另闢蹊徑。

也諸如,這條影片有沒有經過相應的加工,對前後文有斷章取義,畢竟網路中的這類事件過多,反轉再反轉層出不窮。

這2個問題沒有答案之前,對餘承東、華為汽車相關業務在影片裡所說的很多關鍵資訊,我們沒有相關結論,其實也不該過早下結論,只需要初步看看大概說了什麼,以及與事實之間的出入,就好。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餘承東所說的幾條關鍵點,在當今的網路裡已經被傳了幾輪,大致總結關鍵資訊點如下:

很多中國車企不行,品牌/渠道/零售/設計/體驗都不行,連造車新勢力都幹不過;

華為汽車BU強大,技術人員數量5-6千人,研發預算10億美元/年;

華為汽車業務在2022年銷量超過30萬,賣贏特斯拉,2023年銷量遠遠超過特斯拉;

年銷量快速超過200萬臺,再把BBA的30-50萬元市場主要份額搶到手。

鑑於開頭裡我們說過的,2個問題沒有回答,其實無需點對點的對餘承東所說的進行辯駁,那與抬槓無異,但我們能對上述除銷量這個大變數之外的2個關鍵點進行一定的反問。

能幹的過造車新勢力的企業有幾家?電子電氣架構能超過E/E和X-EEA 3。0的還沒有,40萬以上賣贏蔚來ES8的新能源車還沒有,自動駕駛技術應用里程/口碑超過當下新勢力的還沒有,服務能力比新勢力好的傳統車企還沒有。

6000人花10億美元的成果,當下的呈現在哪,多久能讓市場見證?

這2個問題的答案,只能由華為自己交出,由汽車市場和時間來打分,就像華為彼時在智慧手機市場當年的發展勢態一樣。

對餘承東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因為敢說,被網友冠上了“餘大嘴”的外號,他之前的敢說再加上敢做,最終也讓華為的C端智慧手機業務快速崛起,成功履約,打了不少臉。當然,也因為他的敢說,以及相應的網路營銷匹配,我們還見過“海軍”這樣的詞彙。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但不管怎麼說,餘承東的敢說,再匹配“敢做”的好產品,最終的市場答案是不錯的。在消費者業務上,幾年前,在華為手機業務名不見經傳時,餘承東的Flag是“3-5年內超越三星、蘋果”。儘管,後來有著餘對此前言論道歉的事件、也有著不準再提超越蘋果手機的事件,但最終你我能看到的是,餘承東的Flag儘管沒有全部完成,但極大的促進了華為相關業務的發展,也至少取得了大半的成功。

此次的汽車相關影片刷屏裡,餘承東依舊敢說,而且膽大的程度更像是開炮,延續著華為這幾年的走勢,敢說。那,下一個環節就是,這次在汽車領域敢不敢幹。

看華為,別隻考慮單車自動駕駛的政策法規?

餘承東的豪言壯語,在當下的汽車市場裡處於沒結果狀態,極狐HI版車型交付時間發生跳票/規模縮減,華為自建小規模生產線進行試製除錯智慧上車,問界M5召開保產能誓師大會,三件事相加都意味著,當下華為車BU和車企製造領域的配合不夠、效率不夠、量產速度不夠。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所以,因產品無法投向市場,汽車行業/媒體/消費者無法感知華為車BU的智慧能力,究竟是否像其所說的那麼強大。譬如,鐳射雷達的感知能力如何,華為的演算法如何,但實際上,換位思考絕大多數人都陷入了一個思維上的死結,即視角大多隻圍繞在對單車自動駕駛相關能力的期待上。

而在汽車業界,實際上對當下的單車自動駕駛能力還有另一種判斷,即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在大場景、小場景中的痛點被一一打通,短時間內我們即可預見到相關技術的上升瓶頸,需要藉由V2X、低軌通訊、5G的進一步細化應用等,才能進入L4甚至是L5的能力。

餘承東的Flag,可以不代表華為車BU官方,目前因為1-2年的目標時間太短,顯然需要檢視其量產與交付速度。而代表華為車BU未來能力的,則關乎L4以上的智慧駕駛應用,擁有這一層面的預埋優勢,才是接下來能穩贏外資品牌的資本。

畢竟,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核心,是深深與政策相捆綁的。130年來的歷程裡,馬斯基法案對排放的限制直接讓美國汽車工業掉頭轉向,日系車快速上位;280馬力法案,直接讓日系車對效能的研發轉向掉頭;眼前的歐7排放,則直接讓幾乎全部歐洲車企放棄了下一代內燃機技術的研發,全面轉投電動化。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當下的汽車智慧化,實際上面臨著和排放基本相同的局面,即尚無相關的明確大政策落地監管。當前,歐洲對智慧汽車的監管較快,但更多隻在於對資料隱私的嚴管上,關於自動駕駛的法規只在初步試水落地階段(2022年允許L3級自動駕駛車輛上路)。

簡言之,隨著全球智慧汽車的進一步發展,相關法規顯然是會逐步完善與推出的。屆時的話題將是,當下的相關汽車技術誰能合規,正因如此,當下的鐳射雷達作為感知冗餘得到了快速發展,因為絕大多數企業判斷僅依靠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的組合不夠穩妥。

華為2年超越特斯拉,這次沒被噴的邏輯是?

華為在這一領域,是有優勢的。從我國的相關政策來看,智慧城市是未來的重要發展路線,而在華為內部的業務脈絡中,實際上智慧汽車BU正是從屬於智慧城市戰略。換句話說,未來的重點-智慧城市中,華為已參與了所有標準工作,根據公開材料顯示制定了30多項標準。

這意味著,華為要比絕大多數企業都更早的明白與觸控到,未來智慧汽車如何與智慧城市匹配,智慧汽車技術會大概向哪一方向發展,從而透過自身的技術儲備率先完成落地與搶發。

相比於餘承東在影片裡所說的目標,未來的走勢,實際上才是更重要的。因為,率先掌握了未來,完成技術搶發,形成相關護城河,顯然要比簡單的追求銷量數字、市場份額,處於更高層級。

寫在最後:

所以,大可不必對當下的影片刷屏產生過於多的自我觀點,一切充滿變數,網際網路儘管有記憶,但打臉實際上也並不意味著太多。馬斯克被頻繁打臉,也並不影響其登上全球首富位置,也並不影響特斯拉衝上萬億市值,更不影響其掌握演算法、電子電氣架構、技術創新等護城河的現狀。

華為,或者其他中國頭部企業,需要同步搞定的,既包括眼前的市場競爭,而更重要的則是關於前瞻核心技術的預埋、思考與落地。